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认知觉醒》是一把走出低效勤奋陷阱的金钥匙

 读书的天蝎小木 2022-06-26 发布于江苏

周岭在《认知觉醒》里提到:我们对自己的无知使自己看起来就像一个“醒着的睡着的人”,我们的天性是懒惰的,因此,想要与天性对抗毫无意义。

作为普通人,清晨每每一睁开眼,不用想就知道,这一天等待我们的,又是无数个努力要完成的任务,默默地在心里列好计划和完成的先后顺序,觉得一切从清晨开始就行动总不会出错。

但是,变化往往比计划快,晚上进入梦乡之前,回顾这一天的收获,又是无数个忙忙碌碌的又一天,貌似看是没有虚度,想要达到的效果和想要的结果,却往往事与愿违的时候居多。就这样一日复一日,日积月累,多数人的时光不经意间就在蹉跎中悄然度过。

无尽的焦虑便会油然而生,于是,列更多的计划,在时间的驱使下逼迫自己要更加勤奋,结果却是,精疲力竭却无效。

有没有好的方法能让自己从这种貌似勤奋却低效的陷阱中突出重围呢?

归结起来,焦虑的原因就两条:想同时做很多事,又想立即看到效果。

——《认知觉醒》

焦虑可谓是当今人类对生活的一种的无声的愤怒,网络时代的焦虑无处不在,老年人焦虑自己的养老问题;孩子焦虑自己的成绩在班里的排名;年轻人焦虑自己的工作能否顺利得到升职加薪;中年人更是焦虑的主力军,上有老需要尽孝要焦虑,下有小需要尽责要焦虑,自身要扛起职场大梁更要焦虑。

焦虑的原因就两条:想同时做很多事,又想立即看到效果。王小波说: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焦虑的本质也契合这一观点:自己的欲望大于能力,又极度缺乏耐心。焦虑就是因为欲望与能力之间差距过大。——《认知觉醒》

学习和改变是迫在眉睫的事情,达成目标其实并非不可能,但是如何才能让自己少走弯路,事半功倍呢?首先要学会重新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焦虑的根源,学着让自己耐下心来,知道自己之所以缺乏耐心,其实是人类的天性,而很多事情,是要累积到一定的量化后,才能质变,急于求成和焦虑都没有实质性的作用。

内观自己,摆脱焦虑

拉伸区,学习难度最小,需求最贴合我们,也是见效最快的区域,很容易在我们身体内部产生心流。

其次,面对诱惑,学会延迟满足,变对抗为沟通——《认知觉醒》

很多人都有拖延的毛病,不到最后一刻不缴枪,也都有懒惰的习惯,不到逼不得已不行动,如何改变?心理学家安德斯·艾利克森和科学家罗伯特·普尔经过大量的研究后指出:所谓天才,其实并不神秘,其本质是“正确的方法”加上“大量的练习”,所以,普通人只要方法正确,加上勤奋,一样可以成功,前提是方法一定要正确。

外观世界,借力而行

专注力——情绪和智慧的交叉地带

学习力——学习不是一味的努力

行动力——没有心动,世界只是个概念

情绪力——情绪是多角度看问题的智慧

——《认知觉醒》

我们总是对自己喜欢做的事儿不知疲倦,充满兴趣,更易于掌握和领会,就好像书中推介的凭感觉学习,让人根据自己的兴趣学习,并不是别人学什么,你就也跟风学什么,别人在看什么,你也必须看什么书。

每个人的知识背景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兴趣爱好不同,所以学习的内容不一定要跟别人一样。也不必强求自己看书的时候都记住,都学会,把最触动自己的点记住,并实际运用就是最好的。

我自己很喜欢这一段话,而且运用到生活和学习上,事实证明,书诚不欺我。我以前看书,摘抄很多,其实很多过后就忘之脑后了,反不如一次就get最触动自己的一二点,反而记忆更深刻,更能学而致用。

费曼技巧"通过自己的语言,用最简单的话把一件事情讲清楚,最好让外行人也能听懂只有真正的融会贯通,变成自己的东西,再灵活运用到让别人也能心领神会,这才是真正掌握了学习之道。

写下来把计划写下来,把感受写下来,把反思写下来,要写还要及时查看,让自己知道目前状态,下一步需要继续做什么,看到新知识点与旧知识点能够及时链接起来,每天记录新的灵感等等。记录在纸上,会让我们直观选择和目标,促使我们就当下的选择继续下去。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在《认知觉醒》中提到两个概念,可以很好地帮我们实现更高效的努力。一是舒适区边缘,二是成长权重比。

科学的学习策略是产品产出、获取反馈,驱动本能脑和情绪脑去玩玩玩,而不是一味地努力坚持,让理智脑苦苦地去学学学——《认知觉醒》

周岭用简单通俗易懂的语言,将他多年来所积累的认知经验,一一娓娓道来。书中的举例都是身边触手可及的事例,虽然浅显易懂,却饱含知识的深度,读起来顺畅平和给人以醍醐灌顶、受益匪浅之感。

他的文笔不慌张、不迎合,被读者誉为一股清流一位心智探索者。不繁杂、不浮躁,时时能引起你内心深处的共鸣,而品味无穷。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碰到的许多惘然误解的问题,在这本书中都能找到灵感和答案

如果你想要解惑些许,一定不能错过这本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