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大名著”变“四大名著”,被删掉的是哪两本

 遇事明言 2022-06-25 发布于甘肃
01

        有人说,其实中国本来有六大名著,是在解放以后删掉了两本,才成了今日的四大名著,分别是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以及曹雪芹的《红楼梦》。

那么传说中被删掉的那两本是什么?别着急,想知道答案,咱们还是先来讲讲四大名著。所谓的“四大名著”的概念,大概出现在1982年。自新中国成立以后,文坛爆发了勃勃的生命力,文学界才人代出,可也有不少学者热衷于研究古典名著。

所以在当时就掀起了讨论和研究《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的热潮,可是研究的人虽然很多,也根据每部著作分成了一个个课题,却没有人提出过将这四本书合并成“四大名著”的概念。

而是到了1982年的4月,《国外社会科学》杂志社发表了《红楼梦》的外文译本,并将之在法国进行出版。而在介绍红楼梦译本的文章中,译者首次提出了“四大名著”的说法。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人们才有意识地将四部名著看成一个整体。

不过,那四本名著并不是《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而是《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和《金瓶梅》。其实当今的四大名著也是在1982年6月才正式敲定的,并且将《金瓶梅》替换成了《西游记》。

虽说“四大名著”是现代才出现的,可是在明代的时候就曾出现过“四大奇书”这一说法。其中一位提到过这个概念的人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王世贞。王世贞也是一位文学神童,九岁能赋诗,他的代表作《咏凤凰》被称为奇作。

幸运的是,王世贞没有成为“方仲永”,而是得到了很好的教育,在众多名师的指导下逐渐成为了南方文坛的领头羊。李时珍的医学巨著《本草纲目》,就由王世贞写序并且安排出版刊印事宜。

因为王世贞太有才,还有不少人质疑过他就是传说中的兰陵笑笑生,也就是《金瓶梅》的作者。但到底是不是,我们就不考证了,毕竟其他学者都考证不出来,我们这些小小读者就更不用说了。

而王世贞提到的“四大奇书”分别为《史记》、《庄子》、《水浒传》和《西厢记》,因为他才名远播,所以不少人都对他的看法表示认可。但同时,也有反对的声音,其中就包括和王世贞同时代的、著有《三言两拍》的文学家冯梦龙。

02

冯梦龙也是从小就极为聪慧的人,但却无心向学,而是在中年时经好友劝导才沉下心来搞创作。为了写《三言两拍》,冯梦龙涉猎了大量书籍,包括王世贞提到的“四大奇书”。于是他觉得,这四部著作的文学体裁都不一样,不应该被归类到一起。

《史记》是纪传体编年史,其实也可以说是历史散文。而《庄子》同样也是散文,但却是哲学类散文,以寓言讲述人与自然的关系、生命的价值以及宇宙是如何形成的。《水浒传》是章回体长篇小说,而《西厢记》更只是一个戏曲剧本而已。

冯梦龙认为,既然要归类,那就应当将相同体裁、相同题材的书籍归到一起。于是他就以《水浒传》为基础,将《西游记》、《三国演义》和《金瓶梅》这三本流行的长篇小说一起归为“四大奇书”,这个归类也得到了不少人的同意。

在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四大奇书”一般被认为是《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和《金瓶梅》。可是清兵入关之后,《金瓶梅》却因太多男女之事的描写而被定为禁书。又因《红楼梦》和《金瓶梅》题材比较类似,文学性也更强,所以被替换进了“四大奇书”之中。

而且由于四部著作的体裁、题材相近,后来到了民国时期,一些书商为了将四部书打包出售,“四大奇书”之名才会越来越流传于民间。并且到了新中国之后,为了促进文学繁荣复苏,出版社同样将四套书籍打包销售,加上《红楼梦》在法国出版提出了“四大名著”的概念,这个说法才开始流传。

至于说出现了“六大名著”这个说法,不过是一些书商为了多卖书,而将《儒林外史》和《聊斋志异》都加上去做噱头。加上当今互联网信息传播之快,很多假消息瞬间之内就不胫而走,才让人有了“六大名著”的错觉。

当然了,不管是“四大名著”还是“六大名著”,这些书籍都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华,都值得我们去研读学习。

·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