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大太响亮,一个喷嚏都能传得很远

 卷子路上 2022-06-24 发布于广东

北大太响亮,一个喷嚏都能传得很远

卷子

冲北大!冲清华!

在高中浸润多年,深知北大清华(简称北清)在中学界是个神一样的存在,唯“北清”是举,成了中学教师的理想或噩梦,也是中学生被灌输的关于成功的唯一指标。

早些年,一旦有考生被“北清”录取,所在学校便挂起了大大的横幅:庆祝我校***考上北大(清华)!无论是东西部、城与乡。

大家望北大望得脖子都酸了,你怎么也得对得起大家的仰望吧。

六年前,以一首化学歌闯进公众视野的北大校长周其凤,留给了我们抨击美国教育对领导媚笑亿万富翁论跪哭母亲等故事,以致他后来无论以何种行为、何种表达方式出现,都会被质疑。

百余年来,蔡元培的唯才是举、胡适的学术自由、傅斯年的不畏权贵等,构成了北大独特的精神魅力以及精神高度,鼓舞了北大人在历史大潮中创造了太多荣耀。那里曾经文采渊薮、潜心治学、独立思考、追求真理,所以,众人仰望之,并不能接受有任何政客的味道在此弥漫,更不能接受有奴性文化在此大行其道。

所以,人们质疑那位北大掌舵者。

而今天,另一位北大校长刷屏了。

54日,北京大学举行建校120周年纪念大会,北大校长林建华在讲话中将“鸿鹄”的“鹄”念成“hao”,引发一片喧哗。

发错音念错字乃常事。没有什么不可饶恕,何以酿成热点?

一是,北大名头太响,北大校长更是学界领袖,望之弥高。历史悠久、大师辈出、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北大,其掌门人怎么能出现如此低级的错误呢?于是大跌眼镜,莫名惊诧,喋喋不休了。

二是,和人大纪宝成校长“七月流火”、清华校长顾秉林“瓠(音“夸”)离分裂”、厦门大学朱崇实校长“巍巍黉宫”相比,“鸿鹄之志”显然不属于生僻之列,这么家常的一个词,岂容出错?(跟初中课本无关哈,人家又没学过现在的课文)

三是,对重大活动,缺乏应有的态度。这是典礼致辞,不是普通沙龙。老师上讲台要备课,领导上台难道连稿子都不读一遍?记得我们学校百年校庆时,校长可是连音调都标注了的,她说这是历史时刻,得有敬畏审慎之心。

不认识,是知识有缺漏,可以原谅;但不重视,是态度出问题,难以被宽宥。

接着进入第二阶段,本来的白字风波,因为一封公开道歉信的发出又继续发酵了。

道歉信是好东西。如果真是直面问题,坦然认错,努力提升,会是皆大欢喜的,围观群众也就偃旗息鼓了。

作为中国最高学府的校长,勇于为自己念错字公开道歉,对这样的坦率和诚恳,开始时确是点赞声一片。可是看到开头,没猜到过程,更没料到结尾,本来朴素真挚的道歉,最后过渡到了深刻复杂的思想上,更大的波澜就此掀起。

一是涉嫌推卸责任。林校长在道歉信中回顾自己的教育经历,多次提及文革。教育几乎停滞了,似乎是要让文革为他念错字买单。文革当然能背这个黑锅,那个年代的教育缺失是罄竹难书的。可文革没能阻止他考上北大,可见文革经历和读错字之间的逻辑关联并不是必然的。

二是不准备继续进步。对于自己的错误,林校长表示,“我是会努力的,但我还是很难保证今后不会出现类似的错误,因为文字上的修炼并非一日之功。像我这个年纪的人,恐怕也很难短时间内,在文字水平上有很大的进步了。”我以为只有我们这样不求上进的佛系子弟或广场上的老头老太,才会顽固、停滞、无所谓、不进步呢。可堂堂北大校长说,我就这样了,怎么地吧,还是让人如鲠在喉。

科学家出现文字短板,本无可厚非,但教育知识化、学术功利化,不重视自身人文修养的积累和养成,已经是大学通病了,导致了大学人文教育的严重缺失。若再有这样的导向,让莘莘学子何以去修养与提升自己?

