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纸箱回收有瓶颈?

 商坛论衡 2022-06-25 发布于上海

纸箱回收有瓶颈?

——上海疫情后返沪散记续十

公众微信号《商坛论衡》

上午在小区院里遛弯,发现有一位老太太站在废品集纳箱前,往里塞一个大纸箱,塞不进去,要我帮忙。看来,小区的废品回收系统已经恢复运行。也就是说,废品收购复工了。我赶紧往宿舍跑,准备把积攒的纸箱等废品放进去。

宿舍的废品已积攒了三个多月。我没来上海之前,疫情防控,废品收购停止,家人把废品分装在几个大塑料袋里。好在宿舍前有一个小院落,否则鼓囔囔的几个大塑料袋还没地方放。我来上海后,又把纸箱拆解开,捆成几个小捆。要是在以前,人们还会把这误认为是废品收购站。不过因为防控,现在家家都有类似的情况,所以并不惹眼。只不过等着废品集纳箱恢复运营,已经等的不耐烦了。

当着我拿了几小捆废品跌跌撞撞地赶到废品集纳箱,集纳箱前的小视频显示:已经满仓停止投放。拿过来的废品怎么办呢?再拿回去不方便,扔了又可惜,攒了这么长时间,怕家人抱怨。正在为难的时候,收废品的小伙子来了,他挠挠头:又满了?!他有些不好意思,告诉我,小区北门还有一个集纳箱,我刚清空。于是我又拖着废品往北门走,旁边也有人拖着旧纸箱赶过去。我还没有走到,有人已经折返,告诉我:又满了,你看快不快。

这时候,刚才碰到的那个收废品的小伙子蹬着三轮车过来了,解释说,集纳箱空间太小了。也难怪,集纳箱空间不可能太大,而纸箱如果不拆解就投放,确实装不了多少东西。更主要的,是家家都积累了一些废品,苦于占地方,急于出手,见缝就投。

收废品的小伙子见旁边没有人,跟我说:小区的西北角有我父亲在那收废品,可以过称付费。集纳箱有一个自动计价系统,自动称重,将价款自动打入输入的手机号码微信里。所以小伙子不便直接收购。

听他这么说,我可以避免将废品又拖回宿舍的不便,我就往那边走去。墙角有一个边门,平时是不开的。确实有一个老汉在那里忙活,还有一个年轻的妇女,估计是小伙子的老婆。两人很爽快地过称、付款。废品集纳箱的收购价是每公斤8毛,这里是每公斤一块。从网上的信息可以看出,纸厂对废纸箱的收购价在2500/吨上下,那么这家收购的毛利至少为一公斤一块。

由此可以看出:一、住户的废纸箱多是快递到户后形成的,人们通过网上购物的比重越来越大。二、尽管利润不薄,疫情过后废品收购还存在一定的瓶颈。三、商品以及物流中包装物的浪费值得关注。

且不说商品的过度包装;仅我国快递业每年消耗的纸类废弃物来看,有资料表明超过900万吨,另有塑料废弃物约180万吨。2020年我国全年的快递共产生了1600多万吨的“天量”固态垃圾。理论上来讲,100亿个标准纸箱就需要消耗2000万立方米的木材,那么一个双十一就会消耗280万立方米的木材。快递包装主要耗材在生产、使用、处理等环节,排放二氧化碳约1303万吨,需要种植7.1亿棵树才能吸收。另外,我国造纸工业每生产一吨纸,包含制浆造纸,平均约需耗水1004575立方米。从根源解决这些问题很有必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