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本夏季以来,昨日最热,炎热效应延续到今晨

 老威小屋 2022-06-26 发布于北京

 在高温下运动,痉挛、热衰竭、中暑,都有可能出现。规避之法,在于顺势,和适度。

昨天的气象最高温度超过40度。下面截图是清晨5点不到的记录。习惯性会在这个时候看天气情况。晌午时节进入炎热状态。

刚刚看早间新闻之后的天气节目,播报员说,昨天的高温,地表温度多在60度。

其实昨天晨间是很好的路跑天气,但是之前跑了两天了,做了跑休。

虽然今天的气象预报温度比昨日低了很多,但是因为地面吸热、散热有滞后效应,以至于今天早晨5点前天气软件上显示的即时气温,比昨天同时间的还高3-4度。

谁让咱昨天晨间的美好天气给错过了呢?还有一天的课表,今天周日了,再热也躲不过去了。

之前有南方的朋友说,一般开步跑就27度左右。我今天忘了截5点前后的天气软件画面,不过有手表记录的运动中体表温度。还是比较热的。

早年间,曾经有过一次无知无畏带来的教训:在气象温度预报40度的某天的下班时节(其实是夏天里一天中最热的时间段),去天坛公园里跑步,回来就中暑了。自那以后,突然对运动中应该“惜命”这件事,有了深刻的认识,并影响至今。

一、天热时,慢慢跑

在确保不会中暑的前提下,热天运动还是可以的,甚至也是必要的。

运动中怕热,几乎是没有例外的,好像人人都这样,这点跟冷天中运动中很不一样:冷天中运动,有的人怕冷,缩手缩脚地放不开。但是也有不怕冷的:老头老太太在零下10多度的冰天雪地里,穿着泳装,前仆后继地往冰窟窿里跳,真的让我老人家佩服得五体投地。

我自认为运动细胞还比较旺盛,无论需要体力的,还是需要动作技巧的,甚至协调性要求突出的球类,都还可以玩玩。只要遇水,就必然要下水嬉耍。下水的表现也还不错,狗刨式泳姿,固然登不得大雅之堂,但丝毫不影响咱们“水性”还可以。唯独在冬天下水,则视为畏途。看着老头老太们“扑通扑通”往冰窟窿里跳,身上鸡皮疙瘩就五百五百地起。

随着对运动科学的学习研究逐年深入,对于在热天跑步,也越来越谨慎了。

好在今天清晨气温虽然高,但风也很大。天气预报说,今天有“强对流天气”,大风大概是它的前锋部队。

不管怎么说,大风虽然把热冲淡了一些,但大风本身,又使得跑动起来吃力不少。

那就慢慢跑呗。

Running Index分值低于VO2MAX标杆值(最近是58)这个表现,以及到后期老是窜在目标区间之外,从这两点就可以得知,今天跑步的效率偏低。

低就低呗!大热的天,加上大风,还要本老爷怎么样呢?

能够克服惰性,把课表跑完,已经够可以的了。

二、夏天运动应避免的伤害

要避免的,是可能发生的伤害。高温下运动容易引起的伤害有:

1、痉挛。这是由于通过汗液流失大量电解质而导致的。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汗出太多在夏天,是运动饮料发挥作用的时候。无论是带水上路,还是回家补水,适当补充电解质饮料,还是很必要的。

如果实在不想在途中喝带甜味的运动饮料,希望喝清水,那么在矿泉水里加入微量食盐,摇匀,带着走,也不失为一个有效措施。老威在有一段时间里,经常这么干。

如果不怕空腹吃水果(我经常空腹吃香蕉),跑前吃半根香蕉,也是个好手段。

2、热衰竭。运动时,身体本身产生大量的热,这时候身体通过加快血液流动来加快散热——所以很热的时候,如果保持同等运动强度,心跳会比不热时更快。

一般情况下,热天时地表温度往往比身体温度高许多(开头就记录了今早气象员说的昨天最热时地表温度达到60度),外界不仅不帮人带走热量,反而给人体增加热量,这样,需要散去的热量,超过了人能调节的能力,就算出汗到大汗淋漓,依然来不及调节温度,就出现了热衰竭。当热衰竭时,头晕、头痛、心悸、恶心、呕吐、大汗淋漓,……用一句话概括,汗出不及。

3、中暑。如果说,热衰竭是调节能力应付不了要调节的工作量导致的,那么中暑则是调节机制失灵了导致的。一句话描述,就是,汗都不会出了。没错,如果一边感到奇热无比,一边却感觉不到自己在出汗,那就是中暑啦!

