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图片故事)坊茨小镇摄影札记(一)

 山东刘福新 2022-06-25 发布于山东

(图片故事)坊茨小镇摄影札记(一)

 

      (图片故事)坊茨小镇摄影札记(一)

 

                                       ——三马路(上)

 

                                  刘福新

 

8月31日午餐后,与新浪博客好友秦雅文、齐东野去参观坊茨小镇。

已经不止一次地在网络看到有关坊茨小镇的文字和图片了(譬如新浪博客好友正伟你好、秦雅文等人的博客),故而对于坊茨小镇的拍摄,在我心中已经荡漾许久了,8月份的最后一天终于实现了夙愿。正因为我是教历史课的,所以对于坊茨小镇的访问比其他人更迫切也更激动。我急于想看看:原本一路西行的铁路为什么在这里拐了一个大弯?我还想看看这儿地下的煤还有吗?被抠空了的地面如今是个什么样子?

下载一篇潍坊新闻网的文章,让来访者了解一下坎茨小镇的概况:

 

坊茨小镇,是对一片特定区域和建筑群的重新定义与命名。 
     这片建筑,在潍坊市坊子老城区的火车站周围及铁路沿线一带。准确地说,是103栋百年德国原乡建筑和63处日式建筑。它们以一种内在的联系,分布在核心 1.5平方公里,范围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犹如一座异国他乡的小镇。11月中旬,记者来到这里时,首先看到的是与众不同的坊子火车站,然后是数栋别具一格的欧式大宅,以及一些与中国建筑有相似之处但又有明显差异的日式建筑。

 

    强权统治的缩影

    坊子德日式建筑群的形成,翻阅有关史料我们得知,源自德国、日本先后对坊子的占领。 
     1898年3月,清政府与德国签订《胶澳租界条约》,德国取得胶济铁路修筑权和沿线 15公里范围的矿藏开采权。是年4月,德国人就在现在的坊子地区勘探出煤炭储量。当1902年夏天胶济铁路从青岛修到潍县时,原本一路西行的铁路在此向南拐了一个大弯,因为此地有煤。车站呢,则以坊子冠名。
     对于坊子一名的由来,一说是当时火车站建站时因附近有一家小铺名为“坊子”。但对这一说法,坊子区旅游局副局长于平并不能完全苟同。于平,生于坊子老城,长于坊子老城,工作在坊子老城,48年来没有离开过这片土地。据于平多年的考证,清朝乾隆年间,这一带就开始出煤。当时的煤用土方丈量,一方一方的,时间一长就有了“坊子”一说。还有一种说法是,古时以20里为一堡,30里为一方,从老潍县县衙往南30里一方处,取名坊子。于平称,不管是哪种说法,德国人占领的开始,掀开了坊子的另一页。之前,这里只有宁家沟、马司、柳沟、张路院等十几个村。 
     随着德国人开煤矿、修铁路、建车站,各地劳工和侨民在此聚集定居,该区域日渐兴隆。1914年,日本出兵青岛。1915年,日本继承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 
      在侵占坊子的近半个世纪里,德日建设了各种工业和生活设施,形成了坊子“南北三条马路,东西十里洋场”的暂时繁华。德日帝国主义设立的德军司令部、德军北大营、德国铁路机务段、德军医院、天主教堂、修女院、日本领事馆、日本宪兵队、德日矿务公司、德国邮政大楼、发电厂、电灯公司、日本国民学校、日本农场、军运兵站、物资仓库和转运站、德日豪华官邸、正金洋行、横田旅馆、鱼鲜大烟馆、风月妓院、红房子水牢等等,机构设置之完整,宛如一个“小国家”。 
     史料称,德占坊子17年,开采煤炭约299万吨;日据坊子31年,开采煤炭约422万吨。

