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东师范大学书法篆刻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展——孙瑾

 朝歌淇水悠悠 2022-06-24 发布于河南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孙瑾,96年生,陕西咸阳人。2018年本科毕业于浙江绍兴文理学院兰亭书法艺术学院,获书法学(师范)学士,受沈伟、刘小华、寿洪、苏晓敏、王晓亮、张泓、董舒展、尚磊明、成海明、俞超、陈炬、张圳、陈德洪等多位老师教导。2019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书法篆刻方向研究生,导师为顾琴、张索、崔树强、王客,并得俞丰、陈忠康、钱伟强、曹锦炎等多位老师指导。现为上海市杨浦区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市青书协篆刻专业委员会成员、华东师范大学大夏印社社员。

参展获奖:

2020.9 书法作品获第二届“笔墨中国”汉字书写大赛上海赛区三等奖。

2020.9 篆刻作品被上海市大学生“红色主题印章”创作展中共四大纪念馆收藏。

2021.3 篆刻作品获“学史明志 不负韶华”上海市大中小师生校园优秀篆刻作品展高校组优秀奖。

2021.5 篆刻作品在“学党史·葆初心”全国大学生书法篆刻主题创作展入展。

2021.5 篆刻作品获首届“胡文遂杯”上海市大中小学师生硬笔书法和篆刻大展高校组三等奖。

2021.6 篆刻作品获“百年初心”全国大书法中小学生教师书画比赛成人组一等奖。

2021.6 篆刻作品在“党瑞颂”大众篆刻全国大赛入展。

2021.7 篆刻作品在上海市杨浦区第三届书法篆刻大展入展。

2021.8 篆刻作品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百年印记”全国篆刻大赛入选。

2021.8 获第三届“笔墨中国”汉字书写大赛中学组优秀指导老师奖。

2021.8 获第三届“笔墨中国”汉字书写大赛(上海赛区)大学生组篆刻二等奖。

2021.8 获第三届“笔墨中国”汉字书写大赛全国大学生组篆刻优秀奖。

2021.11 篆刻作品被“百年印证”——万印楼当代篆刻艺术大展组委会收藏。

2021.12 书法作品在上海市高校“渊雷杯”楹联书法作品展入选。

2021.12 篆刻作品获万印楼当代国际篆刻精英收藏工程精英奖并被收藏。

图片
图片
毕业感言
图片

回首光阴,满眼繁星,目之所及,皆是回忆。

师恩难忘,铭记于心。首先感谢导师顾琴老师,无论白天还是凌晨深夜,无论理论问题还是创作实践,顾老师都能认真地为每位同学答疑解惑。饮其流时思其源,成吾学时念吾师。从导师身上我学习到了严谨治学的态度,而当我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坎坷时,老师的一句“马齿渐长”也成为了我今后即时勉励自己的话。感谢张索、崔树强两位导师对我专业上的鼓励与指导,是张老师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专业方向,是崔老师让我知道学与练不能分割,只有博学笃思才可在自己的学艺道路上更加坚定地走下去。还有王客、陈忠康、俞丰、曹锦炎、钱伟强等诸多老师,都为华师书法篆刻专业学子的专业全面化发展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同时,我也非常感谢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各位教务老师,她们在我困顿之际给予了我莫大的支持与鼓励,她们温暖的言语也使我能够及时跳离当下的困境,勇敢自信地继续向前迈步。

其次,感谢我的父母和家人。父母的爱是伟大的,这份爱承载的力量也是十分强大的。感谢他们能够在我幼时就能支持我去做自己喜欢的事,他们尊重我的选择,肯定我的努力,并且始终伴我左右与我同行。还有我的挚友们,因为有你们,我的心里才会永远充满阳光。我们陪伴彼此走过漫长岁月,虽远隔千里,但终会相见。祝愿我们都能在跃入山海之时,也各有风雨灿烂。

山水一程,同窗之谊。感谢我们在一九年秋天的相遇,也感谢读研三年这些好朋友们的陪伴与帮助。此值毕业之际,愿我们每一位学子都能乘风破浪,愿我们永远保持初心,保持炽热。青春不散,后会有期!

