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文个性化教学的内涵及特征

 木香草堂 2022-06-25 发布于辽宁

在探讨语文个性化教学之前,我们有必要对个性个性化教学有所界定。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语文教学个性化。

语文个性化教学的内涵及特征

一、个性的含义

个性化教学是指教师以个性化的教为手段,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并促进个体人格健康发展的活动。这样的定义,既注重了教师在实现个性化教学时的引导作用,又强调了个性化教学的最终意义及实现意义的载体——学生。

张鹏举在《实施新课标,倡导语文个性化教学》中认为:“语文个性化教学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具有个性化特征的教和学的共同活动。具体地说,就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以课程内容为中介,以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因材施教为基本教学策略,以学生个性化的学和教师个性化的教相统一为主要教学过程的活动。”这个定义试图将个性化的一般原则应用到语文学科当中,本篇论文亦试图在个性化教学基本概念的框架内,探索其如何应用到语文学科之中。

二、语文个性化教学的特征

1.主体性

个性化教学所关注的,即它的最终指向,是指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完整的主体。这种“完整的主体”我们可以理解为:其一,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的任何阶段,都可以通过对知识技能的学习,来训练发展自己在思维、想象、创造等诸多方面的能力,进而体验并提升情感、美感,最终达到德行的提升。因此,个性化教学要将知识、技能与情感、德行统一起来。其二,个性化教学应当而且必须实现“转智为德”的辨证过程。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都应得到充分的展现。教师的主体性体现在如何促进学生主体性的生成,而学生的主体性则在于积极主动地去塑造个性。

2.民主性

如若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的个性化,民主当成为前提和保障。首先,个性化教学的民主性体现在新型的师生关系上。教学活动的双方,都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是民主社会的社会关系所决定的。师生之间是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交流的。失去了这些,教学都是不成功的。其次,这种“民主性”来自于个性化教学的实质——个性的自由发展。

3.创造性

创新同样包含着两层含义:一是对自我的不断超越。伴随着学生年龄的不断增长及其知识储备量的增加,思维的深度和广度都会前所未有地拓展。学生会随着这样的过程不断地去否定自己,又在学习的过程中肯定自己,在如此的循环中,实现对自己的超越,个性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显现出来的。二是对前人的不断超越。个性的最主要表现就是“唯一”。人是社会的人,学生自己的观点会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而不断被刷新。若要彰显出自己的个性,完成对前人的超越是必不可少的。

4.系统性

个性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个性化的教学,应统揽教学的各个层面,形成一个系统、一个整体,体现一种合力。无论在课堂教学哪个阶段——准备阶段到实施阶段再到评价阶段,个性化的思想、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都要贯穿其始终。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个性的丧失,都会导致教育的失败。就语文学科而言,学生从吸收到表达,都应含有个性的因素。系统性是语文个性化教学最容易体现出的特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