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ALFA LAVAL S 系列船舶分油机结构特征及故障处理

 wangweiqin168 2022-06-26 发布于重庆

1  ALFA LAVAL S 系列分油机基本组成及工作机制

1)基本组成。具体包含分离机(具有高速旋转的基本特征)、MT50 水分传感器及 EPC50 控制单元等多个部分。

2)工作机制。燃油将依次经过供给泵、加热器、温度变送器、压力变送器及气孔三通阀,经上述流程处理后到达净油机。

控制单元 EPC50 执行检测,在 Ti51 ~ 53 时间区间内围绕油压、净油机转速及油温 3 项指标展开严格的检测,分析实测结果是否与预设条件相符,若达标则运行分离程序。

进入分离程序环节后促使气动三通阀运行,在进口管的引导下使油料转移至分油机内,由于各燃料的比重具有差异性,因此在高速运转环境下所产生的离心力将导致各比重的成分依次分离。从分布结构来看,包含油泥在内的物质集中在筒的最边缘处,其与该类物质属重质成分有关;随后分离出水,最后得到净化处理后的燃油。产生的净油在分解盘处泵出,再依次进入到 PT4 压力监测和 MT50 水分监测等环节,若实际检测结果超出设计阈值则发出警报,若达标则排至日用柜。

通过排渣程序的运行可以及时处理残渣和油泥,使其快速排出。以单个循环周期为例,若此阶段的排水电磁阀 V5持续执行 5 次动作,但此时 MT50 的检测结果表明水分的相关值并未控制在 70 以内,则会触发 EPC50,使其发出有关于“排水不足”的报警。

2 ALFA LAVAL S 系列分油机结构特征

1)立轴。立轴采取皮带传统的方式,上轴承所用形式为单列滚珠轴承,将其稳定置于上轴承座。考虑到减震要求,ALFA LAVAL S 系列船舶分油机结构特征及故障处理。对上轴承座和轴承箱之间的区域采取优化措施,配置径向减

震弹簧和轴向减震弹簧,并于临近上轴承的位置配置离心风扇。

下轴承为自调整式滚柱轴承,立柱皮带传动轮的轮毂连接至立面,在保证油泵上紧的前提下,即可将下轴承和皮带轮毂 2 部分装置锁紧。

2)分离筒。分离筒具有高度的密封性,活塞下部密封水可提供压力,促使活塞和分离筒盖 2 装置各自的密封环可形成紧密结合的关系。分离筒盖也应锁紧,不再采用传统锁紧螺母的方式,而是通过锁紧环有效锁紧。

3)进出油管。在以往双向心轮的基础上作出改进,上部设置分界管,该部分装置的作用在于排出分离后的水;下部设置固定分界盘,可提供向心功能,作用在于排出分离后的油。所设置的分界管具有可活动的运动特征,在支撑臂的辅助下能够使其向外打开。

4)控制单元。通过时序程序对分油机加以控制,使其作出启动、排渣及停机的行为。灵活性较强,使用者可根据自身需求及时调整内部参数,提高分油机的适用性水平。

5)水分传感器。水分传感器采取与 EPC50 协同运行的方式,由此构成完整的 ALCAP 系统。正常运行状况下,分离筒内部的油渣空间普遍存在大量的油渣,产生的水将和油(得到净化处理)共同排出。随着净油含水量的提高,该

变动信息将被水分传感器检测,并将实测结果及时传输至EPC50,若该值超过设定值 70 将会及时触发 EPC50,使其开启泄放阀,经此操作后含水的净化油进一步到达进油口,并于该处进一步执行分离净化操作。经上述流程后,若净油含水量可稳定在 70 以内,则关闭前期临时开启的泄放阀。若在完成 5 次泄放处理后的实测净油含水量依然超标,则 EPC50报警。

3 ALFA LAVAL S 系列分油机故障及处理措施

以 ALFA LAVAL S 系列分油机为基本对象,经拆检后可知分离筒、滑块均具有完整性,未见异常状况。对密封圈换新,再全面清理分离筒,试运行后发现故障依然存在。因此主要考虑活塞底部缺乏密封水的情况。工作水进口管系处压力表指示该处水量合适,未见异常状况;通过对分油机拆检后可知,活塞轴向密封圈也未出现任何异常现象,在排除上述问题后重点考虑水系统管道或控制阀 2 部分,看其是否存在泄漏等异常状况。从实际情况来看,PT4 低跑油,意味着设置在分离筒下部的活动盘分油状态异常,难以达到密封效果,究其原因与托盘的关闭水量具有直接关联;且 PT5 的水压处于高位的状态,认为主要与进水量不足有关 [1,2]。经上述分析后,判断进水滤网存在堵塞现象或是 PT5 的节流孔板堵塞所致。