    具备世界遗产特征

    不管是什么人建的,房子是无罪的,是中性的。 
    坊子的德日建筑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有 300余座,目前尚存166座。在历经“文革”和近年来城市化运动的风吹雨打之后,还有如此之多的老建筑被保留,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但在细考历史后,我们又发现,这也是偶然中的必然,是某些客观因素让坊子德日式建筑成了破坏运动中的例外。 
     于平称,这些建筑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一是大型工业化生产车间,二是别墅式洋房,三是必要的办公场所,另外还有一些休闲娱乐设施。像火车站等核心建筑什么人也拆不得,因为会直接影响生产和生活。德国人修建的下水道系统至今还在使用。其二,1984年胶济线复线改造,铁路取直,不再绕行坊子。坊子煤矿资源虽近枯竭,但还有一定产量,因此铁路保留了下来,但只承担一些货运任务。坊子站成了末端车站,级别由原来的二等站降为四等站。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车站,不会有人考虑改扩建,周围一大批德日建筑因此得以保留。另外,1995年,坊子区的政治重心北移,从老城区移到了凤凰山开发区,加之老城区属于煤矿采空区,不能进行大规模拆迁改造,也客观上保存了古建筑。 
      当然,也有不少优秀建筑未能幸免。于平回忆,原来的炭矿官员办公大楼,就在2000年被拆了。那是一座三层楼,拔地很高,雄壮而有气势。房顶是四面四坡带天窗,外墙青砖,高大拱形的窗户用石头包角,实木窗框,地下室足有两米高。 
      曾参与发掘保护丽江古城、平遥古城、周庄古镇的同济大学教授阮仪三这样评价坊子德日式建筑群:“每一座建筑都是宝贝,它们具备作为世界遗产的三个特征,原真性、整体性和唯一性。”清华大学教授张复合则说:“各种功能的建筑几乎应有尽有,这样的德日式建筑群在我国独一无二,值得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所研究员殷力欣撰文称:“青岛德式建筑之美,美在黄墙红瓦之建筑色调与海天的和谐共融。而坊子建筑之美,不在于其中某一单体建筑或雄伟或精致,而在于其质朴、娴静、不求奢华而尺度适中的整体面貌。”

    新古典主义的重生

    漫步坊子老城,三马路标有“坊茨小镇”四个字的一座房子的对面,是曾经的德军医院。医院的墙体有 70厘米厚,楼内铺着长条木地板,地板下面有厚厚的隔温层,填满了煤渣,墙上的壁炉可以给两个房间供热。楼顶使用的牛舌瓦,当年大部分是由青岛的德商捷成洋行位于大窑沟的窑厂烧制的。百年前,坊子的德国建筑曾大量使用产自青岛的这种瓦。 
      从医院沿三马路西行,是著名的“修女楼”,现在已经被重新整修得差不多了。于平介绍说,“修女楼”里曾住着一位真正的德国修女,一直活到改革开放以后,才以90多岁的高龄去世。 
      沿铁路支线通往坊子火车站,铁路南侧随处可见德式建筑。坊子有关部门前几年曾收到德国方面信函,称某栋建筑已经超过百年,保质期已过,请使用部门注意修葺。 
     除居住和办公类建筑外,火车站、矿务公司等处的工业设施是了解铁路、采矿工业史的绝好例证。坊子车站是一个典型的德式建筑,107年过去了,仍然保存完好,票房、站台办公室仍在使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车站东北角有一个机车修理厂。在现场,记者只看到一个巨大的转盘和屋顶已经几乎没有的修理车间。据于平介绍,这个大转盘以前是用铰链相连的,机车,也就是火车头开到这个转盘上以后,可以用人力轻易地转动方向,直到火车头对准某个车库,然后开进去,就可以维修了。那时候用的是蒸汽机车,必须定期开到修理厂进行维修,不像后来的内燃机车以及现在的电力机车,不必那么麻烦。 
      据了解,当年济南和青岛的火车站附近都曾有这样一个转盘,但现在已荡然无存。 
      坊子德日式建筑群中,以德式建筑居多,也最有特点。根据历史时期和设计特点,这些德式建筑,尤其是居住和办公类建筑,多属于著名建筑师、建筑史家肯尼斯·弗兰姆普敦所称的西方新古典主义的风格(见其所著《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三联书店2004年3月)。 
      坊子德日式建筑群目前已被列为潍坊市“城市旅游”重点工程之一,正在进行保护、开发和利用,目的是力求再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历史风貌,重生一个欧陆色彩的原生态小镇。 
      于平称,经过有关专家学者斟酌论证后,2008年起,正在复原中的坊子德日式建筑群定名为“坊茨小镇”。坊茨,是坊子德语发音的汉语再音译。

 


    因为图片较多,我初步设想,分为五集来发。我们一到坊茨小镇,就停了车,四人徒步而行,认真地观察,细细地拍照。在徒步行进中,发现了一个问题:坊茨小镇从北到南,有三条东西向的大街, 依次为一马路、二马路、三马路,  而我们的参观拍摄是从三马路开始的,三马路的内容最多。拍完了三马路,折入一条南北大街,一开始我误以为这条南北大街是二马路,其实这是文化路,文化路横贯一马路、二马路、三马路。可我们从文化路直往北行,拍完了一马路,又拍车站,最后才拍的二马路。既然如此,我的博文也就按拍照次序发了。这五集的顺序为:三马路(上)、三马路(下)、一马路、火车站、二马路。

     三马路(上),以三马路北侧建筑物为主。也就是德军医院、德军教堂、德军俱乐部为主。

 

 

 

(图片故事)坊茨小镇摄影札记(一)                     1、第一幅图片实拍的一个酒店,因为我看到了“坊茨”二字。 

 



