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蓝弧 | 温肇桐:一位美术教育家的平凡一生(5)

 常熟老李jlr5mr 2022-06-24 发布于江苏

卷首说明

疫情不息,行踪受羁,维伏案稽首,整理旧作以打发时间。今借李笛兄“常熟记忆”宝地,陆续推出笔者“虞城拾翠·人物”传记类旧作。犹待乾坤清朗,行动自由时复采编心意中一直念念不忘如赵凯赵均兄弟等师友生平行略。

蓝弧 2022年3月26日夜


温肇桐:一位美术教育家的平凡一生(5)

文/蓝弧

蓝弧 | 温肇桐:一位美术教育家的平凡一生(4)

作为从常熟走出去的著名美术教育家,温肇桐老骥伏枥,退而不休,他对家乡美术事业的最大贡献当数常熟工艺美术职工大学的创办与运营。常熟秉承千百年深厚文化积蓄,在新时期改革开放初,她的工艺美术生产在江苏省内一向名列前茅。1978年,响应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的号召,苏州地区与常熟政府决定筹办一所工艺美术“七·二一大学”(后更名“职工大学”),以培养工艺美术生产方面的骨干设计人员。干劲十足的学校筹办处负责人傅庆徐,42岁,正当壮年,他想到的第一个求助对象,就是退休在家的温肇桐教授。1978年4月,他敲开了小河头温肇桐的家门:

我说明来意,温教授和蔼可亲,欣然同意出来帮助办学。按照退休教师再聘请出来工作,应补足其工资的有关规定,县里叫我去传达,我第二次登门,不料温老听完话,马上站起身来,严肃地说:“给我钱,我不来。不给我钱,我来!我是常熟人,在三十年代和庞薰琹办《旭光画会》起,就想在家乡办一所美术学校。现在,总算要创办了,我一定全力以赴支持,怎么能拿补贴?领导的关心,请转达我的谢意。”其实当时温老经济上并不富裕。1957年错划“右派”,教授工资降级压低,退休后又打七五折,每月退休工资80多元。夫人是家庭妇女,没有收入,还要负担孙辈温晓行在校读书。听了他的回答,大家非常感动,只得尊重他的意见。在办校10年里,他不但不要补贴,连历届讲授中国绘画史的兼课金也分文不拿。(傅庆徐《温肇桐教授与常熟工艺美术职工大学》,原载《常熟理工学院报》2018年4月30日副刊)

没有较高标准的师资力量,职工大学很难获得上级政府批准,温肇桐不避颠簸,带人往无锡轻工业学院找他的学生兼前同事、同乡朱正文,这位造型系系主任对温老师的求助,一口应诺——他自己也请过温老师在轻工业学院上课:“美术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师由我们轻院包下来,只要你们提前几个月排出课程表。”此后,朱正文向故乡职工大学援送的师资总计有“素描教师4名,色彩教师2名,中国画教师3名,图案教师1名,工艺美术史论教师1名,装潢教师1名”。

在温肇桐的引介撮合下,除无锡轻院外,还有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和浙江美术学院等美术院校向常熟工艺美术职工大学委派过教授授课,而温肇桐本人和他的学生朱正文、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前第一副院长庞薰琹、南京艺术学院在任院长保彬被聘为顾问。不只如此,温肇桐还为新成立的学校编写了第一份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并亲自往省教育厅送审。虽然只是一位不领薪金的顾问,但他是这所新兴学校的实际领路人,在他的主张下,学校着重培养自己的在校尖子,并外送进修,锻造自己的师资。1984年8月,常熟工艺美术职工大学获得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并向全省招生,学历为中央人民政府所承认,成为全国四所同类大学中的一所。

该校主要创办人傅庆徐说:“要不是温肇桐先生强有力的支持,常熟工艺美术职工大学是办不起来的,更不会有常熟美术高等教育的今天”。

常熟工艺美术职工大学后并入常熟高等专科学校,后并入常熟理工学院(它是常熟理工学院艺术设计系的前身)。

图片

温肇桐先生

温肇桐是上世纪70年代初退休,1979年为学校返聘重上讲台。他的课时不多,研究生导师的工作量也不是很重,多数时间仍是住在常熟。他帮助家乡创办工艺美术职工大学始于返聘前,成于返聘后,这在他似乎顺理成章,但他倾注了大量精力,堪称呕心沥血。可以理解,早在读大学时,他就希望常熟有一所美术学校。

他的研究生陈履生说,“温老师有很强的发表欲望”。温肇桐晚年笔耕不辍,他在给同事王锡华的信中说自己仅剩的一只眼睛也快不行了,现在成了“三诊大夫”,是谓“上午出诊,出门开会,参加学术活动和社会活动。下午门诊,接待朋友,学生,交流学术,解答疑难。晚上急诊,乘烛光未灭,抢时间写点东西”——还在童年时期就立志成为一名画家的温肇桐,因为视力原因而不遂其愿,也许,他废寝忘食专注于教读与著述,是一种自觉补偿吧?