由此可知,泵及管路处于异常运行的状态,导致其吸入压力偏低,泵的流量不足,油温偏低,缺乏足量的密封水。例如喷嘴堵塞及 SV1 阀异常,控制空气压力偏低。在气瓶压力不足的情况而出现此方面的问题,MT50 水分传感器脏污,导致 EPC50 判断油中水含量超标从而中断分油。以下就 3 种常见故障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处理措施。

3.1 排渣口跑油

1)故障分析。对于排渣口出油的情况,其与排渣口封闭不及时有直接关联,具体体现在 3 个方面:作用滑块下移途径受阻,导致其难以封闭水腔泄水口,不利于正常泄水;活塞底部无足量的密封水,其成因复杂,从源头上看与供给不足有关,从密封水传输途径来看则与管道泄漏有关;活塞难以贴合分离筒盖,如活塞底部存在附着物导致其难以正常上移等。

2)处理措施。在处理排渣口跑油现象时,需根据实际情况去处理。若密封水不足要及时对高置水箱进行补充,以保证水箱内存满足的状态;在检查分离筒和滑动圈、水腔泄水口时,应保证其密封性,不可有任何空隙出现;在更换密封环时,首先将装好的尼龙密封环的分离筒上盖套入颈盖,然后注意分离筒盖上的缺口要对准分离筒本体上的定位块,尼龙密封环可用热水泡胀,这样方便其装入分离筒上盖的槽内;遇排渣口脏堵故障时,需要先关闭分油机进油阀,然后手动排渣 1 ~ 2 次,这样故障即可排除。除此之外,日常维护工作也很重要,要注意对分油机各个管路、排渣口、观察孔、滤网等进行检查并清理,以减少排渣口跑油现象的发生。

3.2 出水口跑油

1)故障分析。主要考虑如下两方面:水封受损,转速不足而导致水封压力低于正常值,大幅度开启进油阀门而导致水封缺乏完整性,使其正常功能受到抑制;油水分界面发生外移现象,其进入至分离盘外,可以发现向心管弹簧受损。

2)处理措施。通过对分油机水路的分析可知,其供水无异常现象,电磁阀能够稳定运行,因此有理由认为不存在上述所提的第一种情况。由于 PT5=0 且除此之外的各项参数均符合要求,因此可以认为分离筒内无水封水,其导致的结果则是油水分界面发生外移,可见出水口跑油。经进一步拆解可知,向心管弹簧断裂现象明显,对其采取换新处理措施后,恢复正常。

3.3 无法正常分油或分油中断

1)故障分析。泵及管路处于异常运行的状态,导致其吸入压力偏低、泵的流量不足、油温偏低;缺乏足量的密封水,如喷嘴堵塞及 SV1 阀异常;控制空气压力偏低,如在气瓶压力不足的情况而出现此方面的问题。

2)处理措施。围绕水路、气路及油路展开全面检查,发现其均可以维持正常运行状态;油泵运行稳定;滑油温度适中且气路无异常状况。对此,推测 PT4 的压力传感器存在异常运行的情况,通过重启分油机后发现故障并未消除,而此时 SV1 阀全程均未给出相应的动作。鉴于此,拆解该电磁阀并展开深度的清洁,再将其装机,SV1 恢复至正常运转状态。

4 维护管理工作中的注意事项

1)分油机内部组成具有系统性,操作机制较为复杂,对于参与维护管理工作的人员而言则需对结构组成及工作机制形成准确的认识,避免人为事故。

2)分油机集多部分高精度零部件于一体,在装卸时需以说明书为基本依据;零部件清理时必须注重防护,以免出现二次污染。

3)安排专员做好日常巡检工作,重点考虑对象包含分油机实时参数、异常噪音、顶盖温度、滤器内的残余空气及润滑油储量等。每次巡检的内容均要得到完整的记录,根据所掌握的信息对分油机的运行特征作出客观的判断。

4)若因特殊情况而停机时,应将该时间控制在 1 个月内,否则需单独拆除分离筒和立轴,对排渣孔采取封堵处理措施。后续恢复正常运行时,需适时润滑轴承,以便各装置可顺畅运行。启动初期以低速度运转为宜,具体应控制在 800 r/min以内,从而充分提高轴承的润滑效果。

5 结语

ALFA LAVAL S 系列分油机的内部组成具有复杂性和精密性,为保证整机设备稳定运行,维护管理人员必须准确认识结构特点,明确故障的具体成因,“对症下药”,采取相适应的处理措施,以便分油机可维持稳定运行状态,充分发挥出分油机的应用优势。

参考文献:

[1] 焦品博 , 王海燕 . 船舶分油机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J].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2] 贾小平 , 于风卫 .ALFA LAVAL S 型分油机故障分析及处理 [J]. 航海技术 

技术交流,欢迎探讨!

来源:船舶物资与市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