图片

和顾琴老师合影

图片

不忘初心——迎新座谈会上与顾琴、张索、崔树强老师及各届学兄合影

图片
图片
论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求学日记
己亥八月初八
今日学院举办华东师大美术学院书法篆刻专业迎新座谈会。其中三位导师同七位优秀学长为我们研一同学讲解书法专业的情况,张索老师言:“华东师范大学历来非常注重文化的培养。书法的文化为首,艺术其次,古汉语金石学碑帖导读等相关课程都需要不断地展开与强化。”本科四年找到自己的专长,在专业创作方面有所长进,发现自身的特长,理论方面要多读书,多积累。在读研期间能更上一步,多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制定目标与学习计划。充实学习生活并有所成。孙瑾记于华师大。

图片

己亥八月十一日

今日,开课第一日。下午王客老师来班级教授创作课。第一讲:动静之辨——五体书笔法的相关性内容。谈到五体书法,各体之间要具有联系,需融会贯通。在书写整个过程中要有自己的理解,之间的关联性也要有自己的思考。在阅读时也要有自己的理解,并将一些较好的文字记录于本上,方便今后学习时受用。同门优秀的师兄、师姐也为我们新入校的同学做了作品展示。孙瑾记。

图片

己亥八月十三

期待已久的俞丰老师授课《金石学——经典碑帖导读》。了解到此门课多涉及中国古典文学、古代汉语之句读读识等等,故在开课之初就为自己列出学习计划,其中提到课前要先了解本节课所学内容,课后加强注释及词意的理解。初次上课,俞丰老师就为每位同学的《经典碑帖释文译注》一书前页题字并署名,这对我们是一种莫大的激励。此次课上俞师讲述欧阳询著作《化度寺碑》《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梦奠帖》《张翰帖》《卜商帖》以及《孔子庙堂碑》等经典碑帖,老师对碑帖所处时代、背景以及释文注释,作者作此作当下情境等一一讲解,这期间过程十分有趣,并且也能增长许多见识。虽课程时间较长,期间时有疲惫,想必老师也非常辛苦。课后闲时,我重新对所学内容查漏补缺,加以巩固,并对碑帖释文中一些重要文词注释重新翻译,熟悉文词的含义,并择要背诵。本次金石学碑帖译注的学习加深了自身对古代汉语,中国文学以及书法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希望今后可以培养自己的文化素养和丰富的学识,提高自身对书法文化之理解和掌握。己亥秋日孙瑾记俞师课后有感。

图片

图片

己亥八月十八

书法技法課,先从赵孟頫行草书写起。初学尺牍,后学手卷等长幅作品形式,之前有了解过赵孟頫书风,也做过临摹,但不够深入。现对赵体行草书临摹,研究字内空间安排,笔画连带使转,点画形态等。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对赵孟頫行草书的书写印象,也能提高书写此类书体的能力。在书写的同时,学会记字形,也能够对今后的作品有所帮助。望在不久之后,自己的书写及创作能力都能有所进步。记上。瑾,八月十八日。

图片

己亥八月廿一

今日俞师布置作业:对明张大复《梅花草堂笔谈之食笋》一文作注释及翻译。在阅读之后,我了解到《食笋》一文是在讲笋的鲜味,也称“腌笃鲜”。文:“冻笋出土中,味醇而滑肥而不滓,盖所谓纯气之守也。入春未十日,而笋理苏硬,食后犹存齿颊间岂化之漓也。出胎稚子便解触忌乎书此一叹。”在对此文作注释中,我对“苏硬”一词甚不明其意。在询问老师之后,方知“苏硬”一词意指笋质酥脆,意犹未尽。在学习句读注解之后,我最深的感受就是理解文本中作者想表达的含义,会对学习过程更加充分且全面地理解。今后需要加强阅读方面的练习。孙瑾记。