1989年,温肇桐年满八旬,南艺得中央批准,美术史论专业正式建立,并在当年面向全国招生,母校又一次召唤他重返讲台,他慨然应诺,并立即着手编写教材。他的身体一向很好,从不生病,感冒也很少,他认为自己还可以干个十年八年的。是年秋,常熟市政府欲为在常高级知识分子做一次全面健康检查,温肇桐认为自己不必体检,“何必无谓浪费国家资源?我写教材还来不及”因为创办职工大学而与他结成忘年交的傅庆徐再三劝说无果,不得已把他请到自己家里,让妻子来做他工作。看来,女人的劝说更有说服力,何况还是一位医生?

果然,体检结果不错,和年轻人一样好。

这是一次失败的体检,它没有达成它应该达成的任务。

三个月后的11月15日,一早起来的温肇桐漱洗、早餐、泡茶,阅读,书写,突然胃痛,如厕时大量便血,晕厥倒地。稍后醒来,却不肯去医院,回绝了妻子叫来的三轮车,说会耽搁他写教材。妻子拗不过他,又伏案奋书两日,17日,再次便血、晕倒,市政协闻讯即派车将他送入市红十字医院。21日至23日上午,胃镜检查并切片,确诊胃部贲门近周晚期癌变,贲门和胃底共查到七个出血点。

院方与陈爱秾女士商量后决定,不告诉温肇桐实情。

市红十字医院病房大楼正在修建中,并不知情的温肇桐住在一个三人间,他仍旧很乐观,向病友称这是自己一生中第一次住院,要不了多久他就会出院重回校园。可惜病情急速恶化,病人经常处于昏迷中,清醒时,预感大去之日不远,向一直陪在他身边的傅庆徐说:“你得信守诺言呵”。

两年前,他在自己的书斋中,拿出写好的遗嘱,嘱托傅庆徐:

(我)要托你帮我家属办几件事:不举行任何悼念仪式,以免人们来参加追悼会,占用他们珍贵的时间;在前门和后门各贴一张黄纸,上面书写'丧事简办,谢绝吊礼’,我生前反对人家给我送礼,死后更不能接受礼品;不要保存骨灰,更不要坟墓,把骨灰撒入长江,不要土葬而浪费宝贵的土地。

温肇桐还有一个小小的意愿,也许这正是他毕生不遑闲暇孜孜以求、无怨无悔教读著述的动力所在,傅庆徐这样回忆温肇桐最后的日子:

在温老的病床前,我默默地反复思考着他的遗言,在温老最后几十天的日子里,他有一件主要的心事,多次向来看望他的南京艺术学院和常熟市委、市政府、市政协领导请求,把几千册藏书、三十多种他著作出版的书籍和他的私房书斋保存下去,自办“温肇桐故居”,不要公家花费,给常熟文化古城增添一个点。当各位领导都表示热情支持时,温老愉快地笑了。嘱咐我们借来录音机,邀请红十字医院医务科副科长黄建初和我作见证人,录下他的遗愿,要他的子孙后代,爱护和管理好“温肇桐故居”。在温老垂危时,他断断续续地对我说:“看来,这次我是不行了,我的私房办'故居’,只有一个目的”,说到这里他伸出个颤抖的指头,继续说,就是给人们一个启示:提倡学问。

(以上傅庆徐《温肇桐先生二三事》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1990年12月27日)

一九九零年一月二十三日下午三时四十分,温肇桐溘然长逝,享年八十岁又八月二十天。他不下葬洒骨灰的愿望没有实现,他妻子先已在兴福寺山后买好墓地,十多年后陈爱秾女士与丈夫于此同穴,紧邻她妹妹陈宝秾女士之墓。如今家人祭扫总兼顾两姊妹。温肇桐的最后夙愿因为种种原因也未能实现。上世纪末,亲属将其大量书藏捐赠于常熟市图书馆。