我有过两次记忆深刻的中暑,都是感觉自己不出汗了。

有一个“热射病”的名词,大家也许不陌生。最近我在电视节目上还看到过,是专家提醒需要在热天注意预防的疾病。

它是指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实际上,热射病就是中暑的一种,它在中暑的分级中就是重症中暑。是一种致命性疾病,病死率高。

所以,中暑严重了会S人,这点不是危言耸听。

三、热天运动的误区

以下对热天运动的误区,我们都不陌生,不得不说,有点想当然。

误区1:高温天气出汗多,因此有助于减肥。

这个很显然是错误的。出汗时失去的是水分,不是脂肪。实际上,运动中是否燃烧了脂肪,与流出来多少汗没有任何关系。燃脂是跟你的运动状态——即通过有氧代谢来供能相关。有氧代谢能力强大的人,更容易在运动中用燃脂来供能,因此更容易燃烧脂肪。认为弄到大汗淋淋就算减肥,那要自欺欺人。

误区2:磨练自己无往不胜的品质。

我年轻时也有过这样的愚蠢的想法和经历:在酷暑天的午后2点上街去跑步——同时也含有误区1的那层意思,希望这时候出门出汗大一些,减肥效果好一些。现在想来,自己那时候的认知,真的是太扯了。

我认为那种能够长年累月把一件事情坚持做下去的人,意志力已经够坚定的了。如果一天两天去“战天斗地”的,随后长期晒网状态,实在也没有什么值得可称道的。

要靠一项业余爱好当中,来寻找自己“意志力”的例证,觉得自己有一份优秀品质,那你的生活中也实在太乏善可陈了。

误区3:越热越容易打磨耐力。

耐力分低强度耐力和高强度耐力两大类。低强度耐力建筑在有氧代谢能力之上,从这个意义上说,似乎气温高的时候,更不利于训练低强度有氧耐力才对。而高强度耐力,往往通过变速跑,冲击阈值或者更高的区间,形成间歇。从这个形式上来说,热天心率相对容易冲高,到达目标区。

天热的时候,靠血液流动来散热的需求加大,处在同样的速度时,心率会明显升高(或者同等心率下,速度会降低)。间歇训练不是一味地高强度,而是也需要回落到低区来取得两个高强度阶段中的休息,这个“降落下来”的阶段,在热天时,同样也会相对难以达成——心率降下来变得难一些。

所以,总体来说,练耐力——无论是低强度还是高强度,跟气温高低,其实也没有太大关系。

四、热天运动更要顺应自然

顺应自然,无非以下几条:

1、适可而止,控制训练量和强度(速度、心率)。不要想着战天斗地,奋战酷暑。英雄主义不是这样表现的。

2、一天中,即使不是运动状态,也要注意补水,而运动中补水,十分重要,如果运动中没有机会补水,那么运动后补水要及时——缺水,往往并不表现为口渴,如果口渴难忍,那已经是缺水缺得厉害了。

3、适当补充电解质,最低限度,注意防止盐分缺失,我亲身体会过一天饮食当中疏于摄入盐分,道傍晚感觉非常不好。除了盐分(钠)以外,对跑步来说,补钾可以有效预防抽筋。香蕉是补钾的好帮手,而且在水果中非常便宜。如果可能(指摄入糖方面没有严格禁忌),每天吃一到两根香蕉,是非常实用的。

4、干脆不路跑了,在阴凉地方练力量。

===================================

作者:老威修斯william,个人公众号:老威小屋。运动大叔,跑步和健身爱好者,跑步是运动的其中一个手段。每月保持200至250公里的跑量。崇尚“科学训练,合理饮食”的健身原则,倡导戒烟断酒的生活方式。跑步以提高健康水平为主,以适当追求竞技能力为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