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孩子被父母保护的太好,吃不了苦,做不了辛苦的事情,面对这种情况,不少家长就想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那么家长要怎么培养呢? 首先,家长要引导孩子正确认识挫折。 小米的孩子非常喜欢玩滑板,为了培养孩子的兴趣,小米就把儿子送去学滑板。但是学滑板经常会出现受伤和摔跤的情况。小米每次都会告诉儿子,没关系,下一次会更好的,摔倒了才能发现自己的姿势是错误的,就可以改变一下滑滑板的方式。在小米的鼓励下,孩子一次一次的摔倒,一次一次地爬起,后来把滑板玩得非常好。 其实,很多孩子受不了挫折就是对挫折的认识不够正确,觉得挫折是一个坏东西。孩子学习东西的时候发现这个东西跟自己想的不一样,会出现困难,就不愿意学习,想要放弃,当孩子对挫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就会提高抗挫能力。 所以说,面对挫折需要家长对孩子进行引导,让孩子正确认识挫折。 其次,家长要增强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小王为了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做了不少事情,他会特意把孩子带到乡下的爷爷奶奶家让孩子去干农活,也会把孩子喜欢的玩具放到孩子找不到的地方,让孩子努力的去寻找,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给孩子出难题。也会跟孩子讲一些名人受挫的故事,告诉孩子挫折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让孩子以这些人为榜样。 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了困难,会自己开动脑筋,努力的克服困难,无形之中就提高了孩子的抗挫能力。父母再利用名人故事对孩子进行鼓励,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对于困难的态度。 所以说,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制造一些小困难,提高孩子的抗挫能力。 另外,父母对孩子不要过度保护和溺爱。 小米觉得孩子长大不容易,对孩子的保护十分上心。小时候孩子摔倒了,小米就会拍打地板说:“都是地板害的,妈妈打它”。老师布置的黑板报孩子画不好,小米也是赶快去帮忙,想帮孩子画好,想把孩子生活中的困难都清除。 孩子一生不是一帆风顺的,家长不要总想着让孩子事事顺利,这样只会让孩子面对困难时不知从何下手,让孩子的成长经历一些风雨,孩子的成长才会更加茁壮。 所以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给予孩子一定的独立性,不要过度保护。 总而言之,孩子受不了挫折,家长要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入手,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家长也要明白,对于孩子抗挫的培养重点是改变孩子的心态,并且挫折不是突击进行的,而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长期引导,使孩子的心态产生转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