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人能够抵挡儿童节的诱惑

 lenbercong 2022-06-26 发布于浙江

昨天儿童节,也是上海的解封日。前一个晚上,各小区不约而同的烟花,还有凌晨车队的轰鸣见证了超越除夕的热闹。

相比解开封印的喜悦,我更在意的是另一件事可以如愿以偿。

五月初的某天,晨跑时想到今年的六一礼物怕要泡汤,不如在形式上弄些花头。

六一找礼物是我运营了几年的家庭娱乐项目,从18年到现在,寻宝模式还没重复过。每次都觉得自己江郎才尽,每次事到临头都能想出新点子。

 

今年这状况,不如搞个更大的:从房间来到户外,从个人变为团队,从家里寻宝升级成小区定向。

这个主意冒出来的时候,心情瞬间就被点亮。

之后的一段日子我像一个怀揣了秘密惊喜的魔术师,偷偷设计流程道具,时不时想象下最后结果的惊艳,事情还未发生就已成就感满满。

最初我的设想是把线索拼图藏在小区里,让孩子们分头去找,然后再拼在一起,得出最终答案。

后来有次看他们在楼下跑来跑去,忽然想起《amazing race》——一群人环游世界进行竞速比赛的真人秀,我也曾是它的忠粉。

 

与其瞎跑,不如带点目的性,连跑带找外加做任务岂不更好?

于是,这场六一活动的最终形态出炉了:分组完成不同关卡的挑战,最终得到中继站的线索,最先抵达的队伍获胜。

第一关是运动挑战,两个人分别连续跳绳四十个不能坏。没敢把数量设置得太高,怕他们连续挫败。(事实证明我太保守了)

第二关是智力挑战,amazing race里的这种项目都是与当地的民俗文化有关,我们身在小区,有什么需要了解的呢?

最后还是被我想出一个:在地图上标楼号。话说小区二十多栋楼的错综布局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分辨清楚,小朋友可以做到吗?

第三关就是所有人都喜欢的寻宝模式,根据图片线索寻找中继站的信息卡,再根据信息卡的图片找到中继站。

在哪里藏卡是这次活动最不确定的一个环节。既能让该找它的人找到,又不会被旁人无意破坏。

我每次散步都会留意这样的地点。最后选了四处,提前五天放好,隔日查看是否经得起考验。

结果活动前一天发现藏在猫窝毯子下的那条线索被清理掉了,幸好它只是备份方案。

六一一早和不鸡小队的家长们提前碰头,大家分配了各个站点的工作,汇总了最后的零食礼包,预演了可能发生的场景,兴奋地等待活动开始。

上午参加完学校的线上活动,六个娃立刻跑出家门,在楼前集合。五分钟完成盲选组队,一拿到信息卡就冲了出去。

本想跟拍各支队伍,但他们飞奔的速度,老母亲PD根本追不上。

跳绳挑战很easy ,几乎所有人都是一口气完成。

楼栋标号稍微麻烦了一点,但他们的完成速度也超出之前预想。

最后寻找中继站线索卡耗时最长,不过也全都找到了。在大太阳下跑来跑去,每个人都浑身湿透。

颁奖,分吃的,拍照。整个流程下来,每个人都意犹未尽。

下午把剪好的视频发给之前住在小区现在已经回老家的孩子,他妈妈说他一直讲:我好想参加,这是我最喜欢的游戏。

是啊,谁能拒绝跑跑跑和找找找呢?这也是我小时候最爱的游戏呀。儿时未能尽的兴以这种方式还愿,真的好开心。

昨天还有一个活动,我们楼举办了一场儿童画展。从策展,到搜集作品,再到最后展出只用了两天不到。

六一前夜组织者和几个志愿者一起把画粘到楼栋大堂。虽然脚下是堆满的快递,但抬眼看到色彩斑斓,充满童心的图画,还是感觉很治愈。

我也趁机蹭了个展,把几年前画的黑白花意打印出来,和儿童画贴在一起,假装自己也是棒棒的小朋友。


晚上,楼里环科院的邻居送给所有参展小朋友一份礼物,她在群里说:

各位楼里的大朋友、小朋友,大家好,我这次送的是我们环科院年青科研人员创作的上海湿地手绘本,画画是他们的业余爱好。我想通过这本手绘本告诉我们楼里的孩子们: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不管你们长大以后是否成为职业画家,还是从事其他职业,都希望你们把身边美好的东西画下来。

忽然觉得这个节日一下子就有了意义。

昨日一整天的愉悦冲淡了四处找核酸的沮丧。不住想:为什么现在会对儿童节情有独钟?

或许是因为在众多的节日里,它没有祭拜亲人的沉重,没有必须团圆的压力,也没有表达感恩的形式化。

这一天我们只需像孩子一样,只管快乐就够了。这对于生活总是遍地鸡毛的成人来说,实在太难得。

就算第二天要继续承担起各种身份,这一天的短暂快活也能带来想想就开心的慰藉。

无论长多大,愿你我都能一直保留心里的那个小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