图片

己亥八月廿二

记吴绶镐老师谈“花鸟画”讲座随记。吴师谈其一:要学会抓住机遇,不管结果好坏与否都以能抓住机会为尚。活学活用,并将所学用于所有创作中。其二:吴师谈到自己从事绘画工作的经验分享。在创作过程中,早期以传统手法为尚;中期笔要松,心要恭,研究如何将自己的东西吸收好,并用心关照,随性而作;后期要厚积薄发,传统积累得愈加丰厚,则愈新。《论语》第二章“为政”篇言:“随心所欲不逾矩”,即是艺术表达之写意之境界。孙瑾记吴师言,谨惠感知。

图片

己亥八月廿七

今日俞师授课,讲解《唐上皇山樵之瘗鹤铭》一文。《瘗鹤铭》为一篇自左至右书写的铭文,其原刻石位于今江苏镇江长江中焦山西麓崖壁上,原石有因断落而坠于江中,至清康熙年间打捞出水并以摩崖形式于定慧寺中保护。此碑为南朝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陶弘景所书,《瘗鹤铭》也被北宋黄庭坚誉为“大字之祖”,其影响之巨仅次于《兰亭序》。其正文文本笔法之妙,为书家冠冕。課中俞师带领我们诵读文意,其后讲解文章背后的故事,并与我们一同观看了一段丹顶鹤的视频,引导着我们熟悉《瘗鹤铭》作品本身的内容。孙瑾记。

图片

己亥九月廿四 宋代书法史上课

今日前往中北校区田家炳教育学院上书法史课程。至本周已由同学讲解至宋代书法史,其后还有元明清三代书法史要在本次课上结束,再往后即是本组成员讲解近现代书法史。对于宋代的书法史,不光有宋四家之高峰,还应看到其它方面的精彩。例如常人仅能观得宋徽宗赵佶的瘦金体,但其草书千字文同样精彩。它是难得一见的徽宗草书长卷,用笔结体熟稔精妙,乃至书写意境而论与怀素想比委实伯仲难分。该卷笔翰飞舞的墨迹书于全长三余丈之整幅描金云龙笺纸上,其底纹精工图案是由宫中画师就纸描绘而成,且被誉为“天下一人绝世墨宝”。之所以自己会对此件作品印象犹深,是由于先前对此作有所临摹,但其中的神气要想摹得一二并非易事。而此作处于宋代书艺繁兴的背景之下,故有着及其重要的位置及影响。瑾记。

图片

己亥十月十六 阅读笔记

今日得空读西泠印社发行的书刊西泠艺丛中《近二百年篆书艺术创新蠡评》一文,其中就篆书创作繁荣的条件有所讨论。其一为篆书取法资料丰富,其二围绕篆书之学习创作,要有参照借鉴的考识成果。三为查阅便利的工具书。这三点都是讲在清代以后,由于金石学复兴出现了大量考古资料,从而使得篆隶书逐渐繁荣发展起来。碑学之兴乘帖学之坏,流弊既甚,师帖者绝不见工,物极必反,天理固然。道光之后碑学中兴,盖事势推迁不能自己也。清阮元也曾言:“书法迁变流派混淆,非溯其源,昌近于古。”其语道出篆书创作繁荣的原因。己亥孟秋孙瑾记上。

图片

庚子七月廿三

今晨与本科导师张泓老师联系,谈及投展,泓师言:“投展是一个非常态角度。但书写状态是日常,需要思考如何平衡,这中间一定有互相契合的地方。同时还需多与有经验的同学交流学习,这对自己一定有帮助。”本学期自己会将学习重点放在篆刻和论文写作上,兼顾写字与投展。在这些方面需多下功夫。午后,从家中寄来的两箱书到校。因疫情关系,校中包裹不能送至教室,几经辗转,终在二教找到并搬回教室,最后收拾书桌,回舍。孙瑾记上。

