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以为家》:“我要控告我的父母”​

 卷子路上 2022-06-24 发布于广东

《何以为家》:“我要控告我的父母

卷子

中国版海报上的宣传语:

我要控告我的父母,因为他们生下了我。——赞恩

把父母作为万恶之源,符合如今关于“原生家庭”的种种心理学归因,但影片给我的却不是。 

黎巴嫩电影《何以为家》,原名《迦百农》。迦百农为圣经中的一个地名,是耶稣被迫离开家乡后曾经停留过的一个地方,据说这里出现过很多神迹。

但电影里没有神迹,只有人间不堪。

迦百农还有一个引申的意思,即杂物堆积的地方。据导演说,片名的意义就是一种失序,她只想表达混乱,和那个具体的地名无关。 

这种混乱通过一系列的黑暗驻扎进观众心中。 

有人说影片很治愈,因为结尾人性的救赎,我不觉得;甚至爱心人士的介入,我都会感觉大概率只是一种徒劳。——他们只是救了一个赞恩,而已。 

据说是十二岁、其实年龄不详的小男孩赞恩,为了躲避叙利亚战争,与父母、兄弟姐妹非法生活在黎巴嫩的贫民窟中。没有学上,在杂货铺帮工,被父母打骂,有时和妹妹萨哈一起上街卖果汁,维持生计。他极爱自己的妹妹。赤贫的父母没完没了的生孩子,还把刚刚十一岁的女儿出卖与人妻,直接导致萨哈的死亡。 

一个发生在黎巴嫩贫民窟中的叙利亚难民的故事,凭什么牵动我们的心?

答案是:赞恩以及赞恩的世界。 

他失去家庭,失去妹妹,失去生活最基本的保障,流浪街头,可他没有成为贼,成为骗子,成为憎恨大人、怨恨世界、报复社会的搅屎棍,他甚至还充当了另一个更弱小生命的保护者。作为一个被世界践踏和伤害的儿童,他的责任感,他的良善和慈悲,让我们对人性有了小小的信心,对这个千疮百孔的世界有了信心。

只是,他控告自己的父母,勇敢的向整个成人世界喊出自己的心声:“我要控诉父母生下我。我想让那些无法抚养孩子的父母,不要生下孩子。”

这个对否?父母不管不顾地生下孩子是罪恶和苦难之源吗?

那些被命运打入谷底的、身不由己的作恶者,那些罔顾儿女、打骂儿女、剥夺儿女、甚至卖掉儿女的父母, 应该受到惩罚吗?

赞恩之难是阶级命运还是个人命运,是命运的必然还是偶然?

这些仍值得我们思考。

赞恩父母的愚蠢和无力是这个时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制度性、结构性、文化性的必然。是社会的逼迫和命运的袭击将他们变成这样的。

赞恩的起诉,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体制的残忍,世界的荒谬。

赞恩父母是无力又无助的,走出家庭的赞恩又何尝不是如此!救世主始终没有出现,抗争都是枉然。

在极端的环境里最底层的人到底能做些什么?

父母的确应该被惩罚,但解决社会的结构性缺失才是避免这样父母层出不穷的根本。

道德不是问题的本质,贫穷才是;父母不是罪恶的源泉,体制才是。

如果所有努力都无济于事,人生的入口与出口都被封死,你会怎样?

中东故事,让我们看到世界的另一副面孔。

愿每个弱小的生命,都能被世界温柔以待;愿每个父母都有存于世、立于世的可能。


卷子观影 

《少年的你》:关于校园霸凌的碎碎语

向《我和我的祖国》学习选材

《流浪地球》热浪滚滚
《绿皮书》:我更希望主角是黑人钢琴家
《四个春天》:“一屋、两人、三餐、四季”
《无名之辈》:荒诞人生将尊严弄成了笑话
狗13:“每一场成长都是凶杀案”,吗?
《小偷家族》:谢谢你利用了我,也温暖了我
没有“药神”,只有一地鸡毛的世界和一地鸡毛的我们
《神秘巨星》:有爱,才有梦想以及人生的出口
《无问西东》:你的小情感里有没有藏着大情怀?
《至暗时刻》:至暗之时的伟人之光
《芳华》:谁的芳华被碾压成霜?
《寻梦环游记》:穿越亡灵世界去认识一下死亡
挚爱梵高:其实真相已没那么重要,你来过就好
《过春天》:成长是静悄悄地完成的
欢迎分享与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