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连载(189)《泰伯篇》第1章,“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挑灯看剑AAAAA 2020-09-18

经史合参读经典
日积月累学圣贤

【原文】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原文朗读】

【注释】

泰伯:距今3000多年,周太王的长子,周文王的大伯父,周武王的大爷爷,是备受古人敬仰的大圣人。
至德:德之至极,至高至大至宽至广,最全面最崇高的德行。
三以天下让:多次让位让天下,“”可以是约数,也可以是定数。
民无得而称:一语双关,因为“”一字双关。其一,相传泰伯离开周国,到吴地隐姓埋名,以采药为生,吴地的老百姓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而在西周国内的百姓,也不太清楚他为什么出走。所以国内外的民众大都不知道他的事迹和品行,甚至有不少人对他还产生误解,故称“无得”。其二,直到后来他的事迹被披露,民众这才知道泰伯原来这么崇高伟大,觉得怎么赞颂他也不过分,以至于实在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故称“无得而称”。 

【白话翻译】

孔子说:“泰伯这个人啊,可算得上道德最崇高的至德之人了!他三次让了天下,却不愿张扬表功,以至于当时的老百姓不知道他有那么高的德行。后世之人得知了他的事迹,对他的崇高品行顶礼膜拜,简直都无法找到合适的话语去赞颂他了。”

【解读】

1.“泰伯”是什么人?

泰伯,距今3000多年,周太王的长子,周文王的大伯父,周武王的大爷爷。古公亶(dǎn)父是西周的奠基人,被尊为周太王,他有三子:泰伯、仲雍、季历,季历的儿子就是周文王姬昌。文王小时候就天赋秉异与众不同,爷爷古公亶父一眼就认定这个孙子必定是西周的未来,便有意特别培养。但“嫡长子”才能继承王位,文王的父亲季历排行老三,父亲季历当不了王,儿子姬昌也没法继承王位。
老大泰伯和老二仲雍看出来了父王的心思,便想把王位让给三弟季历,但又怕因此让父亲背上违例的名声,所以兄弟俩一起出走,逃到了遥远的吴地,后来成了吴国的始祖。这个渊源在《论语》的《述而篇第七》中能得到验证,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为什么陈国的大臣陈司败认定鲁昭公不知礼?是因为鲁昭公娶了吴国的女子,而吴国和鲁国是同一个祖先,鲁国是周公的封地,他们都是古公亶父的后代,这样的婚姻违背了同姓不通婚的周朝礼制。

泰伯三让 至德无名

泰伯和仲雍出走后,季历和周文王父子先后顺利继位,西周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三分天下有其二,文王死后,他的儿子周武王一举灭商得到了天下。 
中国历史上,诸如古公亶父隔代选接班人的情形有不少。举一个清朝的例子,说一说康熙雍正乾隆这爷孙三代皇帝,前些年电视剧《康熙大帝》《雍正王朝》比较火,乾隆更是千古一帝。当康熙第一次见到乾隆时,就被这个孙子的与众不同所惊倒,便想特意栽培他,康熙最后之所以将皇位传给了四儿子雍正,恐怕与孙子乾隆有一定的关系吧,这也算是“父以子贵”吧。 

康熙欣赏孙子乾隆

2. “三以天下让”的具体情形。

三以天下让”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把…”的意思,泰伯多次把天下来让。其二,“”是“因为”的意思,因为泰伯的让位,使得他的侄子周文王日后能顺利继位,也使得西周最终拥有了全天下。
泰伯接二连三让位让天下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既可以是一个定数,三次。也可以是一个约数,接二连三,三番五次。“三让”,两千多年来有好几种说法。其一,多次让,屡次让。其二,三个阶段的让,泰伯去吴,一让;古公亶父去世,不回来奔丧继位,二让;免丧后,断发文身,发誓终身不返,三让。其三,泰伯让位于季历,季历传给文王,文王再传给武王,经过三代之让,最终得了天下,而这“三让”都是拜泰伯最初之让所赐。
以上对“三以天下让”的几种解释都能说得通,至于哪一种最贴切,几千年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3. 为什么“民无得而称”?