图片

庚子七月廿八

晨十点来班,设计印稿,后整理从开学到现在的学习笔记。昨日崔老师课上要求的论文阅读任务也着手开始准备。午后,从知网检索出《中国书法》《书法研究》等期刊,将自己的阅读任务分为五类:人物、作品、书论、现象、新考古与书法用具。并从中摘选自己较为感兴趣且值得详读的论文进行整理,并理出每篇的思维导读。晚,回舍休息。近期认为自己需多加阅读,要养成阅读思考积累的习惯。故今晚即从几位朋友处寻得一些书单,并下载好相应的电子书单,姑且找不到的书但又具有阅读价值或与学科相关的购入纸质书,进行阅读并作摘录。这是目前自身十分需要提高的一个方面,值得着力一试。二零二零年九月十五日

图片

庚子八月十六

统计印稿。选几方为赞美中国共产党一百周年纪念的内容,后设计印稿。因近一段时间对于篆刻,内心反复思虑,现阶段到底是以汉印平稳一路为主进行学习创作打好基础,还是要像几位学长一样,以自己偏好为主尽快确定一个风格。目前自身对于篆刻更喜爱清代流派印赵之谦一路,但此类高度很高,以现在能力而言成作率较低,这是一个矛盾,也是自身的问题。我希望再给自己一些时间好好考虑清楚些,但同时却不能停,边刻边思考,路也就慢慢走出来了。

图片

庚子八月廿三

今天是教师节。前些天在中共四大纪念馆海派文化中心参加的“上海市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五周年篆刻作品展”,我们参加的这些印作皆取材自抗战英雄诗句的篆刻作品,以这一中国特有的传统的艺术形式讴歌爱国精神。此次展览由上海市艺术教育委员会和上海市书法家协会指导。篆刻本身具有金石美,而且与历史密切相关又直溯汉字渊源,这些取材自抗战英雄的诗歌等作品更是传递了中华儿女在抗日战争中众志成城保家卫国的坚定信仰,以及纪念爱国先烈,牢记国耻,抗战到底的豪迈气概。

庚子八月廿四

汉字是国家和民族的根本所系,而书法和篆刻都是以汉字为载体的传统艺术。通过篆刻这门传统艺术,我们不仅可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之美,还可以感受民族文化中深层次的民族心理、民族意识及社会习俗等。我们作为书法篆刻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注重技法练习,还需在文字学、金石学等方面有所深入。正如张索老师谈到的,中小学的篆刻教育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兴趣,赓续篆刻这一传统文化。那么高等教育阶段则需着力培养卓越人才,为海派篆刻文化储备精兵强将。上海市艺教委篆刻专业组组长王立强先生也表示,将通过大中小学一条龙的篆刻教育,让学生成为传统文化在当代的继承者与传承人。我们任重而道远。

庚子九月初三

晨七点起,九点到班。整理书架时发觉有很多以往买的书未读,故清扫后看书、研墨、习字。在读沈培方先生的《对当代中国书法的思考》一文中,其谈:“当代书法使当家做主的百姓成为驾驭这门古老艺术的主人。现今作为传统艺术的政治和制度的氛围变了,哲学、艺术、美学的内容在扩充,变化发展在影响中国书法艺术。”这篇文章的论点即是当代中国书法艺术既处于传统文化的落点,但又是其发展的新的起点。文章首先谈当代书法兴盛的两个契机,其后讨论了古老艺术与新时代书法家之间的矛盾,然后谈到当代书家队伍之构成及其历史使命,最后论及书法艺术之继承创新等相关内容。在中午阅读之后,晚上在班写字。

图片
图片
自作诗稿

《春思》

春逢细雨送君行,

梦绕长亭月色清。

更遣堂前留燕语,

叮咛总是断肠声。

《望乡》

雁羽乘风踏雪飞,

归心犹念故人知。

邀来明月对孤影,

万里天涯共此时。

《咸湖春景》

三月春光潋滟晴,

咸湖苔岸柳青青。

卧看行云风吹去,

一舸轻舟入杳溟。

《敬君行》

萍逢即相知,寒疫共舟楫。

莫道盐粮尽,同行互营给。

春归携暖意,佳鹊啼转急。

犹盼安期至,行巾泪沾湿!

