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痛,关键是这点

 阿根212 2022-06-24 发布于云南

图片

小编导读

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皮肤病,多表现为病变皮肤出现簇集成群的水泡,沿一侧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带状疱疹比较可怕的一点是皮疹愈合之后常会遗留神经痛,患者还得继续遭受折磨。面对这种后遗神经痛,谢海青教授认为这点很重要——

图片
医案1
图片

黄某,男,81岁,离休干部。初诊:2011年4月2日。患者3月1日患带状疱疹,从左颈部蔓延至前胸,经佛山市中医院抗病毒、对症治疗好转,结痂后疼痛加重,灼热感,影响睡眠。3月20日出现口眼㖞斜(左面瘫)。于今日上午经人介绍来我院诊治。舌质淡胖,苔薄腻,左脉弦滑,右脉沉弱,血压140/78mmHg。

证属脾虚血瘀,余毒未清,风痰阻络。

治以健脾通络,解毒止痛,化痰息风。

处方:黄芪15g,白术15g,茯神30g,炙甘草6g,法半夏10g,陈皮10g,板蓝根15g,党参15g,蜈蚣2条,威灵仙15g,桔梗9g(引药上行),延胡索10g,全蝎5g,僵蚕10g,白附子5g,生姜3片。5剂,日1剂,水煎2次,早晚饭后半小时温服。同时,青黛30g,取适量温开水调敷患处,日2次。

图片

二诊:4月6日。患者颈胸部疼痛明显好转,偶然微疼,灼热感基本消除,结痂处皮肤渐趋正常;舌质淡胖,苔薄腻,左脉弦滑,右脉沉弱。上方5剂继服。

三诊:4月18日。患者颈胸基本无疼痛,无灼热,口㖞好转。上方7剂巩固疗效,同时配合针刺治口㖞而痊愈。

按: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症乃部分免疫功能低下或年老体弱患者,常于皮损消退后遗留顽固性的神经痛症状,且病程持久,疼痛剧烈,甚则彻夜难眠。因正气虚弱,余毒未清,正不胜邪,又经络阻塞,不通则痛,病程迁延。

本例患者证属脾虚血瘀,余毒未清,风痰阻络,故出现带状疱疹结痂后,从左颈部蔓延至前胸疼痛加重,影响睡眠,口眼㖞斜,舌质淡胖,苔薄腻,左脉弦滑,右脉沉弱等;灼热感为余毒未清。

处方用生黄芪为君药,取其益气而能托毒外出,又能推动血运,促进痰血活化之功效;党参、白术、茯神、炙甘草、法半夏、陈皮、生姜健脾益气,和胃安神;威灵仙性猛,善走而不守,通十二经络而达止痛之功;板蓝根、青黛清除余毒;桔梗引药上行,直达颈胸;蜈蚣、延胡索解毒通络止痛;全蝎、僵蚕、白附子化痰息风,专治口眼㖞斜。诸药合用,脾气得健、正气得复、余毒得清、痰瘀得化、肝风得平、经络得通而病愈。

图片
医案2
图片

黎某,女,68岁。初诊:2012年11月5日。患者右胁肋窜痛、刺痛1月余。9月25日右胁疼痛9月28日出现疱疹5粒,9月29日疱疹增多呈片状,在佛山市中医院输抗病毒针6天,配服西药(卡马西平片、多塞平片、盐酸阿米替林片),中药具体不详,加激光治疗,现已结痂,皮肤暗红但疼痛加剧,发胀,从前部行窜至后背,好像针、刀刺痛,瘙痒,晚上加重,每晚疼醒;吃饭时右上腹胀闷,疼痛旋即加重,微热感,大便不畅,粪质可,口苦,失眠多梦,乏力,自汗;舌质暗红,苔白腻,脉沉弱略滑。查体:局部皮肤暗红,触痛。

西医诊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医证属脾胃气虚,瘀毒阻络。

治以健脾通络解毒。

处方1:黄芪18g,党参15g,白术15g,茯神30g,炙甘草6g,法半夏10g,陈皮10g,砂仁12g(后下),制香附15g,柴胡10g,川芎15g,白芍15g,蜈蚣2大条,地龙15g,威灵仙15g,延胡索12g,板蓝根30g,夜交藤30g,生姜3片。7剂,日1剂,水煎2次,早晚饭后半小时温服。

处方2:蛇床子30g,地肤子30g,苦参30g,花椒30g,黄柏15g,白鲜皮30g,金银花30g,百部15g,当归尾15g,防风15g,生甘草10g,生姜皮5g。日1剂,水煎2次,每次外洗30分钟后,用少量(10mL)预留外用药液,混入青黛粉5g,外涂患处。

图片

二诊:11月12日。患者上症瘙痒、疼痛明显好转,无乏力、自汗,纳可,大便畅,每晚可熟睡2个小时,其余时间断断续续睡觉;舌质暗红,苔白腻,脉沉弱略滑。外用药不变,内服药板蓝根减至25g,蜈蚣加至2+1/2条,7剂。

三诊:11月19日。患者上症疼痛、瘙痒明显减轻,可睡4个小时,无刀刺样,口微淡;舌质暗红,苔白腻,脉沉有力。上方去外洗药,仍用青黛粉(温开水调匀)外涂,内服药板蓝根减至15g,7剂。

四诊:11月26日。患者疼痛、瘙痒、口苦、乏力、自汗等症状基本消失,平素睡眠不佳。上方加龙齿30g(先煎),7剂巩固治疗痊愈。

按:本例患者证属脾胃气虚,瘀毒阻络,气血凝滞,不通则痛,故出现疱疹结痂后疼痛反而加剧,发胀,从前部行窜至后背,好像针、刀刺痛,瘙痒,晚上加重,每晚疼醒;吃饭时右上腹胀闷,疼痛旋即加重,微热感等症;脾胃气虚,气血化生乏源则见乏力;气不摄津则见自汗;血不养心则失眠多梦;土壅木郁则右上腹胀闷;大肠传导失职则大便不畅;余毒未清则见口苦;舌质暗红,苔白腻,脉沉弱略滑均为脾胃气虚,瘀毒阻络之征。

处方用黄芪,取其益气而能托毒外出,又能推动血运,促进瘀血活化之功效;党参、白术、炙甘草、法半夏、陈皮、砂仁、生姜健脾和胃;夜交藤、茯神养心安神;制香附、柴胡、川芎、白芍疏肝理气止痛;威灵仙性猛,善走而不守,通十二经络而达止痛之功;蜈蚣、地龙、延胡索解毒通络止痛;板蓝根清除余毒。

处方2是皮肤瘙痒的有效外洗方。诸药合用,脾气得健,正气得复,余毒得清,瘀血得化,经络得通而病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