今天为大家讲解:打网球时如何正确使用手腕? 很多球友或者教练认为打网球时击球手腕都应该是固定的,随着球拍科技的改进和现代网球技术的发展,这一观点已经悄悄发生了变化。于是我们会听到一些矛盾的说法,打网应不应该动手腕?什么样的击球可以运用手腕?什么情况下又必须固定手腕? 发球、正手、反手可以使用手腕。截击建议固定手腕。初学者可以固定手腕,慢慢的再放松手腕,等达到一定水平后,再尝试使用手腕(需要说明一点:用手腕,一定不是“甩”手腕。)
发球

发球时,一般采用大陆式握拍,你必须在击球瞬间让手腕内旋,才能保证不会用拍框击中来球。对于右手选手来说,手腕内旋的动作类似于扇扇子(可以用右手拿把扇子试一下)

现代高速摄影显示,发球瞬间手腕弯曲一定的角度,会极大提高击球的力量。不论是平击还是旋转发球都是如此。要想产生力量与速度,发球时手腕一定要放松。
正手

传统的东方式正手要求手腕固定和长挥拍,这在木质球拍和草地球场的时代是有效的,但对于强调上旋的现代网球而言则会让击球效果逊色不少。
越来越多的职业选手都在击球瞬间采用一点手腕动作——在击球瞬间手腕向上向内转动(这就是小臂内旋,雨刷动作,也是立体的一个弧线。),这样可以给球增加了更多的旋转,让击球带有更多的旋转而降低出界的概率。
采用这样的手腕动作后,一般情况下随挥的轨迹不再结束于肩膀上方,而是更多的环绕身体。
双手反拍

双手反拍相对于单手反拍的一个优势就在于你可以增加手腕动作,在击球前的瞬间让拍头指向地面(这个动作是通过蹬地转体后,拍面自然向后向下摆动产生的,一定不要刻意为之。),在触球瞬间同时运用双手手腕的力量向前向上刷球,这样可以得到更加强劲的上旋。
单手反拍、截击

使用这两种技术击球时,则应该避免(或减少)施加任何的手腕动作,也就是说要固定住手腕。否则很难有稳定的击球。再者有可能造成严重的手腕损伤,特别是单手反拍击球。
容易引起手腕受伤的击球

很多业余爱好者不论来球快或慢,击球时间充裕还是仓促,其击球点永远是偏后的。击球点偏后除了难以将身体向前推进的力量传递到球上,手腕还不得不长年承受重压之苦。然而这类爱好者的手腕伤病一般是慢性的,最后导致慢性腱鞘炎,有些在大幅度环绕手腕关节时,能明显听到关节间的摩擦声。
想改进这个不好的击球习惯可以先改变教练、同伴总是在正面给你喂球的方式,让他们从你身后喂球,从而营造你追着球打的局面,这时你再想让击球点偏后都难,久而久之,就能在记忆力形成迎前击球的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