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福建东山岛:云霄之下,自驾天堂

 卷子路上 2022-06-24 发布于广东

2014年7月福建东山岛


福建东山岛:云霄之下,自驾天堂

卷子

福建疫情持续一段时间了,估计国庆档是赶不上了,可惜了上班的人们,他们将失去一个最容易到达、又最不容易忘却的地方。

除了厦门、泉州,还有我念念不忘的东山岛。

东山岛位于福建省南部,隶属于漳州市东山县,介于厦门市和广东省汕头之间,是福建省第二大岛,中国第七大岛。

深圳至福建东山岛460公里,用时5个半小时左右。如果不自驾,现在可以直接搭动车到云霄站(东山在云霄县的南边),然后转公交

东山岛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蝶岛,因为形似蝴蝶吧。

从云霄之名到蝴蝶之形,浪漫似乎就已经开始了。

我们是夏天去的,阳光之猛烈,沙滩之细腻,风动石之神奇,海鲜之美味,都很难忘。 

今天整理旧物件,发现了当初游玩的笔记本,整理出来,就当是重游兼云游了吧,也给想去而暂不能去的人们提供一个念想。

7月12日上午7点整,从深圳南山出发,GPS显示456公里,一路由北环-福龙-南坪-水官,7:30上K15沈海高速(八日自驾基本上是沿K15而行)深汕高速段。
沿海总是能遇到太阳雨。在一阵太阳一阵雨中穿行,太阳是白花花的,雨也是白花花的,合成一个白花花的耀眼世界。
9:00接近汕尾出口有一小段修路,留单车道通行。——从来都把塞车当成出行密不可分的一部分,所以不急不躁,看到了特别蓝的天,白云朵朵。接着,雨多而密,遇到第二次塞车,是四车追尾。再接着,在近陆丰市处遇到了最强大的第三次塞车。车多时长,便有无数的小车从应急道穿过,一开始还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越来越多的小车上了应急道,从我们车旁鱼贯而过,且多粤B牌,心里便生了不满之意。试图用两招制止这种不法行为,一是用手机假装去拍那些车牌以震慑驾车者,看着我手机伸出去拍照,怕曝光(就我这样的,连曝光平台都不知道一个),开始还真震慑住了两辆车,可是当第三辆气势轩昂地挺进过去之后,后面的又接二连三了;二是故意把车往应急道挤了挤,让车过不去,也挡住了一两辆车,可一个车主高超地从狭窄的应急车道挤过去之后,朝我们狠狠地瞪了几眼,嘴巴里发出我们听不到的骂声(估计又脏又臭吧)。知道挡不住别人应急的车轮,而看着别人一辆接一辆的过去,心里又波澜不断——,说服自己坚决守住规矩,需要强大的定力,于是干脆在断断续续的行进中变到了最里边车道,眼不见心不烦。在两个正车道上的只有大车了,和我们一样坚持不违规的小车,我们视线里只有3辆,一个粤A,一个粤B,加我们。
赞一下这两位车主,也赞一下自己吧。漫长的塞车就在这个对应急道上小车的观察与批判中度过了。原以为是前方有大车祸,结果发现也仅仅是修路双车道变单车道而已。可是不断从应急道压进去的小车(大车启动慢),几乎让主车道陷入瘫痪。此处塞车近两小时,恐怖,无语。我们国庆、端午自驾远行都未曾遇到过如此的塞车。
9;30-11:30,塞车,龟行。11:30,过陆风休息站;13:30过潮州休息站(一碗牛肉面30元);14:00过粤闽收费站,收费190元;14:30东山岛下高速收费15元(下高速还有13公里)。在西浦镇找预定的旅店未果,直接先奔风动石,下午3:30到达风动石。