图片
图片
毕业创作

书法

图片

▲《茶中杂咏》草书条幅

图片

《春夜宴桃李园序》

图片

▲《礼记节选

图片

▲《礼记·大学》篆书条屏

图片

图片

图片

《墨池记》楷书长卷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墨子·非攻》节选

图片

▲王新波《龙吐·自萦联

图片

自作《窗前·笔底》联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汉代金文临摹

图片

篆刻

图片

图片

图片

▲日出东方海上芳华

图片

伟大复兴

图片

君子和而不同

图片

君高迁长寿宜子孙

图片

大乐

图片

江南曲圣

图片

为往圣继绝学

图片

所乐常晏如

图片

兼好

图片

福德长寿

图片

打铁还需自身硬

图片

此地有崇山峻岭

图片

自卫反击战

图片

一日千里

图片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图片

长宜子孙

图片

传世石涛款作品真伪考

图片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图片

图片

为父母制印

图片

图片图片考察中全体师生合影

图片

三星堆博物馆考察合影

图片

顾琴老师指导同学篆刻作品

图片

张索老师讲汉印

图片

参加崔树强老师书法作品展合影

图片

崔老师讲书法创作

图片

王客老师授课

图片

曹锦炎老师讲文字学

图片

钱伟强老师讲题跋

图片

俞丰老师新书题签合影

图片

邱振中教授讲座后合影留念

图片

张遴骏老师点评篆刻作品

图片

鲍贤伦老师讲座后与兰亭学院校友合影

图片

陈忠康老师指点习作

图片

吴绶稿老师讲座后合影

图片

大夏印社学党史主题创作活动会后合影

图片

“学史明志 不负韶华”上海校园篆刻作品展颁奖留念

图片

参加母校篆刻邀请展留念

图片

华东师大“校园兰亭书法节”现场篆刻活动

图片

平湖玺印博物馆研学活动

图片

与同学交流印稿

图片

与同学聚餐合影

图片

中共四大纪念馆篆刻现场创作活动留念

图片

篆刻活动后骑车留影


图片


/


全国高校书法联盟精英榜



中 国 美 术 学 院
周炎土     李维达     黄雅文     谢怀玉     罗锡清
宁作超            原晓晨     吴一博       
込山誉実    高  帅     张燕超     孙云乔     温子安
徐春江     秦  瑞     阎一夫     丁  臻     朱   凯
臧诗蓓     鞠云停

河 北 美 术 学 院
汪轩宇     李卫福     张婷婷     张   成     王   泽
高   天     黄任柏     封   彬     李   聪     陈   莹
杜志笃      王  斐      高天赐      杨国涛      马仲明
席  皓      范  柯     冯飞鹏     索晓丽

华 东 师 范 大 学
罗  宁     黄贤志     刘亚晴     陈晨晨     李成洁
吴  娴     李培根     郭楚楚            张修宝
       孙瑾(本期)

