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找血府逐瘀汤方证-郁证治疗一则

 崔m95b7p4dpv0m 2022-06-26 发布于辽宁

Date

2022年6月25日星期六

伏海顺老师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同时也是一位家传中医,笃信“世无不治之症,有不善治之医”平素非常努力,博览群书,勤于实践,善用针药,对内外妇儿、五官皮肤、针推康复均有很深造诣,能衷中参西。他以传承发扬“山阳医派”为己任,编著《汪筱川夫子临症录斠诠》及整理《“山阳医派”谭健民先生医案》各一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他一则精彩医案。

图片

01

熟睡谵语

教师成某,2009年在老家淮安中学就读时,从自行车上摔下,致颅内出血,后经手术治疗仍留有轻微耳鸣及听力下降,既往痛经10年,月经量少伴小血块,外伤后痛经稍增。2014年其师范毕业后孤身一人至昆山某学校执教,因初为人师,经验不足,且工作繁琐,倍感压力,继则思乡念母。其母探之,同床夜寐时,发现成某言行异常,每深夜熟睡时必从卧床坐起胡言乱语,言毕继续酣然入睡。醒后其母问之,浑然不知,母惊愕,带其在昆山当地就医,未效。其堂舅乃余战友,推荐余诊治。

2015年暑假成某由其母陪诊:其每夜熟睡时仍无意识起坐谵语,近来胸闷伴头部手术切口疼痛,查无感染。舌淡红苔薄,脉细。

02

 如何思考

余考虑其外伤在先,损伤髓海,瘀滞元神之府、藏神之所,“两耳通脑”,瘀血阻窍则后遗耳鸣,下注胞宫,则痛经加重。又考虑其近年孤身一人离家执教,工作繁琐,精神压力倍增,却无可倾诉之人,更致心情抑郁,故在梦中一吐为快。胸中为气之所宗,血之所聚,肝经循行之分野。心肺居胸腔,心主血,主神志,肺主气,朝百脉,血瘀胸中,气机阻滞,则胸闷。夜寐神志异常,气郁不能循肝经上行贯耳,则耳鸣,听力减退,清阳郁遏不升则头痛;瘀为阴邪,易致夜间症重,故夜卧时气滞瘀阻心胸不舒,起坐而胡言乱语,语毕气畅方能再寐。中医认为此乃“脏燥”,为中医内科郁证之证候,证属“血瘀气滞、心神失养”,西医称之“神经官能症”。方处王清任《医林改错》之血府逐瘀汤化瘀通窍,理气开郁,合《金匮》甘麦大枣汤养心安神,和中缓急。

03

 处方与疗效

方药:柴胡8g、炒枳实10g、赤芍12g、桃仁10g、红花6g、川芎15g、当归12g、生地8g、熟地5g、桔梗8g、牛膝12g、甘草4g、带尖青葱管1握(自备)。7剂,每日一剂,一日三次。
另处:甘草10g、大枣6枚、小麦一把(自备),睡前煎服。
方尽复诊,初诊即效,寐安,梦多,刻下经行当日,下腹胀痛伴血块,原方加益母草25g、泽兰10g、台乌药10g、木香10g,调经活血,行气止痛。4剂,每日一剂,分三次煎服。
嘱剂尽后再服下方:初诊方加茯苓15g、首乌藤40g,白薇15g。7剂,每日一剂,分三次煎服。另经期及经后每晚睡前继续煎服甘麦大枣汤加蝉衣6g。
嘱其找“老公”一枚为引。其母女不解,问何意?余笑答:药虽能医病,却医不了心。所谓“心病还需心药医”,需找个对象,没事经常交谈沟通,可缓解工作之压力及思乡念母之情,精神压力尽减,自然神宁寐佳。
经假期两次诊治,其效尤著,成某寐熟甚安,它症也减,后未复诊。次年战友相告,其遵医嘱已谈对象,现一切安好,再无熟睡中起床胡言乱语。随访5年,其身心健康。

04

 处方再思考

血府逐瘀汤广泛用于因胸中瘀血而引起的多种病证,且有行气开郁之功。加带尖青葱管,取葱尖向上,色青入肝,形似血管,以形治形,入肝经上行理血通窍,直达病所。含有专为瘀阻头面证而设通窍活血汤之意。全方使心胸头面瘀血得散,气郁得舒,气机升降出入有常,故夜寐得安,胸闷得舒,头痛得减,气郁得畅,耳鸣及听力减退也得缓。正如杂病源流犀烛》曰:“然肾窍于耳,所以聪听,实因水生于金,盖肺主气,一身之气贯于耳,故能为听,故凡治聋,必先调气开郁”。
瘀而化热,热扰心神,则夜寐不安多梦,复诊方中白薇可清热除梦,因苦寒败胃可致呕吐,故量不可过大,若食后呕吐加生姜同煎服可缓。
甘麦大枣汤养心安神,乃治妇人脏燥证之专方。方中加蝉衣一味,取蝉应时守信,昼伏夜出,夜静而活动之意,蝉衣专治夜寐不安,镇静安神;蝉能鸣,鸣声可振作听力而治耳鸣、听力减退。
方证相符,仅两次而大效,为巩固疗效,以防病情反复,心病还需心药医,嘱其工作减压,谈对象抒发情感,怡悦情志。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