第一站:风动石,风动石不动,岿然笑东风

这就是东山岛的标志性景观风动石。风动石又名兔石,以奇、险、悬而居全国60多块风动石之之首,被誉为“天下第一奇石”。 

与风动石在一起。

风动石自古闻名,早在明代张岱的《夜航船·荒唐部》里就有记载:“漳州鹤鸣山上,有石高五丈,围一十八丈,天生大盘石阁之,风来则动,名风动石。”
其奇妙之处就在于它前后左右重量平衡极佳,大风吹来时,石体左右晃动,但倾斜到一定角度就不会再动了,故称风动石。石为花岗岩石质,高4.37米,宽4.57米,长4.69米,重约200吨。人力也能晃动风动石。如果找来瓦片置于石下,选择适当的位置,一个人就能把这硕大的奇石轻轻摇动起来。此时,瓦片“咯咯”作响,顷刻化为齑粉。
正可观其伟,侧可观其奇,背可观其险。从背面看,状如玉兔的石岩伏在外倾的石盘上,巨大的石球,悬空而立,摇摇欲坠,令人心怵;从正面看,石如蟠桃,底部呈圆弧形,贴石盘处尖端仅数寸,悬空斜立,狂风吹来,摇晃不定。
据说1918年2月13日,东山岛7.5级地震,山石滚落,屋倒人亡,可风动石却安然无恙。
石体正面,有明武英殿大学士黄道周等人所题“铜山风动石”大字,笔力雄浑遒劲。
“造化原来一只丸,东封幽谷万层峦,天风吹向关关中坠,海飚还得逐势转。五丁欲举难为力,一卒微排不饱餐。鬼神呵护谁能测,动静机宜在此观。”在风动石前的一块方石碑上刻有明朝督抚程朝京的诗。

进门的建筑很有特色,营造出一种城堡的氛围。岛上太阳极辣,太阳伞片刻不得离开。

遥望东门屿。

我们一进景区就直奔游船码头,可是才下午四点游船已停,可能是路过的台风让我们错失了登岛的机会吧。

东门屿又叫塔屿,与铜陵镇相隔800米海域,因山顶有一座文峰塔而得名。整个岛呈“工”字形,面积80.5公顷,与温州江心屿、厦门鼓浪屿、台湾兰屿并称中国四大名屿。岛上礁石嶙峋,千姿百态。

岛上有两个石洞,其中云山石室是黄道周的读书处。明东阁大学士林钎题诗于室内:“洞门六六锁烟霞,碧水丹山第一家,夜半寒泉流幽月,晓天清露滴松花。”

在铜山关帝庙前。

此庙与湖北当阳关陵庙,河南洛阳关林,山西解州关帝庙、山西运城关王故里并称我国五座著名关帝庙,也是闽南十大古刹之一。明正德三年(1508年)所建。关帝庙背倚古嵝山,面对隔海相望的东门屿,庙宇结构精巧,风格别致,状似苍龙舞海,气势磅礴,规模壮观。它历经台风、地震的袭击、摇撼,至今巍然耸立,完好无恙。

庙顶用彩瓷剪贴的工艺雕塑,八仙过海龙凤花草等,造型别致,形象逼真,各部分柔和优美的曲线的组合浑然一体。    铜山关帝庙的精雕细塑,荟萃了明清两代建筑风格的飞檐、斗拱、雕梁、木雕石刻的精华,表现了古代建筑传统的独具风格的艺术特点。

近年来,台湾每年组团到铜山关帝庙朝圣,其规模越来越大。一年四季,闽粤各地前来朝圣谒祖的香客,更是络绎不绝。

铜山古城墙,以及长在城墙里的古榕树。悠悠苍苍。

铜山古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东、南、北三面临海,西面直达九仙顶,因依傍铜钵、东山两个村庄,故各取一字名之。城墙为花岗石砌成,长1903米,高7米,城堞有864个垛口,东西南北各有城门,西南二处建有城楼,为环山临海的水寨。

明嘉靖二十二年,戚继光在此全歼倭寇;崇祯六年(1633年),在铜山海面二次击败荷兰帝国东印舰队;隆武二年,郑成功以此为抗清根据地之一,训练水师,收复台湾;清康熙二十二年,福建水师提督施琅从铜山港和宫前港起航东征,统一台湾。

