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认为自己“军功少”,主动申请降衔,毛主席:元帅不能没有他

 数字人生6688 2022-06-25 发布于山东

史源历史专栏

1955年授勋仪式前,宋任穷、赖传珠等同志负责拟定授勋名单,在最早期的元帅名单上,还有着周恩来、邓小平等人的名字。而毛泽东,本来是要被授予大元帅军衔的。

但当毛泽东得知自己是大元帅候选人的时候,他特意找到了赖传珠等人,表示自己不要大元帅的军衔,主席给出的理由既简单又亲切,他说:“我穿着一身大元帅制服和群众沟通讲话,多不舒服,多不方便!”

图|毛泽东在群众中

毛泽东主动放弃大元帅军衔后,党内许多人都受到启发,效仿主席的做法。当时周总理主要负责政务工作,他以自己没有军功为由,拒绝了元帅军衔,邓小平有军职,一时半会儿找不到合适的理由,只是反复强调自己不够资格,后来邓小平当选为中央军委委员,这件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为国家、为人民无私奉献,战功赫赫的开国将军们,一心只希望革命胜利,丝毫不在乎浮名和利益,这种一心为公、鞠躬尽瘁的精神着实令人感动。

后来,罗荣桓得知自己将要被授予元帅军衔的时候,一度夜不能寐、辗转难眠,深思熟虑后,他决定主动申请降衔,他对毛主席说道:“我在军队资历浅、军功可有可无,能授我一个大将军衔就很不错了。”

图|罗荣桓

罗荣桓的资历不是最老的,但也算是军中最早一批闹革命的同志,是我军政治工作的典范,自参加革命以来,罗荣桓脚踏实地、默默无闻,为革命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他要申请降衔,第一个不同意的就是毛主席。

为了让罗荣桓安心,毛主席高度评价了罗荣桓的功绩,称他为“顾全大局、对己严对人宽,做政治工作就需要这样的干部”。

在毛主席心中,罗荣桓就是他一直提倡的“老实人”,在这个世界上要想成就大事就得需要“老实人”,马克思、恩格斯、斯大林都是老实人,“我们共产党员都要做老实人”!

毛主席再三嘱咐“元帅不能没有他啊”,罗荣桓是一定要授予元帅军衔的,他也是十大元帅中唯一的政工元帅。这对于罗荣桓来说是莫大的荣光,为了感谢毛主席和党组织的信任,罗荣桓只能以克己奉公、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来报答毛主席和党组织。

图|左起:毛泽东、罗荣桓、贺龙、聂荣臻

罗荣桓虽然是政工元帅,但是功勋赫赫,自井冈山跟着毛主席干革命以后,为党、为部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革命战争年代更是多次负伤,再加上长期高负荷的工作,罗荣桓的身体很不好,61岁便去世了,他是我国开国元帅中最早陨落的帅星,他的离世让毛主席悲痛万分,几天几夜辗转难眠。

罗荣桓元帅一直认为自己“资历浅、军功少”,纵观其革命生涯,罗荣桓曾有过无数的高光时刻,以政工方式给予了战场最大的帮助,建国后更是鞠躬尽瘁、呕心沥血,从不夸功的他很少被人注意到,但是毛主席心里有一杆秤,主席清楚地记着罗荣桓为国家作出的每一份贡献!

图|罗荣桓

一、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在我党的革命队伍中,罗荣桓是不折不扣的“高材生”,十大元帅中,大多数只是上过讲武堂军校,只有罗荣桓在国内上过大学,这在当年是非常难得的。

罗荣桓出生于1902年11月26日的湖南衡山南湾村,自幼酷喜读书,学习成绩非常好,深受长辈和老师的喜爱。

在罗荣桓11岁的时候,他一个人坐在池塘边的柳树上聚精会神地看书,也许是因为看得太入迷,竟不小心从树上掉进了池塘里,浑身都湿透了。

罗荣桓穿着一身湿哒哒的衣服走回到家中,村民看到了都纷纷打趣他,后来大家知道罗荣桓是因为看书太入迷才掉进池塘的,就给他起外号,叫他“书呆子”、“书迷”。

图|罗荣桓

对于别人给自己起的这些外号,罗荣桓一点都不在乎,他每天继续看他的书,上他的学,从书中寻找立身处世的道理、人活一世的乐趣,虽然年纪小,罗荣桓的思维却很成熟。

勤学好思、嗜书如命的罗荣桓在学校出了名,老师们都夸他“前途远大、未来可期”,罗荣桓丝毫没有因为别人的夸奖而自傲,不论世人如何评价,他只是一心做他想做的事,看他喜欢的书,这种心态实属难能可贵。

