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的桃花

 hyd129 2022-06-25 发布于上海

明代以后的上海古城,阳春三月观桃花,渐渐成了上海人的爱好。昔日上海古城内的大镜阁城楼,更是上海人登楼观赏城外桃园中桃花的最佳处。城内半段泾畔的黄泥墙桃园,更是收费观赏桃花的好去处……。

图片

清代上海古城内的黄泥墙桃园

上面清代地图中央半段泾南岸的“黄泥墙桃园”,就是晚清上海县城内,最佳的观赏桃花的好去处。后来上海古城外,龙华,周浦等地区的桃花,成了民国时期上海市民观赏桃花的又一胜地……。

昨天的新民晚报,在夜光杯版面上,发表了我写的“上海古城的露香园桃花”一文。现摘录如下:

上海古城的露香园桃花

鲁克龄

如今的阳春三月,上海人观赏桃花的热情,已经淡泊了很多。更多人追的是樱花。你可知道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滩的周璇女士,她唱过的那首《龙华的桃花》吗?

上海没有花大家到龙华

龙华的桃花也涨了价

你也买桃花他也买桃花

龙华的桃花都搬了家

路不平风又大

命薄的桃花断送在车轮下

古瓷瓶红木架

幸运的桃花都藏在阔人家

上海没有花大家到龙华

龙华的桃花都回不了家

龙华的桃花、龙华的桃花、龙华的桃花。”

上海滩观赏桃花,龙华那里也许是当年最佳的好去处吧。

桃树原产于我国,据史书记载,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后经“丝绸之路”引种到全球各地,成为与苹果、梨并列的世界“三大果树”之一。在中国,桃为五果之首。五果是桃、李、杏、梨、枣,桃为首,可见人们的重视。

中国水蜜桃历史最早的文献记载,可见于明代后期,由明嘉靖三十五年出生的万历进士张所望所撰写的文章。张所望(1556~1635),字叔翘,号七泽,明上海县龙华人,曾为朝廷官员,走遍大江南北。他于明代天元年,即1621年所刻本的《阅耕余录》一书中,记述有如下一段史实:“水蜜桃独吾邑有之,而顾尚宝西园所出尤佳,其味亚于生荔枝,又有一种名雷震红,每雷雨过辄,见一红晕,更为难得。”

顾尚宝西园,是指明代嘉靖年间,顾名世在上海的私宅露香园。这段文字的含意,明确无误地告诉我们:水蜜桃在明代嘉靖年间,就已在上海栽培、开花、结果。中国的桃果,从此由硬桃进入到水蜜桃的创新阶段,并在当时的年代,独上海有此品种,是顾氏家族在露香园内首创的新品种,此后的很多书籍和上海县志都称水蜜桃出自上海顾家的露香园,今天的上海地方志,也是这样记载的。

发迹于明代后期的顾名世家族,清代初期,随着顾氏家族的消亡,露香园的败落、焚毁,露香园水蜜桃,也随之成了历史的文化遗产。但露香园水蜜桃的遗种产区,却在露香园的逐渐衰败的过程中,于清乾隆后期,逐步移到了南边的黄泥墙和吾园一带,即今天老城厢蓬莱路附近。这里成了当时上海市民家门口的美丽桃园。

由于上海老城厢不断地城市化,清朝后期,露香园水蜜桃的遗种产区,又转移至上海城外郊区的龙华一带。即今日上海龙华古寺,烈士陵园一带。龙华春天的桃花,龙华夏季的水蜜桃,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筑成了上海城郊一道亮丽多彩的风景线,去龙华赏花、品桃,成了当时市民远足休闲的最爱之一。龙华水蜜桃以其优良的品质和声誉,渐渐掩盖了原本来自露香园水蜜桃的历史真相。包括闻名于世的奉化水蜜桃和无锡水蜜桃,其实它们全都是源于上海水蜜桃体系,是露香园水蜜桃的后代。

图片

这是我自己种植的露香园桃树

对“露香园水蜜桃”的挖掘、整理,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当时是为了给南市区编写《上海古城乡土教材》而开始的。机缘巧合,一棵一百多年前被移至奉化的上海露香园水蜜桃的后代,被我带回了上海,移植在周浦镇。那些年,我们老两口,每个月都会去那里数次照顾果园。讲述上海古城的历史文化,实践上海老城厢的非遗传承……这几十年,自己干了不少,也收获了不少。

上海古城,上海城市的根!

注:上面是新民晚报的编辑修改后发的文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