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原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根脉,多元一体不是否定中原文明的理由

 若悟369 2022-06-25 发布于安徽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只要一谈中原文化,就会被一些人扣上“中原中心论”这个大帽子。惶惶然,所谓“多元一体”里的“多元”没中原文化什么事儿,而那个“一体”是秦以后了,以秦的疆域来看,后世所谓“汉地十八省”自然几乎都在这个“一体”内了。这种错误认识在互联网上甚至大行其道。

文章图片1

我们前文讲了古埃及大一统概念的虚伪和双标,早王朝时期的古埃及不过六七万平方公里,不及我们今天的重庆市大,试问,曾横跨欧亚的拉美西斯二世的19王朝时期的古埃及人心中早王朝时期难道不是古埃及么?

同样情况下,作为中国后世王朝的直接源头的中原文明,自然也当之无愧是最早的中国,至于之后逐渐融合并入了更多地区的文化,这只是中华文明同心圆模式的扩张而已。但并不像两河流域那样,一个城邦一个国家,甚至被定义为一个朝代。我们的历史始终在围绕中原王朝的兴衰进行更替和发展的。

我知道,很多人会给我扣上“中原中心论”的帽子,我是无所谓的,我以我们中国有这条绵延万年不曾中断的主根主脉而自豪,虽然现在我本人与“中原”这个区域没有什么关系,但我还是想着重强调下这点。中华文明之所以会连绵不绝,中原文明的价值是功不可没的。下面我从几个维度做下展开,地域黑和洋奴们看到此处就点返回键吧,下面这些内容不适合你们阅读。

文章图片2

我首先明确下本文的一些概念定义,本文的中原指的是今天学界通过考古和历史,对古代区域的一种划分,记住,这是今天学界的划分,不要跟我扯什么“中间的原野”,也不要拿今天的行政区域进行对号入座。不同历史时期,学界描述的中原的范围会不同。这很正常,中华文明同心圆发展的过程中,有扩张也有收缩,但圆心是一直恒定的。这个圆心就是上古时代就已经形成的“天下之中”这个地理上的坐标点。当然,这个点也有一个形成的过程。

还有一个关键的概念也需要做下说明,就是“传承”。文化的传承,尤其在对上古时期的历史文化进行梳理的时候是非常重要,但往往会造成很多歧义的地方。我们认为的传承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血缘②生业习惯③建筑④葬俗⑤知识体系

这几点其实是有交叉的,不过总体上可以反映出来一种可以清晰观察到的连续性。我们之所以言之凿凿地认为近东文明是断裂的,其实也是由这几点决定的。本文暂不谈近东文明,我们从这几点看下中华文明连绵不绝与中原文明的连续性有着怎样的必然关系。

我们不妨先从古老历史这点开始,以今天的考古发现来看,中原地区是我国唯一可以确认的从旧石器晚期直接过渡至新石器时期,并创造了非常辉煌的新石器早中期文化的地区。我这么说估计有些人会不服气。没关系,请看下我得出这个结论的依据。

文章图片3

我这里说的中原地区,切不可用今天的中原概念去思考,如果将区域扩大至一个较大范围的区域去讨论,会出现很多不确和附会。在文明的早期,生产率和人口还非常低,定居农业出生的年代,人们行动的范围还很有限。我们这里指的最早的中原文化所在区域就是嵩山周围。这里有新石器早期的李家沟文化和中期的裴李岗文化,这两支文化在多个考古遗址的发掘过程中,其前后叠压的形态是很明显的,这种继承关系应该是毋庸置疑的。而从其他地区早期文化考古所见来看,尚未发现这种明确的叠压关系。

如长江下游地区的上山文化,也的确很早,也有很多独特的发展面貌,但所谓其本地区的后继者跨湖桥文化是否由上山文化直接演变而来,目前并没有确凿的依据,很可能跨湖桥文化与长江中游的彭头山文化以及淮河流域的文化南下碰撞而成。事实上,跨湖桥文化与上山文化从地理分布角度来看,有着明显的区别,上山文化主要分布在金瞿盆地这些山区,跨湖桥文化却到了钱塘江入海口一带。我们可以认为是人类迁徙了,而中原地区却不存在这个情况,从李家沟到裴李岗再到仰韶。其文明诞生地的嵩山左近,一直有相当数量的人群在活动,同时文化上表现出来的传承和发展,以及考古地层上的连续也很清晰。

文章图片4

事实上还有一个常常被忽略了的地区,就是海岱地区,这个区域文化的连续性也表现出来集中和不间断的特征,这也是这里代表的“东夷”文化与中原的“夏文化”一直相爱相杀几千年的原因。要知道,人类文明的发展并不是线性的,早期文明的发展非常缓慢。只有连续性上得以保证,这支文明才有可能得到逐步的发展和壮大。中原和海岱就是这样的两支文明,同时也是最早融合为一体的两个区域,我们后世所说的华夏既诞生于此。其最早的源头就是来自中原文明与海岱文明的交融。我们有多篇文章对此做了详述,这里不做进一步展开了。

我们下面就上文提到的有关传承的五个方面做下简要解读。

①血缘,这点其实非常重要,我们知道,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最明显的区别就是中华文明从很早时候就形成了以家族血脉为纽带的社会结构,而其他文明无一不是以“神”为维系社会的基础,最后从多神走向了一神,但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从来没离开过神的信仰。