1919年,罗荣桓考上了长沙协均中学,后以优异成绩进入青岛大学和武昌中山大学读书,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罗荣桓是绝对的高学历人才。

1927年罗荣桓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同年7月马不停蹄地就前往通城参加了农民运动,作出巨大贡献。

罗荣桓自参加革命便积极投身于一线革命运动之中,但不论工作、军务多么繁忙,罗荣桓总要挤出时间来读书,对于罗荣桓来说,读书就是他放松身心最好的方式。

秋收起义的时候,罗荣桓带领农民自卫队加入了战斗中,秋收起义后又跟随着毛主席上了井冈山,虽然罗荣桓入党的资历不算老,但却是十大元帅中最早追随毛主席的。

图|毛泽东上井冈山

高学历的罗荣桓在毛主席手中成了一把利刃,主席很快就发现了他在政治方面的才能,就将罗荣桓提携为红四军的政委,我党早期队伍成分复杂,罗荣桓多次开展思想教育工作,纠正了部队的风气,团结了部队的士气。

井冈山时期条件十分艰苦,最困难的时候连饭都吃不上,平日里也只有黑豆饭、南瓜汤,对于这种生活环境,罗荣桓依旧处之泰然,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然而,没有书籍的痛苦却让罗荣桓叫苦不迭,每当“书瘾”上来,整日若有所失,翘首盼望着战斗的到来。

图|罗荣桓

罗荣桓盼望战斗,其实还是因为书籍,每次战斗结束打扫战场的时候,别人都忙着搜寻粮食物资,唯独罗荣桓满战场地找书,只要是有益的书籍,不管是什么领域的,他都来者不拒,这种“来者不拒”的学习态度让罗荣桓的知识储备非常丰富,文化涉猎极其广泛。

1932年漳(zhāng)州战役胜利后,红一军政治部主任罗荣桓迫不及待地跟着部队进入了漳州,一进城,罗荣桓就四处打问,直奔书店而去。

那个年代,书籍大多在1元左右,罗荣桓兜里只有两三块大洋的零花钱,看着琳琅满目的书籍他只能望而却步,最终只能去旧书店,买一些二手书籍来看。

二手书籍一本只有一二角钱,书的类别也有限,罗荣桓每次都是兜里有多少钱就买多少钱的书,然后高高兴兴地背着自己买的一摞(luò)旧书回部队。

图|爱看书的罗荣桓

自此以后,罗荣桓书不离身,走到哪里都要背着书,1939年进军山东开辟抗日根据地的时候,出发前罗荣桓将一只沉重的皮箱交给了政治部秘书,千叮咛万嘱咐不论如何都要保住这个小皮箱。

后来秘书打开了这个皮箱检查,里面满满的都是书籍,还有一本油印的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上面全都是罗荣桓的圈点批注,可以看出,罗荣桓非常认真,秘书也深深地被罗荣桓这种生命不息、学习不止的精神所感动。

丰富的知识储备给罗荣桓的工作开展提供了巨大的帮助,罗荣桓在山东任职期间,将山东的各项事务安排得井井有条,其独到的政治和战略眼光,使得山东成为了抗战时期中共最大的根据地。

图|罗荣桓

二、兢兢业业、带病坚守

带兵打仗辛苦,但是政务工作也不轻松,自抗日战争时期,罗荣桓的工作就变得极其繁忙,长时间高强度超负荷工作,使得罗荣桓患上了严重的肾炎、心脏病等疾病,身体素质急剧下降,艰苦的斗争环境又让罗荣桓得不到很好的治疗,但他依然兢兢业业,带病坚守在工作岗位上。

病痛难忍之时,罗荣桓会稍作休息,但休息的时候也不放下书本,利用空闲时间学习,丰富自己。

有一段时间,罗荣桓的病情急剧恶化,虚弱的身体无法支撑他继续参加工作,罗荣桓只能躺在担架上主持工作,部队上前线的时候罗荣桓也是躺着指挥行军打仗。

图|罗荣桓画像

后来罗荣桓的眼睛近视得厉害,几乎看不清书上的字,无奈之下,他就找人读给自己听,一边听一边和同志们展开讨论。

罗荣桓的战友十分心疼他的身体,经常会在生活和工作上给他提供帮助,战士们也经常劝罗荣桓多休息,身体好些再继续工作、学习。

但是罗荣桓却坚持不肯休息,他担心自己这一休息就跟不上革命形势了,罗荣桓对大家说道:“革命形势发展得这样快,我们不抓紧学习,就会被前进的历史抛在脑后。”

