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纪念史念海先生诞辰110周年

 行者aw7sg93q3w 2022-06-24 发布于辽宁
图片

期刊索引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22年第2辑,封二。

史念海(1912-2001),字筱苏,1912年6月24日出生于山西省平陆县,著名历史学家,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的主要创建者和开拓者。

1932年,史念海进入北平辅仁大学历史系学习,受顾颉刚等的影响,研究沿革地理。1936年大学毕业后,先后辗转北平、兰州、平凉、榆林、重庆、西安等地,历任《禹贡》半月刊编辑、河北通志馆编纂、西北文化学社编辑、平凉师范学校教师、察哈尔蒙旗公署秘书、国立编译馆副编审、复旦大学史地系副教授、兰州大学历史系教授、西北大学历史系教授等职。1954年转任新成立的西安师范学院(陕西师范大学前身)历史系教授兼系主任。1978年至1983年任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1983年后长期担任唐史研究所和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2000年任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历史文化学院名誉院长。史念海是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政协常委,西安市政协第六、七届副主席,第八届民进中央常委,民进陕西省委员会第五、六届主任委员。先后担任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顾问,中国古都学会会长、中国唐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唐史学会名誉会长、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社科联副主席、陕西省历史学会会长等职。

图片

自1934年主要从事历史地理学研究开始,到2001年3月27日在西安逝世,史念海在近70年的学术生涯中,从传统沿革地理研究出发,秉持历史地理学应有用于世的治学理念,“宁可劳而不获,不可不劳而获,以此存心,乃有事业可言”的治学态度,不断开拓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的新领域,探寻历史地理学研究的新方法,在历史地理学学科体系建设、历史经济地理、历史自然地理、历史军事地理、历史文化地理、历史民族地理、唐史、中国方志学、中国地名学、中国古都学等多个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与顾颉刚合著的《中国疆域沿革史》是我国早期疆域沿革史的代表作,至今仍在出版发行,具有持久的学术影响力。所著《中国历史地理纲要》(上、下册),是我国第一部最为系统的现代历史地理学研究专著,并被多所大学用作教材。对黄土高原森林植被变迁、历史时期黄河侵蚀和堆积及其影响问题的系列研究,开创了黄土高原和黄河变迁研究的新局面。所倡导的“发挥历史地理学有用于世”的治学理念、在历史地理研究中坚持历史文献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促进了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发展。所创办并长期担任主编的《中国历史地理论丛》《唐史论丛》《中国古都研究》等学术刊物,以及发起组织的中国唐史学会、中国古都学会等学术团体和创立的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今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前身),成为推动历史地理学及相关学科发展的长期平台与永恒动力。史念海作为主编组织编撰、出版了《西安历史地图集》、《陕西通史》、“古长安丛书”、“古都西安丛书”等图书。史念海的主要学术著作和科研论文收集在人民出版社2013年出版的《史念海全集》(共7卷)中。

编排:任俊巍    

初审:程   森    

审核:张   莉    

E N D

关注我们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