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厉害,并不是一出生就成为超人。 生活是什么?本质无非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现问题……从始至终,由终而始,我们就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学会成长。 为什么有人遇到问题能一下就抓住重点,顺利解决,而有的人面对问题,却总是一团乱麻,无处下手。在《拆解一切问题》这本书中,详细的说道,如果要解决问题,那么需要锁定问题,分析问题,锤炼问题。 作者日本功能方法研究所所长横田尚武,告诉我们“拆解问题”的核心,就是把问题化难为易拆解成具体的、可执行的步骤,实现逐一突破。所谓解决问题的高手,并不是一出生就无所不能,而是在无数问题的“磨炼”下,逐步变得厉害。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什么?横田尚武说,首先要定义问题,目的是是为了让我们清楚事情的本源,梳理出轻重缓急的顺序;然后是拆解问题,“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溪流,无以至江海”,任何问题的突破口,都能从细微之处获得灵感,复杂的事物,划分成微小的部分,就能把问题化整为零、由此及彼;最后定制解决问题的方法。拆解问题,是为了知道核心问题是什么,不把力气用错地方,而后定制解决问题的方法,任何事情都是有解决方案的。 日本的匠人精神,也就是敬业精神,在全世界是出了名的,他们做事情的专注,追求极致完美的精神让人敬佩。书里有个案例,尤其让人印象深刻,在日本有家正宗的荞麦面,面条劲道很好,作者很好奇,就去问店长,他家的荞麦面为什么这么好,怎么做的?店长说,正常来讲,一份荞麦面经历的揉锤,大约是35到100次左右,而他家店里的荞麦面,都是经历365次的揉锤,是其他店铺的3倍,所以才能有那么好的味道。 一份荞麦面,按照正常的行业流程制作就可以,但是这家店,为了追求荞麦面的味道更好,锲而不舍的思考、研究、实践,立志要制作出味道最佳的荞麦面。按照《拆解一切问题》,要具备解决问题的高手,应该具备的三种心理素质:恋人心态、千锤百炼和持续练习。 其次,需要用系统化、模块化的观点,首先定义问题,想要荞麦面口感最好,然后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拆解问题:原材料用什么最好?手工揉搓多少次?何种环境下面团才不致过于干燥?最终定制解决问题的方法。 结果就是这家荞麦面的味道,变得非常的好,吸引了很多顾客前来品尝,从而创造出了自己独特的品牌,保证了业绩的延绵不断。处理任何事情都是如此这般,虽然人世间的问题因时因地,采用的方法也不一而足,但是处理解决问题的内核都是一样的,那就是给问题做好定位,而后深入分析问题,发现问题的本质所在,不断锤炼问题,最终获得良好的处理方法。 整本书看起来比较轻松,每个章节的最后,有本章节重点的思维导图,一目了然,整本书还有一张很大的思维导图,那张思维导图很容易让人明白了,看得同时,结合思维导图,这本书的知识点基本就都搞定了。 本书要告诉我们的方法和理论,其实很简单,就是通过拆解、定义问题、找到解决问题方案,只要你掌握书中的方法论和步骤,就不会再抱怨自己在生活和职场中,智商欠缺,情商不高了。 1、尺子思维 问题知道是一回事,实践和用在工作中、或者生活中又是另外一回事。所以,需要不断地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不断的磨合积累,也就是书里作者说的,需要经过无数次的刻意训练。只有通过日积月累365次揉锤,才能真正把这本书里拆解问题的精髓熟练于胸,用来解决我们遇到的所有问题,成为解决问题的高手 尺子、剪刀、针线、锤子和螺丝刀,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习以为常的东西,很容易就能理解,用尺子丈量问题界限,寻找问题的边界;剪刀用来把大问题一一拆解,然后进行细分、归类,从而各个击破;针线可以缝补思维漏洞,归碎为整,化整为一;锤子就是通过不断的历练,把一切思维的灵感,持续夯实努力加固,让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变得更加强大。而螺丝刀通常都是万能的,“你的人生就缺一把螺丝刀,时刻需要拧紧发条”,有了螺丝刀的鞭策,相信每个人都会一步步走向事业和生活成功的巅峰。 和书中的方法论比起来,我更喜欢作者向我们传播的解决问题的心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