图|罗荣桓(左二)和战友合影

通过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学习和运用,罗荣桓研究出了著名的“翻边战术”,当时很多部队在应对日寇的“扫荡”时,大多采用毛泽东的“十六字游击战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但是“翻边战术”在应对敌人“扫荡”的时候,采取“敌进我进”的作战方式,这一战术是毛泽东“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战略思想的灵活应用。

面对敌人的“扫荡”,要选择敌人的弱点,灵活利用我方根据地的地理条件,从边沿游击区“翻”到敌人后边去,从后方薄弱处打乱敌人的部署,从而彻底粉碎敌人的“扫荡”。

这一战术在抗日战争中一次又一次地帮助我军赢得胜利,山东抗日军民先后取得了诸多战役的胜利,谱写了大量的军事传奇。

图|罗荣桓(左二)和战友在一起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革命终于取得了最终的胜利,新中国百废待兴,各行各业都需要人才。在这种情况下,罗荣桓拖着病体坚持在工作岗位上,出任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位。

在工作过程中,罗荣桓的病情不断加重,好在此时中国形势逐渐趋于稳定,罗荣桓的病情得到了更好的治疗。毛主席也十分关心罗荣桓的身体,经常劝导罗荣桓要注意身体,特批他可以不开会。

对于组织的关怀,罗荣桓十分感激,但是新中国刚刚成立,每位干部同志的工作都非常繁忙,像周恩来、朱德等同志,都是身兼数职,整日里忙得脚不沾地,罗荣桓清楚,如果自己休息,本属于自己的工作任务就会落到别的同志身上,罗荣桓体恤战友,不愿轻易离开工作岗位。

图|建国后的罗荣桓

医生经常规劝罗荣桓要静卧休息,不能工作,也不能看书学习,但罗荣桓总是闲不住,工作之余也总要捧着书本阅读学习,罗荣桓一直认为自己是个不会娱乐的人,这是一个缺点。

每当医护人员劝他休息的时候,罗荣桓总是以请求的语气说道:“我的愿望就是多读一些书,请你们满足我吧!”

在罗荣桓病重住院的时候,他一边以顽强毅力同病魔作斗争,一边仔细地阅读了《毛泽东选集》,

一次又一次地展开思考,写下了大量的读书笔记。

罗荣桓和毛主席的感情很好,毛主席经常写信给罗荣桓劝他多休息,劝他注意身体,罗荣桓对待毛主席也十分敬重和爱戴,两人之间深厚的战友情比山还高、比海还深。

1955年,罗荣桓主动申请降衔 ,他给中央致信,说自己“资历浅、军功少”,恳求推辞元帅军衔,还找到了毛主席说出了自己希望降衔的申请,但毛主席却坚持元帅一定要有罗荣桓,毛主席特意肯定了罗荣桓参加革命以来的功绩,他在辽沈战役、平津战役中的突出贡献大家也有目共睹。

其实大家和罗荣桓共事这么多年,都十分清楚罗荣桓的为人,了解罗荣桓的功绩,于情于理罗荣桓都配得上元帅军衔。

图|毛主席亲自为罗荣桓授勋

授勋大典上,罗荣桓被授予了元帅军衔,对于这一殊荣,罗荣桓从未骄傲自得,反而引以为戒,为国家、为人民无私地奉献了自己的一切。

罗荣桓同志,默默无闻地奉献了自己,他的肩膀上背负着国家和人民的重担,脚踏实地地前行在革命征程上,他是我们党的骆驼,是人民的骆驼!

三、高风亮节、永垂不朽

罗荣桓一生为党为人民,其丰功伟绩令后人肃然起敬,罗荣桓的品行和精神也值得后世学习,其克己奉公、严于律己、坚持原则、顾全大局、大度宽容的精神将在后世永垂不朽。

罗荣桓是毛主席非常欣赏的“老实人”,遵守纪律、舍己为人、不忘初心,因为身体不好,同志们经常为罗荣桓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但罗荣桓自己却从未因病向国家、向政府提过什么要求,更不愿意因此得到组织的特殊照顾。

有一次,解放军总后勤部体恤罗荣桓抱病工作,特意送来了四张躺椅,这样子罗荣桓累了就能躺一会儿,休息好了再坐起来工作。

图|罗荣桓

罗荣桓到家以后,看到家中多了四张躺椅,忙问秘书是哪来的,有没有付钱,秘书高兴地说是解放军后勤总部送来的,没有给钱,罗荣桓当即生气地说这是在乱弹琴,一个人害病用不着四张躺椅,他让秘书把躺椅送回去。