长 春 师 范 大 学
杨丁荣     郝明伟      张华敏     陈婷婷     刘丰畅

吉 林 艺 术 学 院
王意娜     宋长青     张宇喆     潘凌锋     裴奕颖

长 沙 师 范 学 院
张  操     高晓玉     徐裴越     郭  莹     田洪友

北 京 城 市 学 院
郭昊天     曹海坤      米晨旭     梁梦宇

四 川 美 术 学 院
陈俊锋     肖  亮      刘舒扬     李 彤

四 川 文 化 艺 术 学 院
刘嘉鑫      封龙振      杨浩林     任  涛

贵 州 民 族 大 学
王聚臣     刘佳伟            杨光明

西 安 工 业 大 学
苗帅涛     杜子静     尤  勇     陈彦东

山 东 艺 术 学 院
吴亚宾     杨奕然     孙祥程     冯  铭

淮 阴 师 范 学 院
张凯发     刘一松     彭建华     谢振峰

南 京 艺 术 学 院
任  东     刘文瑾     张志远

临 沂 大 学
刘  可     马羲文     栾晓彬

咸 阳 师 范 学 院
张福荣     康世泉     魏海涛

西 安 美 术 学 院
邓群瀚     孙建亮     魏文强

兰 亭 书 法 艺 术 学 院
杨牧之     林云昭     高  颖

北 京 人 文 大 学
李从众     罗青松     王干军

河 北 大 学
霍佳凯     王世杰     杨如科

暨 南 大 学
王  冰     任光照     王金鑫

聊 城 大 学
陈孝明     孙法琦     刘海航

天 津 美 术 学 院
杨子煊     程从礼     赵  超

四 川 大 学
王骏硕     刘虎林

山 西 应 用 科 技 学 院
张士正      徐健力

云 南 大 学
刘伟明      高世宁

江 西 师 范 大 学
邵洪群      萧迎春

云 南 师 范 大 学
吴兴党      梁广生

河 北 传 媒 学 院
丁明鑫     王  勉

南 京 师 范 大 学
陈德才      于文婷

广 西 艺 术 学 院
徐  鹏      盛元靖

甘 肃 民 族 师 范 学 院
卢一喆     赵   军

太 原 师 范 学 院
魏  运     王文应

湖 北 美 术 学 院
杨  欢     崔明东

中 国 艺 术 研 究 院
周传印     王明哲

北 京 师 范 大 学
周  正     王瑜琦

首 都 师 范 大 学
黄政霖       

山 西 大 学
田  滨     黄彩桢

河 南 大 学
郭  然     张  岩

曲 阜 师 范 大 学
王敬民     王业鑫

北 华 大 学
高光辉     王湛迪

西 北 师 范 大 学
童定家     张天生

广 州 美 术 学 院
彭慧丽

楚 雄 师 范 学 院
刘义星

辽 宁 特 殊 教 育 师 范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姜浩瀚

佳 木 斯 大 学
庄  宁

浙 江 大 学
徐传坤

广 州 新 华 学 院
李思齐

河 北 师 范 大 学
张新宇

杭 州 师 范 大 学
王  康

河 南 大 学 民 生 学 院
王亦凡

淮 北 师 范 大 学
赵  阳

曲 阜 远 东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吕邦刚

南 京 师 范 大 学 泰 州 学 院
侯宇洲

江 苏 旅 游 职 业 学 院
戴  凡

宜 春 学 院
蒋志文

上 饶 师 范 学 院
谢育珍

曲 靖 师 范 学 院
林伟彬

四 川 农 业 大 学
杨林舒

洛 阳 师 范 学 院
傅天闻

上 海 大 学
曾  勇

山 西 师 范 大 学 现 代 文 理 学 院
崔庆辉

郑 州 大 学
马子越

成 都 大 学
熊  兵

宿 州 学 院
陈国乾

鲁 迅 美 术 学 院
司长复

泉 州 师 范 学 院
骆珺坪

廊 坊 师 范 学 院
杜婧怡

云 南 艺 术 学 院
齐松阳

忻 州 师 范 学 院
兰博文

兰 州 交 通 大 学
杨  斌

中 国 石 油 大 学 胜 利 学 院
崔亚攀

福 建 水 利 电 力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郑宇宸

浙 江 财 经 大 学
刘智豪

山 东 工 艺 美 术 学 院
赵浩天

安 徽 师 范 大 学
方申奥

 西 南 大 学
齐家宝

湖 南 第 一 师 范 学 院
文业喜

三 峡 大 学
周  欢

广 西 师 范 大 学
胡俊贤

哈 尔 滨 师 范 大 学
由乔瑞

苏 州 大 学
孙一贺

江 苏 师 范 大 学
李  刚

吉 林 农 业 大 学
白锦懋

运 城 师 范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王卓禹

湖 南 人 文 科 技 学 院
汪庆红

河 北 民 族 师 范 学 院
侯霁宸

浙 江 师 范 大 学
陈鹏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