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天奇:架子车的记忆

 小毛头书屋 2022-06-24 发布于陕西
记得小时候那会农耕运输工具主要是牛车,这前提还得有土路能过车,拉庄稼、拉有机草粪,人呢就省力多了。牛车很笨重但很结实,可以使用很多年。牛车用结实木材做车身,凿木榫安装车横扞,上面铺上车板,车身四周安有铁环固定绳索,车轴粗壮结实,铁轮轮厚承载。拉土粪时一圈围上竹编衫子。车前在轮轴处固定一粗壮圆木,出车身大约六尺长(可宽松容下牛身),前段安有独根支架,卸套后支撑很重的车身稳当落地,同时套牛时避免过度弯腰吃力。前端安上牛套(牛套也很笨重,一根横木做成),套牛时牛套掀起让牛进套,缰绳绕牛脖绑好,牛力驱动车轮,就这样两个铁轮哐哐当当(轴轮有间隙故发声响),两只牛八只蹄扑腾扑腾,行进在乡间土路上。车把式要是遇到长拉车的牛不用费力,车走开后手拿牛鞭按住车身,纵身一跃坐上牛车,口中哼着“小仓娃家住登封小县”,脖子上挂着旱烟袋想抽即可点燃,车把式悠然自得掌控牛车行进在绿色田园,不担心车多,不操心车祸,可比当今奔驰司机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轻松多了!
那时候能通牛车的土路也很少,算是田野主干道了。大部分地块都是蜿蜒小路,收拾庄稼都是肩背、肩挑。那时,家家都有竹箩头、竹篓、竹篮,扁担等农耕必备之物。后来发展成架子车,又先进一步,省力多了。架子车系橡胶充气车轮(轮纹设计合理,轮面接触地面小,轮纹抓地有力),铁轴(好元钢制作坚固耐用,小钢球摩擦转动,车拉起来很轻)车身规格比牛车小许多,人拉起来轻松许多,要是遇到慢下坡路,基本不用使力,刹车主要靠车梯后边捆绑的旧轮胎和地面摩擦减速。要是遇到上坡拉不动,一般需要前边挂牛套牛拉上坡。农村那时候田间道路很差,高低不平,一边低一边高,农忙时节总要发生几起拉翻车的情况,尤其是麦季,麦子梱梱垛的也高,车行走中摇摇晃晃,很容易翻车,最害怕中午时分回家路上翻车,此时又热又累又饿,翻车麦梱散落一地,重新装车很是费事,尴尬急躁发脾气,,心情糟糕难言表!
这架子车虽然装载量不如牛车,但小巧玲珑、速度快、不费力优点多多,深受农民喜爱。 架子车在农村使用时间较长,以后便被三轮摩托取代。现在农村的架子车都闲置在偏僻角落,车梯不用但还没有毁掉,车轮恐怕大部分都卖废铁了,再停若干年,恐怕也难觅踪影成为古董。我家的车梯,车轮,两头的仰模都还保存着,不舍得毁掉,它承载着我们这代人艰辛的农耕历史,还需要以实物形式,给咱们的子孙后代讲讲当年有关架子车的精彩故事呢!
图片
上坡需要挂牛套利用畜力
 上坡
图片
平路拉着不费劲很轻松
 
图片
这辆车已经先进一步,你瞧,铁轮换成橡胶胎。轻松不少
 
图片
文中描写的牛车模样,不同之处也是胶胎
 
图片
这张图片完整展现了架子车全貌,后边插入的就是仰模,要是夏季拉麦子,前边还有一个,这样装的多嘛。
图片
这张图片是铁轮,车在土路上行进,八只牛蹄踏地,尘土飞扬异常壮观!
 
图片
这大概是清朝时期的照片,衣饰、旁边的草房子,也或许是民国时期
图片
你看这多费力,道路泥泞,移步艰难,估计此时两口子肯定气喘吁吁!
图片
下坡最怕失去控制,后边老伴配重让车圈摩擦地面减速。遇到这情形,安全起见,小孩不应该还坐车上,万一失控多危险!
 
万天奇  2020.9.2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