有历史、有底蕴的铜山古城。

其实风动石景区最吸引我的还是海边栈道。
走在栈道上看火山石嶙峋,看大海湛蓝。

小情侣在乱石间玩耍。

城东门外海滨有天然石洞,传有虎踞,故号“虎崆”。洞长15米,宽约5米,有清泉甘美,大旱不干,壁上镌“灵液”石匾,称“虎崆滴玉”。
礁石上的黄衣人。他是要以什么姿态来表达他对海的倾慕呢?
站在舒适的海滨木栈道上,任海风拂过肩头。
木栈道旁船木博物馆内可以望海的座位。当初微信一发,惊呆小伙伴们。
栈道旁小小的沙滩,蓝蓝的海。
礁石间拾海的渔人,看似孤独,实则幸福。
石如炮台,石如利剑,石如花开。
栈道上还有绿树相伴,木凳相随,可随时休憩。

栈道沿海而伸展,我们一直走到栈道的尽头。


第二站:金銮湾的晨与昏
竟然遇到了圆月之夜,邂逅如此完美的海上生明月。
金銮湾离我们过夜的旅店近,怕错过最好的时间,于是便放弃了马銮湾,直扑金銮湾。
几乎是惊艳。带上的长焦首次派上了用场。
圆月下我的剪影。

第二天一早,仍就来到金銮湾,想看看夜色里震撼我们的沙滩海面究竟是什么模样。

清晨的金銮湾仍旧没有让我失望,对它的喜爱超过了以前最爱的广东北海。
沙滩特别开阔,清浅,寂静。
如此清浅温柔的沙滩,让人欲罢不能。    
逆光中再来一张剪影。金沙腾细浪,我自影婆娑。

细光点点中的一家三口。

渔船,山影。

第三站:澳角以及往澳角的风车之路

风动石在东山岛东北角的铜陵镇,而澳角在东山岛的东南角,我们住在东山岛的中间西浦镇(岛上最大的镇,县府所在)。我们选择了沿海的老路,十多公里吧。

刚出发没多久,便有这样的滩涂与鸥鸟扑面而来。

白色的鸥鸟栖息在养殖用的黑色木桩上,黑、白、蓝相映。

走进一幅画,站成一首诗。

粗糙的养殖桩,蜿蜒也成诗。

风车满眼,一路相随。

风车之路,也是沙土之路。多有坍塌和坑洼,路况极差。

天蓝得深刻而透彻,白云如歌,余音袅袅。


到达澳角村。    

村子里的老人。

村里房子很整齐,堪称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口还有个私人做的“海峡博物馆”。

恬静、优雅。
沿海栈道旁的休闲石椅。澳角海面有龙、虎、狮、象四屿,造型生动逼真。    
不辜负这海光天色,也坐下,在开阔与宁静中歇息。

栈道上的休息亭,与海融为一体。

闽南多风景,两岸皆是歌。

东山岛暴晒在七月的烈日中,但碧海蓝天、洁净的沙滩、湿漉漉的岩洞与石壁、风车下的尘土、月光下的人们,以及在动与不动中守恒的风动石……煽动了诗意。

东山岛适合旅行也适合度假,还适合来上一堂历史课或地理课,或者一堂摄影课或文学课,最好是讲诗,这里是被诗歌统领与融化的地方。

出广东沿海行的第一站,东山岛。

补:岛上还有寡妇村景区、九仙山景区、乌礁湾景区等。如果只来东山岛,可以慢慢转,建议住海边。 
福建除了鼓浪屿,居然还有9处媲美“鼓浪屿”的小岛:平潭岛、湄洲岛、东山岛、红屿岛、鼓浪屿、林屿、嵛山岛、南碇岛、西洋岛、鸬鹚岛,每一处都别具一格,或洞奇石秀,或如世外桃源,值得写进计划,从南至北,一一去走。
2014年7月自驾福建东山岛行记

2021、9、25补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