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柴胡汤——发热性感染|柴胡|五苓散|慢性肾炎|小柴胡汤

 秦川半夏 2022-06-25 发布于北京
柴胡是常用解表药。别名地熏、山菜、菇草、柴草,性味苦、微寒,归肝、胆经。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阳之功效。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垂、月经不调。
小柴胡汤是治疗半表半里的少阳证疾病要方,适用于多种发热性感染疾患。
【适用证】
胸胁苦满 或上腹部痞痛;或胆囊部明显压痛;
往来寒热,发热或低热持续;
心烦喜呕吐,或呕吐、口苦(内热),默默不欲饮食;
脉弦
【方剂构成】
柴胡 30克, 黄芩 15克, 半夏 15克, 人参 15,甘草 15, 生姜 15 , 大枣 20克
柴胡过量服用可使血压升高,恶心,水肿,少尿。小柴胡汤制好的有中成药颗粒。
【应用】
发热性感染疾患疗效是肯定的:呼吸道感染、胆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产后感染、败血症、肝炎等。退热天数1-5天,平均3天。疗程1-30天,平均15天。
2. 支气管炎、胸膜炎、肺结核、肾炎、肝炎、皮肤病。长谷氏用小柴胡汤合五苓散治疗慢性肾炎(应当有小柴胡汤证的浮肿)。
小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可用于全身性红斑狼疮、慢性湿疹;
3.与小陷胸汤合方,称为柴陷汤,治疗咳嗽、痰黏,伴有胸胁苦满及心下压痛者,多用于呼吸道感染伴有消化道症状;
4.与半夏厚朴汤合方,称为柴朴汤。用于胸闷胁痛、咽喉食道异物感、精神不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一般舌苔白腻,用于支气管炎、哮喘、神经症;
5.与五苓散合方,称为柴苓汤。用于小柴胡汤证伴见尿少、浮肿、口渴者,多见于肾炎、急性肠胃炎、伤暑、浮肿;
6.与平胃散合方,称为柴平煎,用于小柴胡汤证伴见腹满、舌苔白腻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