(图片故事)坊茨小镇摄影札记(一)                    2、我拍摄的特点是“离不开人”。既然来到了坊茨小镇,拍树下吃饭的人。

 



(图片故事)坊茨小镇摄影札记(一)                  3、喜欢与人打交道,不管到哪儿,被拍照的人都能与我互动。



(图片故事)坊茨小镇摄影札记(一)                         4、一行四人朝东走。



 

(图片故事)坊茨小镇摄影札记(一)                         5、这好似是德国建筑物。

 



(图片故事)坊茨小镇摄影札记(一)                           6、小镇行人。



(图片故事)坊茨小镇摄影札记(一)                         7、一棵粗大的洋槐树。

 



(图片故事)坊茨小镇摄影札记(一)                  8、里边有个塔楼,当然是德军建筑物。我们没有进去,不知道这个建筑物是作何用的?我回家后查了不少资料,我在猜测,这是不是总督府旧址呢?

 

 



(图片故事)坊茨小镇摄影札记(一)                           9、这个大门里边也有一个德军建筑物。

 



(图片故事)坊茨小镇摄影札记(一)                       10、这个当然是。



(图片故事)坊茨小镇摄影札记(一)                        11、有特色宣传道具。

 



(图片故事)坊茨小镇摄影札记(一)                           12、屋顶的瓦已经塌落了。



(图片故事)坊茨小镇摄影札记(一)                         13、齐东野(崔永胜)小老弟在拍摄。

 



(图片故事)坊茨小镇摄影札记(一)                         14、这一栋楼房也想资料上的总督府。

 



(图片故事)坊茨小镇摄影札记(一)                          15



(图片故事)坊茨小镇摄影札记(一)                            16、花廊下的旧式器具。



(图片故事)坊茨小镇摄影札记(一)                        17



(图片故事)坊茨小镇摄影札记(一)               18、我们过铁路。这一段铁路是南北向,它折而向东,与北边的火车站相连。

 



(图片故事)坊茨小镇摄影札记(一)                         19、老铁轨。有一个辨别方法:枕木

 



(图片故事)坊茨小镇摄影札记(一)                         20



(图片故事)坊茨小镇摄影札记(一)                           21



(图片故事)坊茨小镇摄影札记(一)               22、路北有一个大院,有好几组建筑物,前边的一排是德军医院。



(图片故事)坊茨小镇摄影札记(一)                               23



(图片故事)坊茨小镇摄影札记(一)                           24



(图片故事)坊茨小镇摄影札记(一)           25、我就是扒着生锈的铁柱拍摄的。手、衬衫、裤子粘了铁锈了。这说明要想拍出好片子,也不容易。

 



(图片故事)坊茨小镇摄影札记(一)                       26



(图片故事)坊茨小镇摄影札记(一)                           27



(图片故事)坊茨小镇摄影札记(一)                         28、好几栋房子就在路北侧的这个大门里边。

 



(图片故事)坊茨小镇摄影札记(一)                         29、有木条封着,进不去,只能从木条缝隙里拍。

 



(图片故事)坊茨小镇摄影札记(一)                          30、封起来了。

 



(图片故事)坊茨小镇摄影札记(一)                         31、屋东山有牌子。

 



(图片故事)坊茨小镇摄影札记(一)                           32、德军医院。

 



(图片故事)坊茨小镇摄影札记(一)                         33、医院后边的建筑物,也属于医院的。



(图片故事)坊茨小镇摄影札记(一)                        34、医院成了牛记修车了。



(图片故事)坊茨小镇摄影札记(一)                      35、北边还有一个院落。



(图片故事)坊茨小镇摄影札记(一)                          36



(图片故事)坊茨小镇摄影札记(一)                                 37



(图片故事)坊茨小镇摄影札记(一)                               38



(图片故事)坊茨小镇摄影札记(一)                        39、下起雨来了。我与齐东野在这个门洞里避雨。



(图片故事)坊茨小镇摄影札记(一)                            40、雨中拍的。

 

 



(图片故事)坊茨小镇摄影札记(一)                 41、我与齐东野议论这个建筑物是做什么用的?我俩一致认为,是德军俱乐部。用途:小型会议、晚会等。

 

 



(图片故事)坊茨小镇摄影札记(一)                          42、雨下的大了。



(图片故事)坊茨小镇摄影札记(一)                          43、北边楼窗里的老太太。



(图片故事)坊茨小镇摄影札记(一)                        44、雨一会儿就停了。齐东野往里瞧。

 

 



(图片故事)坊茨小镇摄影札记(一)                           45



(图片故事)坊茨小镇摄影札记(一)                       46


 

【编后】不知道怎么打成“坎茨小镇”了,幸亏赵英华来电话告知,今已改。(2015年9月10日8点12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