温肇桐育有二女,长女住杭州,次女在齐齐哈尔,都从事教育工作,一家人分多聚少,唯次女之子,温肇桐视若己出并指定由其承继宗嗣。温晓行由外婆带大,大学毕业后在常熟理工学院教书至今。自2010年始。温肇桐大量遗著、私藏及其他文献资料均以温晓行名义捐赠常熟美术馆。2018年7月27日,由武汉美术馆、常熟美术馆主办,南京艺术学院协办“温文肇始——常熟美术馆馆藏温肇桐文献资料研究展”顺利开展。

“温肇桐故居”固未建成,“温文肇始”可算他未竟遗愿的弥补吧。

温肇桐同事王锡华先生有挽联云“忠魂耿耿随长江入海,遗著累累经历史闪光”。历史往往由大人物大事件构成,温肇桐一生并无惊人之举,论理谈不上历史,唯心不旁骛专注于读书、教书、写书,不求闻达,但求溢香,这是生他养他的常熟这座古城绵延数千年而不绝的光荣传统,他的人生态度、处世方式、治学精神既是这种传统熏陶的结果,也是续写典范的基本构件。常熟的文明、文化、文脉,文风之所以如江河滔滔不绝,似山风徐徐拂面,唯因为温肇桐这样的人代代辈出、不绝如缕……

附:《温肇桐著述年表》(摘自《温文肇始》古吴轩出版社)

《石梅小学美术教育情况》

1932.11.  常熟萃英印刷所

《怎样教小学美术》

1935.5.   商务印书馆

《清初六大画家》

1945.6.   世界书局

《元季四大画家》

1945.10   世界书局.

《晋唐二大家》

1945.12.  世界书局

《明代四大家》

1946.11.  世界书局

《色染彩学研究》

1947.9.   商务印书馆

《美术与美术教育》

1948.1.   世界书局

《国民名教师应有的美术基础知识》

 1948.2.  商务印书馆

《创造的儿童绘画指导研究》

1948.2. 商务印书馆

《小学美术课教材和教法》

1948.2.  商务印书馆

《小学劳美合一教学的研究》

1949.4. 世界书局

《新中国的新美术》

1950.3.商务印书馆

《创造的儿童绘画指导研究》

1950.4.商务印书馆

《新小学的美术教育》

1950.8.   大东书局

《色彩学研究》

1950.9.  商务印书馆

《论新现实主义艺术创作》

1951.7. 大东书局

《新美术与新月美育》

1951.7.  大东书局

《中国新美术运动初稿》

1953.10.华东艺专创作研究室

《中国绘画艺术》

1955.7.  上海出版公司

《色彩学研究》

1956.5.  商务印书馆

《国画丛谈》

1958.4.  中国国画艺出版社

《历代中国画学著述录目》

1958.5. 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1962年9月朝花美术出版社出版增订本)

《色彩学研究》

1958.6.  商务印书馆

《色彩学》

1961.10.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

《美术论文选读》

1961.    南京艺术学院

《历代中国画学著述目录》

1962.9. 朝花美术出版社

《顾恺之研究资料》

1962.11. 人民美术出版社(与俞剑华、罗尗子合编)

《黄公望史料》

1963.1.  上少人民美术出版社

《美术理论书目(1912~1949)》

1965.9.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色彩知识》

1978.8.  常熟县工业一、二局色彩设计培训班

《王原祁》

1980.3.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刘海粟艺术生活年表》

1986.3   南京艺术学院

《中国古代画展论要籍简介》

1980.10.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华嵒》

1981.1.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中国绘画批评史略》

1982.5.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美术理论书目(1949~1979)》

1983.2.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蒋廷锡》

1984.6.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蒋宝龄》

1984.8.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唐朝名画录〉注释》

 1984.12.    四川人民出版社

《顾恺之新论》

1985.6.   四川帝王将相主出版社

《倪瓒研究料》

1991.12.  人民美术出版社

《古画品录解析》

1992.6.  江苏帝王将相主出版社

蓝弧于2020年7月改

定于2022年5月

图片

图片

作者简介

蓝弧,本名陈圆,网名江南蓝弧,男,1960年生,退休教师,业余作家,有长篇历史小说、传记等百余万字及散文、杂文、报告文学等数十万字作品出版和发表。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