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快上幼儿园了! 每年六七月份,学龄前的家长就开始忙着给孩子选园报名了。可很多家长也许还不知道,进幼儿园是需要面试的。 “孩子几岁能上幼儿园呢?” “小朋友们要上幼儿园了,还要做哪些准备呢?” “面试时,我没有向老师交代孩子的情况。如果如实说,是不是就拒绝呢?” 幼儿园面试这件事,对一般小朋友来说,只需要做一点准备便可以很容易地通过。 但对于特殊儿童来说,他们要克服重重困难才能顺利地进入幼儿园。因此,对特殊宝贝的父母来说,幼儿园面试中的层层困难,要靠我们父母来帮助孩子把握! ![]() 那么,我们今天将通过答疑的形式,帮助家长们突破难关!在此之前,我们要先了解,大多幼儿园的面试考核要求—— 语言表达 一、常规考核 ❶ 宝宝叫什么名字啊? ❷ 宝宝今年几岁了? ❸ 你最喜欢吃什么? ❹ 今天谁陪你来这里的呀? ❺ 宝宝的鼻子在哪里呀?(指出自己的五官) ❻ 你们今天是怎么来的呀?(乘什么交通工具?) 二、可能会问 ❶ 你知道爸爸妈妈的名字吗?告诉老师好吗? 三、小概率会问 ❶ 说一件让你高兴(不开心)的事。 生活自理能力和运动能力 ❶ 会询问孩子是否能够独立吃饭、上厕所、穿衣服等生活自理技能。 ❷ 运动能力,孩子跟着老师模仿一组动作,例如:双脚并拢跳。 除此之外,还有的幼儿园老师会带着孩子去一个教室里,比如:走独木桥、钻山洞、推球,以此观察孩子的大运动发展情况。 简单的指令和认知理解 这个环节,老师往往会让孩子去游戏区拿一些玩具,例如,切水果玩具,从而观察孩子能否听懂老师的指令、辨别物品以及能否独立地玩玩具。 认知能力的考核会通过一些活动来判断孩子是否能够辨认性别、数字、形状、大小、颜色等。 通常老师会使用一些卡片、绘本或是在孩子玩玩具时问孩子一些认知类问题,例如,在孩子在搭乐高时,问乐高的颜色、形状。在玩汽车时,询问汽车是什么种类的。也就是在互动中测试孩子对常见的物品的认知。 社交能力 老师有时会带着孩子到教室里玩,观察孩子是否愿意和同伴在一起玩,是否享受和同伴互动的乐趣。 从幼儿园的面试中,我们可以看出,孩子是否能够顺利通过面试与孩子的能力息息相关。 当然,通过面试只是进入到幼儿园的一块儿敲门砖,想要孩子真正融入幼儿园还需做好很多准备工作。 ![]() ▼ QA答疑环节 在社群答疑中,我们筛选出了两个常见问题们在这里一一进行解答。 ![]() ![]() 孩子有孤独症/多动症,我是否应该在面试时告知老师。如果告诉老师,幼儿园是否会拒收? 家长们存在这种担心,这也属于正常情况,由于目前几乎没有幼儿园配套专业康复师对特殊儿童进行帮助,担心收到一名特殊儿童就会引发多名儿童父母的抱怨,所以幼儿园拒收特殊需求儿童的可能性非常大。 但如果不能坦率地交代孩子们的处境,教师就未必能重视他们并在适当时候给予他们帮助。 建议入园时要把事实情况告诉教师。因为就算开始不说,到了后期教师也会觉得孩子不正常,到了该沟通时就比较很麻烦了。 ![]() ![]() 我的孩子什么时候可以上幼儿园? 孩子是否能够进入到幼儿园与孩子的年龄关系不大,而是孩子的能力。正常发育的孩子可能在三四岁就可以进入到幼儿园,但是很多孤独症儿童、发育迟缓的儿童等特殊需求儿童的整体发育要落后一些。 因此,我们不以年龄作为进入到幼儿园的标准。 衡量孩子是否可以上幼儿园、上学有两大主要标准,第一:孩子的行为是否能够被幼儿园所接受。 第二:孩子是否能够在幼儿园的环境下习得技能。 问题行为决定了孩子是否能够进入到幼儿园,而孩子语言、社交等能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了孩子在幼儿园的融合程度。孩子的能力水平越高越容易融入幼儿园,相反则越难。 如果孩子在幼儿园出现频繁地下座位、哭闹、尖叫、自言自语、抢玩具、不去上公共厕所或攻击其他小朋友等问题行为时,幼儿园老师多次教导无效,孩子很有可能面临被拒绝或被劝退。此时,孩子需要在专业康复师的指导下,先减少孩子的问题行为,然后再考虑回到幼儿园。 有些小朋友在幼儿园里表现非常乖,没有问题行为。这类的小朋友是非常受幼儿园老师喜欢的,因为这些孩子不会干扰其他的小朋友,也比较听话,所以很容易在幼儿园里浑水摸鱼。但是如果认真追踪孩子行为就会发现,孩子在幼儿园里更多地跟随。 老师在上课,孩子会安静地坐好,但不知道老师在说什么,也无法参与到与老师的互动中。在同伴的游戏里,依旧是自己玩自己的,很难与周围的同伴产生交集。 那么,这些孩子只是在空间上进入到了幼儿园的融合环境,并不是真正意义的融合。因此,这样的小朋友即使进入到幼儿园环境,也需要专业人士的帮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