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从没见过上饶的西城门

 唯我英才 2022-06-26 发布于河北

关于这上饶的西城门,在我心里一直是个谜,那时我住在这西城门里的“倉门街”北边,那是一条紧靠西城墙里面南北走向的胡同,胡同的北口,是通往那条东西走向的中山路,这胡同在上饶解放前它叫“王门廊”,解放后改成了“灵山路”一直沿用到了今天,按习惯上说,仓门街与西城门应该是相对交叉着的,一个是东西走向的大街,一个是南北走向的城墙二者交叉之处,它们的交叉点应该就是西城门了,可我在上饶这十年,正处在抗日战争末期到新中国成立后的这一时段,之后于1954年才离开上饶回到老家河北保定的,在上饶这期间我始终没见到过西城门留下的痕迹。那应该是城墙西城门两侧的地方,它们在倉门街的西端的南北两头,分别向东延伸地盖起了连片的商店,北边最西的第一家商店我忘了是什么买卖了,南边最西的第一家我记得很清楚的它是一家白铁铺,它的店门既有向着倉门街开着的向北的店门,转向西面也有向着西壕沿(即原来的西护城河)向西开着的店门,那西城墙外边在这沿“西壕沿'南北的一大段都是被向西的店铺和住家包裹着,从西城外是一点也看不到这西城墙的痕迹的,倒是在这西城墙里面向东的一面还能看的见它已拆去城砖后留下大的土坡的,我们也会从这里爬上这西城墙上,一览无余看尽这城外自北流向南,最终奔向信江而去的叫做“西壕沿”的那条护城河和它沿两岸路边的商家店铺和住家的。

在上饶解放后又过了几年,有一次我从王门廊的家出来,向过了“仑门街”南边对着的那条胡同里(不记得名字了)走去,再向南走过去时,扭头向西望去,见到有人正在向南的那段城墙北头的上面,拆除一个类似于城楼般的建筑,我当时也没放在心上,到后来再想起,已是时隔很久了,不知道那会拆的是残破的西城门的城楼呢?还是后来人们在这西城墙上建的房子呢?就这样,到今天这西城门在我心中仍然是悬而未决的谜了。

说起我对这西城的印象来,还是有些说道的,因为我在这里住的时间长,经历的事也多些,上面说到这西城门是个谜,那就捨去它不说了,说说我经历过和知道的西城这一块的故事吧,先说这仓门街,它的西头通过西壕沿与全县最为繁华的西大街相连,它的东边与从南城门通向中山路的南大街相接,这道街西边比东边要热闹些的,记得这条街有几家有名的店铺的生意一直是很好的,如斜对着王门廊路南的一家金铺,它在那解放前的战乱时期,生意是很红火的,那时的我年纪虽小,那也知道黄金是很值钱的东西,常常见这金店人进人出的很是热闹的,这店里的工匠是当着主人的面,在柜台上加工黄金首饰的工匠,他会把顾客用旧或式样不时兴的金戒指和耳环手镯什么的,当场用专称金银那种叫戥子的小枰(请见文末附图),称了分量后先让金子的主人过目认可后,记在账本上由金子的主人亲自签字划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加工的,待加工完成后复称时有损耗和造成的误差是肯定存在的,只要在事先协商认可的范围时,金主都是认可的。金主不会在这加工的全过程盯着看的,只是在旧物当场熔化、冷却、制坯成型后一般就不再死盯着了,他知道到这会是不会掺假的了,待毛坯打造成要求的样子后工匠会告诉店主和金主这活干完了,照章验收吧,金主看着合适满意后,店主再去复称分量,合乎要求了,这笔加工的买卖就算成交了,但这还不算完的,当金、钱收付两清后,金主还得在这账本那已签字划押的栏目后再签字划押,证明这金子确已被金主取走了,这些事有的过程我见到过,更多的是听家里的大人们唸叨过的。

上面说到这“仓门街”金店的故事,像这样的金店我在那时的上饶见到过三家,另外还有的那我就不知道了,那另外两家是在“仓门街”向西延伸去的叫“西大街”的地方。

说起这“西大街”,那可是当时上饶最长的一条街了,它东起西壕沿,向西一直到“杨家石桥”的东侧。再向西有一大段路,然后就到了上饶的那个老火车站了。

无论是“仑门街”还是“西大街”到“抗建路”以东的这一段,那时是全上饶商业最繁华的街道了。

在我的记忆里有几家铺子印象是很深刻的,比如西大街路北离东头不远有一家叫“小苏州〞糕点南货店,这店里制做经营那苏杭一带的风味食品,诸如有名的苏州稻香村的桃酥,还有那白色薄片状的云片糕和苏式月饼等等的这一类甜味食品是很受当地人们欢迎的,说起食品店,我想起了还有一家离我说过的仓门街那家金店东边的不远处,那里有条向南的胡同,就在这胡同口的东边开过一家叫做“上海老大房”的食品店,这个店除制做上海风味的点心,诸如大众化的“老婆饼”,它个头不大形似月饼皮薄馅多的,还有上海特色的烤面包,不管是有馅的还是没馅的都很受欢迎的,这个店还经营来自上海.的各种糖果和自制的各式饼干的,这个店卖的梨膏糖是我爱吃的,这源自一次受凉咳嗽后嗓子疼不舒服,家里大人偶尔买了一回,我吃了还真管用了。

话扯远了!说到这商店,那门类多了去了,比如绸缎庄、洋布行、中西式的药房、文具店、杂货铺、钟表眼镜行、各种小吃店和饭馆等等、等等,可以说是应有尽有的了。

关于我知道的有关旧上饶西城门和它周围的老故事还有很多的,因为不是本文所要介绍的内容,因此就先说到这里了,余下的部分待我另文再述吧。若是此文看过后,有让你扫兴的地方,请多包涵了,你能耐下性子看完我的拙作,对此我在此表示对你诚挚的谢意了。

此文写于2022年6月23日


以上是文中提到称量金子重量的“戥子”,实际上它就是一个可以称小物体的小秤,那的金店和中药房里常能见到它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