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齐风,齐韵少年。 近年来,淄博市教育局坚持以整合优化青少年社会实践资源为突破口,积极构建“齐文化+”研学旅行新体系,不断拓宽学生成长渠道,聚力齐文化,以齐文化精髓“立德树人”。坚持主动作为、积极作为,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更加聚焦工作重点,更加突出工作亮点,更加强化工作创新点,实践育人成效显著,为淄博市青少年全面发展作出了新贡献。 市教育局报送的《立足研学旅行新载体,打造实践育人大课堂》被表彰为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典型案例,《构建彰显齐文化特色的研学旅行体系》在山东省教育厅网站宣传推广。 “上下”同步 全面统筹推进研学工作 近年来,教育部先后印发《关于联合相关部委利用社会资源开展中小学社会实践的通知》《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为扎实做好该项工作,淄博市教育局积极争取多方支持,建设淄博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率先在全省开展社会实践教育。 实践中,市教育局发现传统文化特别是齐文化资源挖掘不够深入,研学旅行没有深层次地与齐文化融合贯通,实践活动育人实效性不强。因此,市教育局推出了“三步走”策略:相继配套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指导意见》《淄博市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实施方案》,自上而下推动研学旅行的积极开展;开展研学旅行学校试点,鼓励条件成熟的学校走出去;健全校外教育联席会议制度,逐渐探索出了一条政府统筹、部门协作、教育行政部门主导、学校主体、家长支持的研学旅行工作路子。 市教育局结合域情、校情、生情,依托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红色教育资源等,按照知识科普型、体验考察型、励志拓展型、自然观赏型、文化康乐型等5大类别,遴选建设了一批安全适宜、公益与普惠相结合的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立足齐文化的深刻内涵,精心打造6条“齐文化+”示范性研学旅行精品主题线路;绘制形成《淄博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践基地版图》,初步形成了“齐文化+”研学旅行实践育人新体系。 “左右”交贯 全面构建研学要素 市教育局从各实践基地聘请优秀的讲解员做实践教师,注重其专业化、规范化;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积极引进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及专业团队进行专业化指导;及时发现研学旅行工作中涌现的先进典型,进行表彰奖励;品牌教师在设计和开展实践活动时要关注青少年成长需要,努力实现实践教育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发展。 市教育局立足齐文化本土资源,研发齐文化体验课程、红色体验课程、科技体验课程、传统文化课程、生态绿色课程、现代农业课程,真正把齐鲁文化中的“齐”字在学生心中“立”起来。 科学设计3大类纵向延伸的课程:创建具有淄博特色的“'齐文化+’研学旅行实践体验课程”;开设“国情研学旅行大课堂”;建构“国际研学旅行考察课程”,深挖研学旅行课程育人价值,既让齐文化真正“活”起来,又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成长空间。 “前后”承接 全程保障工作落实 做实安全保障机制。市教育局建立安全员跟踪制度,健全学生安全保障制度,建立学生人身安全保险制度,落实研学旅行活动备案制度。 做活经费保障机制。市教育局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筹措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经费,争取到大部分实践基地对学生采取全免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通过公益性活动等形式支持开展研学旅行,形成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出资的研学旅行经费保障机制。 做精考核评价机制。积极探索各学段研学旅行“一卡通”评价体系;市教育局和文化和旅游局牵头建立临检制度,对研学旅行基地的课程设置、服务质量等进行督查评价;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 最美的课堂在路上,最美的成长在途中。 展望未来,淄博市教育局将立足齐文化,继续将工作做实做细做深,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研学旅行活动中熟读世间这部活书,让学生真正在旅行中学习,在行走中成长,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