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好好吃饭,真的会变笨

 无零已 2022-06-25 发布于山东

医学健康杂志《BMC Medicine》曾发布一项研究,一个人的饮食结构,不仅关系到他的身体健康与否、肥胖还是消瘦,还会影响大脑的发育。

在这项持续了四年,研究人员将参与者分为两组。一组采取精简的健康饮食,包括新鲜蔬菜、水果、鱼等等;另一组为西方式的非健康饮食,包括烤肉、香肠、汉堡、牛排、薯条、薯片、软性饮料等等。

结果证明,饮食健康的人和饮食不健康的人,海马区的体积差异超过200立方毫米。

而海马区是帮助人类处理长期学习与记忆声光、味觉等事件的大脑区域。

“高热量的饮食会降低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削弱神经元的可塑性,降低人的学习能力以及行为能力。

调整饮食能够帮助改进大脑海马区的健康,降低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的萎缩,防止与大脑海马区相关的不良的健康隐患。”文章中写道。

食物就像一门语言或一股源源不断的信息流,将你身体的每一个细胞与大自然紧密相连。

当食物信息到达细胞时,信息的来源越优良、内容越完好,你的身体状况就越好。

《深度营养》是一本探讨饮食、基因与健康之间关系的书,作者凯瑟琳·沙纳汉认为,传统饮食习惯中深藏千年的智慧,为我们筛选出了最符合基因需求的食物。

不好好吃饭,真的会变笨

80年代开始,人类大多数地区结束了粮食危机,世界各地都出台了各种健康饮食的指导方针,食品商也不遗余力地告诉大家怎么吃更健康。

但是结果却让人失望。

数据显示,大多数国家,肥胖症的比例、食物过敏和患糖尿病的人口数量都在上升,就连阿尔茨海默症的患病率也在不断提高。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生活方式的改变。

很多生物学家的研究都证明,从数万年前茹毛饮血的旧石器时代到现在,人体的基因结构和消化系统基本上没有改变,可是我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特别是在工业革命之后,人们的餐桌上多出了成千上万种工业加工食品。

我们吃的植物不再是自然生长,而是需要人工搭建暖棚、施肥、甚至催熟;

精加工的面粉、大米,脱去了膳食纤维、矿物质等营养素,只剩下单一的碳水化合物;

矿物质、维生素等等,需要靠添加剂来摄取。

《饥饿的大脑》中就谈到,1980年美国颁布了《美国居民膳食指南》,以降低国人患肥胖症和慢性疾病的风险,但是从1980年至今,美国人肥胖率不但没有下降,反而翻了一倍多。

这个指南之所以无效,是因为人们根本听不进去其中的建议。

比如他们减少了全脂牛奶的摄入,改喝低脂和脱脂牛奶,用脂肪含量更低的鸡肉来代替部分牛肉,但是他们摄入了更多的汽水、精制淀粉、精制糖、添加脂肪和深加工食品等等,导致卡路里摄入量飙升。

不好好吃饭,真的会变笨

《深度营养》中,作者从传统饮食的智慧中凝练一种“人类饮食法”,她提出,基因对你摄入的食物有所期待,只要你尽快满足基因的要求,这些食物就会解锁你的基因潜能,让你在一段时间内真正地快速重建身体。

“人类饮食法”的四大支柱包括:带骨烹制的肉类、动物内脏、发酵类与发芽类食物、生鲜食品。

骨头和软骨如同矿物质仓库,富含钙、钾、铁元素和硫酸盐、磷酸盐等等,在炖煮时会像肉一样释放矿物质。

人类学家研究了从加拿大到卡拉哈里沙漠地区的狩猎采集者后发现,利用骨头和骨髓中营养的做法非常普遍,几乎无处不在。

带骨肉类富含生长因子和强健骨骼的矿物质,能让关节坚韧,骨骼强健,让孩子长得更高、擅长运动。

对于成年人来说,这些元素也会让关节保持滑润,防止骨骼老化变脆。

动物内脏富含维生素和健脑脂肪,能提升我们的心理稳定性和学习能力。

《正确烹饪》一书中说:“肝脏是营养储存器官,是身体的’养分银行’。如果有过剩的蛋白质、糖分、维生素或除钙和磷之外的矿物质,在身体需要之前它们都会被储存在肝脏中……因此肝脏是我们可以买到的肉类中营养最丰富的食材。”

当然,如果动物本身不健康,那么它的内脏也会缺乏营养。

发酵食物富含益生菌,能保护肠道免受病原体入侵。

健康的肠道更利于营养吸收,益生菌能够防止身体其他部位患感染性和过敏性疾病,并减少对抗生素的需求。

发酵是“由酶控制的有机物质的转化过程”,细菌能够将难以消化、乏味甚至有毒的化合物转化成营养丰富的可口食物,红酒、啤酒、面包、酸奶、巧克力、腌菜、番茄酱等等,都是发酵的结果。

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所有的生物都需要抗氧化剂来防止氧化损伤,而新鲜的食物比经过干燥和过度烹饪的食物含有更多的抗氧化剂。

抗氧化剂能保护我们的组织免受氧化损伤,就如同无私的英雄那样投身“火场”,保护其他化学物质免受自由基和氧气的伤害。

在食物储存过程中,氧化反应一直在发生,所以长时间储存的蔬菜,抗氧化力会逐渐下降。

如果想获得大量抗氧化剂,无须花太多钱,“饮食觉醒”系列图书的作者迈克尔·波伦认为,在阳台上种植一盆香草植物,它散发的味道都会比补充剂胶囊好得多。

不好好吃饭,真的会变笨

作者凯瑟琳·沙纳汉曾经在美国一家诊所工作,她的老板告诉她,要想业绩好,就需要积累更多的慢性病患者。

慢性病需要不断吃药、定期复诊,是提升诊所业绩的关键。

但是对于每个个体来说,保持健康、不吃药,才是生活的目标。

疾病不是偶发的,只要我们的基因没有得到其预期的东西,我们就会生病。无论你多大年龄,从食物上来满足自身基因的期望,都会大大改善你的健康状况。

科技的进步,工业化的生产,带来了食物前所未有的丰富性,随之而来的,也有疾病与负担。

人与食物的关系,应该是互相成就、互相滋养。

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是我们能为身体做到最好的事。

作者 | 甘蓝蓝,写好别人的故事,过好自己的日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