是否定质疑。林建华在道歉信中称,焦虑与质疑并不能创造价值,反而会阻碍我们迈向未来的脚步这是更为重要的一项,也是掀起千层浪的重点中的重点。

质疑不能产生进步?

众所周知,思想的本质就是批判,科学的原动力就是质疑,几乎所有的科学进步都是在质疑中产生的,甚至可以说,人类社会取得的一切文明进步都始于质疑。马克思的座右铭是“怀疑一切”,可见思想的诞生也要在怀疑与思考中进行。

“认识的可能性受限于思维的局限和思维客体的不可接近性”,没有一种认识可以亘古不变、包打天下。唯有质疑,通过无数个否定之否定,才能无限地接近真理。

才能打开人类命运的进步空间。

才谈得上自由的思想与独立的人格。

所谓一流大学,顶级人才,能放弃质疑,只管前行吗?

在高中,应试压力如此大的背景下,我们都不敢对学生讲:只管听,别质疑!

耶鲁大学目标和意义是这样的:保存和发展知识宝库,捍卫自由探寻和自由表达,培养领袖和善于思考的公民,教育我们周围的世界,拓展人类的成就,挖掘人的潜力。

哈佛大学的校训是这样的: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

这一比,真的吓了几跳。林先生这是要引领天之骄子们往何处去?

大学精神应该是这个时代的最高音、最强音,如果大学都只管实用与功利了,只管眼前与行走了,难道把思考的重任都交给上帝?

果真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原来北大有个醉侠,喜欢研究下金庸和鲁迅,语多幽默,感觉挺好的一个教授。后来不知怎么就一门心思赞颂起了金爸爸,有一天因为“三妈”火了网络,昨天看到他给某奶粉站台打CALL了。

林先生读个错别字而已,真没必要揪着不放。可是北大人的传统,中国文化人的传统,我们去哪儿找?

那是我们拼死拼活去挤的北大啊!

北大太响亮,每一个喷嚏都会传得很远,请爱惜自己的羽毛。


又:链接了两首北大的歌,一首是最新的,一首是老的。听听而已,看看那个象牙塔里的青春有没有比我们高级一些。

其实,都还算好听,可是仅仅好听似乎又还不够。

附1:

青春大概 - 王上

作词:彭錞 作曲:徐鸣涧

哭过 笑过 恋过 恨过

仿佛是一梦蹉跎

迷惑 失落 忧郁 寂寞

谁都是凡人一个

细水还来不及长流

抽刀已经断不了情愁

牵手还是放手

不如一歌

在遗忘中不舍 醉醒交错

青春大概如你所说

在花落时结果 期望很多

青春大概都这样过

数着 等着 忘着 怕着

青春已时日无多

诱惑 赤裸 抑郁 闪躲

谁不是凡人一个

细水还等不到长流

抽刀已经斩不断情愁

我亲爱的朋友

不如一歌

在遗忘中不舍 醉醒交错

青春大概如你所说

在花落时结果 期望很多

青春大概都这样过

在遗忘中不舍 醉醒交错

青春大概如你所说

在花落时结果 期望很多

青春大概都这样过

在遗忘中不舍 醉醒交错

青春大概如你所说

在花落时结果 期望很多

青春大概都这样过

在遗忘中不舍 醉醒交错

青春大概如你所说

在花落时结果 期望很多

青春大概都这样过

也许还有遗憾 甚至很多

但我相信共你 没有白活

北大校歌〈燕园情〉

红楼飞雪,一时英杰,

先哲曾书写,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忆昔长别,阳关千叠,

狂歌曾竞夜,收拾山河待百年约。  

我们来自江南塞北,情系着城镇乡野;  
我们走向海角天涯,指点着三山五岳。  

我们今天东风桃李,用青春完成作业;  
我们明天巨木成林,让中华震惊世界。  

燕园情,千千结,问少年心事,  
眼底未名水,胸中黄河月。 

注:第一首为燕园子弟2018的毕业歌;第二首是北大校歌。


附2:网上的几个搞笑题,适合尬笑。



卷子路上,曳尾泥塘。

总是疑问,勉强思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