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素书》:人生之路要走得稳妥,谨记这两点

 dawn的图书馆 2022-06-26 发布于贵州

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

天下之⼤事,必作于细。

——《韩⾮⼦·喻志》

韩非子这句警句道明了,做任何事情没有经过周密的谋划和长远的考虑,是很难做得好的。

《素书》里面也说道:“深计远虑,所以不穷。”

深:深刻、深入;

远:长远、远大;

穷:欠缺、缺乏。

真正有大智慧的人,没有一个不是虚怀若谷、深思熟虑、运筹帷幄的。只有这样才能洞察世间万相,明察秋毫,对事物做出长远的考虑,退则自保,进则立功,不会有所欠缺。

任何世事的发展都牵扯着众多复杂的因素,事态的发展不只是主线独立单一的演变,而是有很多分线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要能做到深计远虑绝非易事,必须顾及到下面几点:

1.目光长远

单线思维永远看不到事物的全貌,很容易就会陷入到片面且极端的假相中,从而无法对事物做出客观、全面、正确的判断。

萧何在帮助刘邦打下了咸阳后,很多将领都争抢金银财宝。但萧何没有这样做,他派人把秦朝丞相、御史家里的国家资料收集起来。刘邦因为有了萧何收集的资料,对天下的要塞、户口、人民的生活状况都很了解,对治理国家起到关键的作用,这都是由于萧何考虑事情有长远的眼光啊。

见钱眼开是人的天性,可是见利思义才是内涵的体现。

一个人,若时刻谨记皮之将死,毛之焉附的道理,必然会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而不太在意个人得失。这才是真正的目光长远,恢宏大度。

目光短浅,见利忘义的人毕竟是走不远的。

有句话叫:心里只有自己的人将被尘土埋没,想着群众的人将威名远扬。

诸葛亮深计远虑,成为后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代表;

包拯深计远虑,成为后世正大光明,大公无私的典范;

关羽深计远虑,成为后世义薄云天,一身正气的代名词。

这才是真正的为自己谋划,无私而能成其私。

2.不走极端

无论大事小事,做之前都要有一翻观察,各种有关条件和客观因素都要互相结合,互相参考,防止以偏概全或是钻牛角尖的情况。

在既定的条件下,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人,不同的实际情况,都会令事态产生不同的变化。所以要学道理,但不能认死理,不要陷入到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和极端主义的陷阱。

历史上就有两个认死理而把自己活活饿死的人,他们就是伯夷和叔齐。

伯夷和叔齐,他们是孤竹君的儿子,伯夷是大哥,叔齐是三弟。孤竹君本来想将王位传给叔齐,叔齐却坚持要大哥继承王位。孤竹君死后,伯夷要遵从父命,不受王位并且逃走了。而叔齐认为应该是大哥受王位自己也逃走了,两人在路上相遇,便干脆一同来到文王的“养老堂”养老,养老堂是文王专门用来安置无家可归的老人的。

文王亡故,武王伐纣,两人拦在武王马前,劝阻道:“父亲死亡,不去安葬,却来起兵发动战争,称得上'孝’吗?做臣子的,去讨伐君主,称的上'仁’吗?”,武王还未来得及理睬他们,他的丞相姜太公就命士兵将他们架到一边去了。

武王在战场上节节胜利,甚至纣王的军队由于民心所向,都纷纷倒戈,很快武王取得战争的胜利,商朝灭亡,西周建立。

伯夷和叔齐因为不赞成武王伐纣,对武王取得的天下也不拥护,他们决定“不食周粟”(不吃周天下的粮食),决定离开养老堂,去往深山老林,吃野菜度余生,以示气节。

他们吃一种叫做”薇“的植物的叶子,本来还能勉强活命,但有一天,一个妇女走上山来,对他们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难道你们吃的薇草,不是周武王的吗?”这话对他们是致命的打击,于是两位老者连薇草也不吃了,后来就活活饿死了。

不能否认,伯夷和叔齐原则性是超强的,但是看待问题没有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商纣王无道,他统治的国家民不聊生、官场奢靡腐化,周武王取代商纣王,是民心所向,也是社会的进步。而伯夷与叔齐墨守成规、抱残守缺就有点不合时宜了。

3.洞悉人性

东野圭吾在《白夜行》中,有一句很扎心的话:

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不能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心。

人性很复杂,看不懂人性,人生再好的计划也赶不上变化,再好的愿望也会弄成一地鸡毛。

范蠡曾为扶助越王勾践复国,兴越灭吴,成就霸业,立下赫赫功劳。功成名就之后看清了越王勾践是个气量狭小,只可共患难,不可同富贵的人。

所以急流勇退,化名为鸱夷子皮,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期间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后定居于宋国陶丘,自号“陶朱公”。

后世人都赞誉他:“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在范蠡去世后,逐渐被后世尊之为财神、商圣、商祖。

范蠡在离开越国的时候,曾特意写信劝另一位功臣文种隐退,文种却舍不得官位,虽告病不上朝,但是却没有辞掉官职。后来真的被诬告造反,最终被勾践赐死。

两者皆为越王复国立下不朽之功,文种贪恋高官厚禄,抱着侥幸心理,最后落得死无葬身之地。

而范蠡则看透人性,懂得君臣之间虽有不可分割的利益关系,但也有无法避免的阶级矛盾。懂得“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残酷事实,所以连越王的赏赐都不要,头也不回果断地离开了。

这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气魄。没有看透人性的底气,就无法做出如此笃定的抉择,没有深刻和长远的打算,早就被越王的赏赐迷惑了双眼,最后和文种一样糊里糊涂地被害死。

人性不容直视,因为它有许多阴暗面,也是因为它有阴暗面,所以促使我们更加努力地去发掘它光辉的一面,以此完善自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