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 95 岁,因纳差 3 月,乏力 2 天入院,无发热,胸闷胸痛等症状。血压 171/69mmHg , B 型钠尿肽(BNP):1318.20 pg/ml ,肌酸激酶: 253 U/L 、 α 羟基丁酸脱氢酶:209 U/L、同型半胱氨酸:39.30 μmol/L 。心电图提示 ST-T 改变, III 、 avf 导联 ST 段向上抬高。左房前后径:38mm , EF:53% , FS:28% , SV:74ml 。左室短轴切面,可见后间隔基底段、左室下壁基底段心肌变薄,运动及增厚率减低,局限性向外膨出呈瘤样改变,瘤体范围约 58x57mm ,瘤颈宽约 56mm ,瘤体内部可见范围约 51x20mm 的等回声团块。CDFI:瘤体内血流速度缓慢。图 1 左室短轴切面,可见后间隔基底段、左室下壁基底段局限性向外膨出呈瘤样改变(星号表示),其内可见等回声血栓(三角形符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导致管腔狭窄,血流受阻,心肌呈缺血性改变。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管腔重度狭窄至闭塞,供血中断,导致冠状动脉供血区持续缺血产生大范围的心肌坏死。坏死心肌没有活性,因此心脏出现室壁运动异常。而室壁瘤大多发生在较大面积的心肌梗死后 3 个月内形成,坏死心肌组织被纤维疤痕组织代替,在心腔压力作用下,局部扩张,逐渐向外膨出所致。室壁瘤内血流缓慢瘀滞,容易形成血栓。室壁瘤是心肌梗死后常见的并发症,最常发生在左室心尖部,其他部位也可发生,但发生率较低。3、 瘤壁与正常心肌组织之间有正常心肌向坏死心肌转化的交界区;左室假性室壁瘤通常是由于急性心肌梗死导致心脏游离壁破裂所致,也可能因外伤、手术、感染等引起。假性室壁瘤通常在心肌梗死后 5 天内出现,血液经心脏游离壁破口处进入心包腔,由破口附近的壁层心包包裹形成瘤腔,腔内也可有血栓形成。1、 真性室壁瘤的瘤颈宽,假性室壁瘤的瘤颈窄,这是最重要的鉴别点;2、 可以通过频谱多普勒和 CDFI 观察假性室壁瘤往返于左心室和瘤体之间的双向血流信号;3、 假性室壁瘤心肌中断,瘤壁是一层纤维心包组织,真性室壁瘤有完整的室壁结构,观察心室壁的连续性很重要。左心室憩室是一种先天性的心脏畸形,常见于儿童,其发病是由于局部心肌数量减少,在左室压力下,局部薄弱心肌向外膨出而形成憩室,最常发生于左室心尖部,其内也可伴有血栓形成。局部左心室壁变薄,心室腔局限性向外膨出形成瘤体,瘤体颈部较窄,瘤壁心肌连续,具有完整的心内膜、肌层、心外膜回声,以及正常的收缩舒张运动。左室憩室与真假性室壁瘤的鉴别时,患者年龄、有无胸痛病史以及心电图等情况是很重要的鉴别点。真性室壁瘤瘤颈较宽,有矛盾运动;假性室壁瘤心肌连续性中断,瘤颈与左心室之间可见双向血流信号。本例患者是一例较大的左室下壁室壁瘤,但患者没有胸痛的病史,在标准的左室长轴切面和心尖四腔心切面,并没有显示出室壁瘤,而在左室短轴切面,和不规则的心尖切面可以显示,因此,我们在工作中,一定要多切面扫查,以防漏诊。另外,我们需仔细观察瘤腔内血栓的情况,并用 CDFI 观察心室壁是否有异常过隔血流。室壁瘤的外科治疗主要是切除室壁瘤后进行左心室重建,使有功能的心肌再血管化。[1] 杨娅.超声掌中宝:心血管系[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59.[2] 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M].4版.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8(4):6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