这点在我国是不存在的,我们在已知历史时期就没有了凌驾于国家之上的神的存在,无论商人的上帝还是周人的“天”都离不开对祖先的崇拜和依赖。说白了,我们的神实际上是自己的祖先。这个特点的形成并不是偶然的。今天分子学的学者有过科学的考证,我国50%以上的汉族来自于距今5000至7000年的三个男人。也就是说,我们有50%的汉族人是这三个男人的后代。这个比例是很惊人的。这三个男人是谁且不做确论,但毫无疑问是我们的几位人文始祖中的某三位人物。这其实是我们能够形成以祖先家族伦理道德为纽带的基础。

文章图片5

②生业习惯,我国是人类文明中最早进入定居农耕时代的文明之一,这个早并不是大时间段的早,而是实实在在的早,无论南方的稻作还是北方的粟作,都有万年以上的历史。而中原地区无疑是我国最早出现定居农业的地区之一,按照学界普遍的认识,麦类是有西方传入我国的,虽然目前尚无直接确凿证据链,但即便如此,我们古老的粟稻农业直至今天仍然是我们中国人主要的生业模式。

而中原地区是最早进入所谓“五谷丰登”生业模式的地区,这个年代是距今4000多年前。生业方式的多样性是一支文化抵抗自然灾害的重要基础,而南方地区由于单一稻作的局限性,在距今4000年前后的气候洪水等灾害的影响下,出现了文化上的断层,以不同的方式融入中原文明之中,应该是我们文明史前最大的一次融合,但中原文明却在这次灾害中屹立不倒。后面近三千年和近两千年的时候也同样有过这类世界性的巨变,只有我们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曾经不输于我们的近东文明却沦为昨日黄花,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

③建筑

我们没有两河流域那么丰富粘性较高的泥,也没有近东地区丰富的石膏石类石料资源,所以我们自古的建筑就是木质结构,墙体则采用了我们独创的木骨泥墙以及后来的板筑方式,而这种建筑模式正是起源于中原地区,并绵延至今。

④葬俗

古人事死如事生,这点世界各大文明差不多,古埃及人更多的认为人生只是一个短暂的停留,我们则更多的认为死后世界是另一个世界。这源于我们更加合理的阴阳观,这点我们将知识体系的时候再说,从葬俗来说,仰身直肢以及近乎南北方向的墓葬也是几千年来一脉相承。这也是几千年来中原地区文化的主要丧葬习惯。

文章图片6

⑤知识体系

这点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是一个非常宏大的话题,限于篇幅,我们无法深入探讨,这里我只蜻蜓点水一下。我们一直认为,中华文明的独特之处主要有两点,其一为独特的信仰体系,其二是更适应那个时代社会的知识体系。我们没有神的束缚,以家族礼法和伦理道德维系起来的社会结构非常坚固,而且有着非常强大的韧性。这是西方那种靠人为定下来的所谓“法律体系”所不具备的。

至于第二点,我们也长话短说,我们文明中最重要的一个突破,毫无疑问就是“天人合一”宇宙观的建立。且不论是否与现代科学冲突,在几千年前那个认知的年代,我们创建的“28宿”“24节气”“阴阳合历”等等,其本质就是人类文明前进道路上的一个巨大飞跃。

我们不做深论,只强调其中一点吧,在农业文明时代,能够对农业生产带来更大帮助的知识体系才是最有价值的。这点西方文明与我们相去甚远,他们的宇宙观和知识体系始终停留在对神的阐述上,或许古埃及的天狼星观测有一定农业辅助作用,但实在太少了,他们观看天空的主要目的就是拜神。这其实是我国农业从诞生之日起就遥遥领先世界的主要原因。而中原文明毫无疑问是这个领域的引领者,据学者研究,最早的距今9000年的贾湖遗址先民就掌握了四方五位、八方九宫的概念,并创立了天地宇宙的完整模式(见冯时专著),而距今8000年的双墩遗址继承了贾湖的宇宙观认识,同时创建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图画文字。

文章图片7

最让人惊叹的是濮阳西水坡,龙虎鹿三象以及北斗的被确认,不仅说明我国“这意味着由

天文学而导致的王权政治已经呈现出完整的雏形。事实上,西水坡的考古遗存明确显示了中国传统天文学诸主要方西的创造在距今第六千纪以前就已基本完成.甚至受天文学影响而产生的传统政治观与宗教观在当时也巳颇具体系”(冯时专著)

新近公布的距今5300年的双槐树遗址,北斗九星等观象授时遗迹的发现让我们确信,我们的先民在距今五六千年前的确拥有了非常发达的天文观测能力,其实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我们这个时期很可能已经有了立表测影的工具,毫无疑问,这个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早的“天文仪器”

文章图片8

洋洋洒洒几千字,仍然意犹未尽,想说的还有很多,但本文还是到此为止吧,最后强调一下,中原文明虽然也有其纷争低谷时期,但总体上一直处于我国上古时期的绝对领先地位,其连续发展的特性也让其拥有了丰厚而强大的传承能力,同时兼容并蓄我国其他地区文明,最终汇合成中华文明这条大河。而中原文明作为主根主脉,其价值是不容诋毁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