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健康大使”助老志愿者培育操作指引(案例版)

 社工客 2022-06-24 发布于广东

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倩玲、孔慧晶、冼丽珍

    单位 | 佛山市南海区谷丰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一、前言

据全国老龄办公室预计,中商情报网发布的数据分析,到2025年,中国老年人口总数将达到3亿,到2050年,我国将有4.3亿老年人,也即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是老年人。中国老年人规模之大,老龄化速度之快,高龄人口之多,都是世界人口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

同时,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发展及生态环境、生活行为方式变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已成为长者的主要死亡原因和疾病负担。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导致的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70%以上,成为制约健康预期寿命提高的重要因素。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充分体现了对维护人民健康的坚定决心。

二、背景

荷村社区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北部,辖区面积5.4平方公里,辖区范围东至南沙涌,南至劳边,西至石联,北至新农。

荷村辖区户籍人口4616人,常住约9000人,其中户籍60岁以上老人978人,约占户籍人口的21.1%,属于中度老龄化社区。虽然横江设有社区卫生站,但由于区域分布较为特殊,社区长者在患病时难以及时到医院就医治疗,导致对自己身体的关注程度逐渐降低,另外在养老需求和照顾需求方面较为突出。

社会发展方面:近年来,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呈老龄化改变,老年患者逐渐增多。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保健的不断重视,我们发现社区长者多为患有慢性病的特点,并且缺乏正确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已成为长者的主要死亡原因和疾病负担。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导致的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70%以上,成为制约健康预期寿命提高的重要因素。

社区要求方面:荷村社区党委联合荷村社区幸福院共同开展焦点小组访谈,访谈中提出要实打实真正做到“为老服务”,切实把“健康”放在首位。长者对于自身的健康也是非常的关注,社区希望能够满足长者的健康管理需求。

社区长者方面:荷村社区长者存在,随着年龄的增大,长者身体机能退化,大多数长者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关节类等慢性疾病的困扰,且缺乏健康维护知识,保健意识薄弱,顾及医疗费用昂贵等原因。荷村社区长者对义诊、定期健康检查及传授健康知识等需求突出,长者的健康维护需求较大。



三、发展

2018年10月,荷村社区幸福院正式投入使用。在多方的大力支持下,荷村社区幸福院的运营越来越顺利,也得到了较为显著的服务成效。

在南海区民政局、丹灶镇公共服务办公室、荷村社区居委会和有为丹灶创益中心的合力支持下,荷村社区幸福院逐渐孵化出一支以生命影响生命,传播正能量的“健康大使”团队。

前期,我们重点通过项目服务落地,以幸福院为平台,宣传服务为载体的发展形式,通过社工的线上和线下服务,逐步挖掘长者志愿者团队成员,进行孵化培育。

中期,通过骨干发展成为优秀成员,壮大团队,并建立导师库,逐步形成满足社区需求的恒常服务,提升项目品牌的影响力。后期,在扩大以及培育“健康大使”的同时,搭建“健康大使”的服务平台,把“健康”服务带到社区中。社工通过3大方面,组织“健康大使”开展服务。同时,针对社区长者的需求,分层分类为社区长者提供服务。

第一、孵化期:搭建平台,凝聚力量;密切互动,建立关系。

项目初期,在多方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以幸福院平台为载体,开展多样化服务,过程中,我们观察并发现部分志愿者热心积极投入到每场服务,对此,我们也制定健全的志愿者管理制度,凝聚力量。

期间,为促进幸福院的便能体现志愿者队伍之间的默契和沟通,幸福院共开展了2场义工团建和义工培训,令志愿者团队彼此间感情更深厚,归属感更强烈,为日后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奠定有利的基础,同时,为挖掘“健康大使”成员作铺垫。

第二、创建期:挖掘潜在“核心种子”;重点培育健康意识。

在第一年大力宣传幸福院的知晓度的基础上,第二年将以“健康管理”为服务动向。

链接整合资源,使社区长者享受更精准的服务,扩大幸福院服务的覆盖面。与此同时,我们借助开展多元体的服务,如健康教育小组、中医养生讲座、便民服务等,注意挖掘有兴趣、专业、经验的长者,主动联系,发展他们成为“健康大使”对象。

通过“听”、“学”、“做”三个方面开展“健康大使”培训,如“听”方面,我们从“健康讲座”、“健康养生小组”执行;“学”方面,从“养生操、拍打操”执行;“做”方面,通过“社工+健康大使”的服务模式上门落户为社区居民宣传健康意识。

第三,成长期:形成建设机制,探索推广服务形式。

社工通过走访以及日常的探访,恒常活动以及社工服务活动,积极宣传“健康大使”,发掘社区长者,特别是有才能以及退休的医生和护士,护理员等专业人士加入到团队当中。

同时,制定“健康大使”的团队运行管理制度,并且按照制度,成立团队,并且执行团队任务。在团队成立后,社工发挥“资源整合”的角色,整合社区内外资源,建立“健康大使”的导师库,为“健康大使”团队提供专业和权威的知识。

“健康大使”建设机制

第四:成熟期:扩大团队,搭建3大服务平台。

在成熟期阶段,团队在扩大以及培育“健康大使”的同时,搭建“健康大使”的服务平台,把“健康”服务带到社区中。社工通过3大方面,组织“健康大使”开展服务。同时,针对社区长者的需求,分层分类为社区长者提供服务。

第一,“健康大使”服务日:“健康大使”切合幸福院开展的恒常康复理疗服务,在日常的生活当中,派发宣传单张,积极与社区长者沟通交流,在社区中,宣传“健康”知识;

第二,“暖心服务”健康监测:为社区长者提供血压、血糖等“健康监测”服务。第一、“恒常健康监测”服务:针对社区长者的需求,“健康大使”通过参与便民服务,康复理疗服务等服务协助社工和康复师,登记社区长者的血压和血糖情况。第二、“结对健康监测”服务:针对特殊长者的需求,社工组织“健康大使”与特殊长者结对,定期上门为长者测量血压、关注长者的身体情况,及时把长者的身体情况向社工反馈。

第三,健康助教:在健康讲座或者健康小组等服务中,邀请“健康大使”做为助教参与其中。同时,邀请健康大使录制和分享自身的健康知识,在社区中播放和传播,在社区营造“健康”的晚年生活。

四、成效

第一、“健康大使”团队已逐步搭建起队伍运作机制,进一步增强多元主体参与健康社区营造的坚实基础。

幸福院以茶话会为平台,与“健康大使”、社区、社工就长者在健康需求进行讨论,并通过发挥自身能力与资源,回应社区需求。

另外,为“健康大使”在服务过程中更有说服力,幸福院联动专业资源-横江社区卫生服务站医护人员,开展了一场针对需求的专题讲座,为队伍培育增能。

第二、“健康大使”服务的推广,使“健康大使”与服务对象在“身·心·社”3个方面都有了变化。

“健康大使”程姨表示其因关注健康加入到“健康大使”团队,幸福院定期开展针对性主题讲座、小组,不但能学到了专业的理论知识,学到了技能还得到了友谊。现在,我学会了正确使用血压计,正确佩戴口罩,正确洗手方法等。幸福院也提供了服务平台,我将学习到的专业知识传播到社区,还为居民测量血压并做好登记。服务对象何姨表示,每月一次(定时)的血压监测,及时了解自身血压情况,养成了按时服药习惯。


【社工客】创始人顾正品老师

总结梳理13年项目设计与管理的经验

隆重推出

《公益项目设计与运营12讲》系列课程

落地讲透项目调研、设计、运营

项目品牌建设、传播等关键环节

已有500位同学加入学习

扫码拿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