略一思索,罗荣桓又觉得辜负了总后勤部同志们的好意,便让秘书拿着自己的工资,去把四张躺椅的钱付了 。除此之外,罗荣桓也经常告诫自己的家人,平常千万不要违反制度,领东西的时候不要多领,有问题要尽量自己解决,不要麻烦组织,我们自己能做的事情,就不要麻烦工作人员。

革命先烈将中国从万丈深渊中拉了回来,建设了这个强大富足的新中国,他们的功劳太大了,是对整个中国人民乃至于全人类的巨大贡献。

说实话,不论他们提出怎样的要求其实都是可以满足的,但他们却始终坚守原则,保持本心,不愿给国家、给人民带来一点麻烦。

图|罗荣桓和家人合影

罗荣桓的儿女上小学的时候,学校离家很远,有一次孩子放学晚了,妻子林月琴担心孩子的安全,于是派车去接了一次孩子,被罗荣桓知道后,他严肃地批评了家人的这一行为,组织提供的汽车不能用作私人用处,这样不自觉的行为是不好的,随后他又叮嘱工作人员不要搞“特殊对待”,就让孩子们搭公共汽车,这也是个很好的锻炼。

后来,罗荣桓担心家乡的乡亲们会利用自己的名声来谋私利,他特意叮嘱了衡阳铁路局局长郭维城,让他万万不要因为这个原因给乡亲们提供便利,决不能让他们免费坐火车。

图|罗荣桓和妻子林月琴

果不其然,没过几天就有人打着罗荣桓的旗号来到了铁路局,要求免费坐火车去北京,但是都被郭维城拒绝了,要不是罗荣桓提前叮嘱,这件事郭维城还真的不好处理。

一身正气的罗荣桓被毛主席称为是“最守纪律”的“党内圣人”,毛主席坚持罗荣桓的元帅军衔,不仅仅是因为罗荣桓的赫赫功勋,更因为罗荣桓的品行和精神,有这样的人做榜样,无论是党内环境还是社会风气,都会变得越来越好。

在开国十大元帅中,罗荣桓是第一个去世的,1963年12月16日夜,毛主席正在开会,聂荣臻正在汇报十年科学技术规划,就在这个时候,工作人员走了进来,传递了罗荣桓元帅去世的噩耗。

图|开国十大元帅

在座的众位领导同志都有些难以相信,一时间会议气氛十分悲戚,毛主席更是沉默了很久,老战友的离开让主席一时间悲痛难忍,毛主席回忆起了这些年来和罗荣桓经历过的一幕幕场景,并肩作战、畅谈未来的美好时光都已不复存在,毛主席缓缓地站起来,邀请在座的各位同志和他一起站起身来,为罗荣桓同志默哀三分钟,表达大家的怀念和不舍。

会议结束后,一向开朗、乐观、幽默的毛主席变得沉默寡言,深夜处理工作的时候,主席更是心绪难宁,上床休息却又辗转难眠,即便吃了安眠药,主席依旧无法安稳入睡。

回忆起井冈山时期的点点滴滴,长征时期的患难与共,抗日时期的并肩作战、出生入死,主席的心情十分悲痛,罗荣桓于毛主席而言是得力助手、是战友、更是兄弟、亲人、知己!

图|毛主席手稿

夜不能眠的毛主席提笔写下了《七律·吊罗荣桓同志》,一句“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令人潸然泪下。

1963年,罗荣桓61岁,毛主席也已经70岁了,古稀之年痛失知己,不由心生悲凉。

12月17日,毛主席来到了北,出席了罗荣桓的遗体告别仪式,罗荣桓的面容很安详,就像是睡着了一般,看着昔日战友那熟悉的面庞主席悲痛不已,如果可以,他多想叫醒鲜花丛中沉睡的人,两个人准备几个小菜一边喝一边聊,畅谈国家未来!

图|毛主席在罗荣桓遗体告别仪式上

但毛主席明白,老战友再也醒不过来了,主席缓缓地走到罗荣桓的遗体前,不舍地看着罗荣桓,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主席深深地弯下腰向罗荣桓鞠躬,起身之时眼眶已经红肿,泪水在眼底打转,一向乐观坚强的毛主席很少掉眼泪,但是罗荣桓的离开,让毛主席的悲痛再也难忍!

罗荣桓是我党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为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罗荣桓元帅虽已不在,却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丰功伟绩永垂不朽,高尚品格值得我们后世学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