”一字双关,一是“配得上,相称”,二是称赞称颂。“无得”也一语双关,一是得不到确切的事迹,二是实在找不到恰当的话语或者无以言表。
首先,泰伯很早就离开了祖国,在吴地的最初阶段也不显山不露水,确实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人们得不到真实的事迹赞颂他,故称“无得而称”。
其次,后来人们得知了泰伯的事迹,觉得他的德行太崇高了,拿什么话语赞颂都不为过,实在找不出恰当的词语与他相称,故称“民无得而称”。

4.孔子称赞泰伯有“至德”,既有“让德”,又是“隐德”。

首先,泰伯是周文王的大伯父,按继承法他应该继位,但他看到父王有意栽培自己的侄子姬昌,所以不愿违背父王的意愿,执意要将王位让给三弟季历,以便日后姬昌能顺利继位。作为儿子,这是不违父命的“”。作为臣子,这是忠于职守的“忠”。
其次,不与三弟季历争天下,是为兄弟手足之情,这是孝悌的“”。
第三,不争而让,免得同室操戈煮豆燃箕,也使得天下太平百姓安宁,这是对天下百姓的“”。
第四,泰伯和二弟悄然出走,不能在父亲跟前尽孝,不能给国家尽忠,甚至父亲去世也没有回来奔丧,同时他们又不愿意向世人解释清楚这么做的原因,免不了会背上不忠不孝不义的骂名。但泰伯却默默忍受着这一切,觉得只要对家庭对国家对万民有利,就义无反顾去做,这反而是一种“大义”。
正因为泰伯具备了忠孝仁义这几德,所以孔子大力赞颂泰伯的德行达到了“至德”的境界。
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是中国人最喜欢的做好事不留名的美德,孔子在《周易》的《易传十翼》中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什么是“余庆”和“余殃”?“余庆”是说福泽施与后世子孙,“余殃”是说灾祸殃及子孙后代。提到行善,总离不开积德,积德分为积阳善和积阴德,还取决于行善是否为人知晓,中国人特别推崇积阴德。有些人行善是为了沽名钓誉,恨不得天下皆知,享受的是世间虚名,不过这种回报来得快去得也快。而有的人却默默无闻做好事,但他们的事迹总有被人知晓的时候,反而能获得世人真诚的崇敬和赞叹,泰伯和二弟仲雍就是这样的人。

5.孔子将泰伯的“至德”上升到社会和国家的高度大力称颂。

孔子对泰伯的称颂,不仅仅停留在对他个人的层面,上升到社会和国家的层面意义更大。
孔子是周朝人,特别推崇周公制定的礼仪制度,正因为泰伯的让国让位,才造就了日后西周的强盛和辉煌文明。
所以孔子借称颂泰伯之名,是要告诉所有统治阶层和贵族,你们都要向泰伯学习,为了天下百姓而及时让贤,更不要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而争权夺利。这种美德还会影响整个社会风气,使得整个社会和国家长治久安。

6.为什么把《泰伯篇》作为论语的第8篇,《泰伯篇》主要讲什么。

上一篇《述而篇》主要描述孔圣人的治学和为人,那么论语的编撰者们紧接着展现远古的圣人们是如何做的,以此作为全天下人的学习榜样。
泰伯有两重身份,作为个人的他具备了崇高的“至德”,作为王子的他又可以代表整个上层统治阶级。这样泰伯既可以作为普通君子的榜样,也可以成为统治阶级的楷模。
所以论语的编者把《泰伯篇》作为论语的第八篇,全篇始终围绕“至德”而展开,主要探讨两个方面的主题。一是普通君子如何修养以达到“至德”的境界,二是所有统治者也要像泰伯那样忠君爱民,最后达到“至圣”的境界。
本篇共分21章,以泰伯开篇,以大禹结尾,最后几章赞颂了尧舜禹文武的至德,中间几章加了曾子和孔子的言行。
有人可能会问,既然是说“至德”,为什么不用尧舜禹开篇,而选择泰伯?这是因为尧舜禹他们是神啊!一般人怎么可能望其项背,泰伯还是可以追赶的。
也有人会问,为什么本篇给了曾子那么多篇幅?一个原因是曾子生性谨慎,他的言行正好符合本篇要讲的内容。另一个原因,可能这一篇是曾子的弟子们主编的,孔子的孙子子思是曾子的学生,而100多年后的孟子是子思家的门徒,这样算来曾子是孟子这一派的鼻祖。我们后人将儒家学说称为“孔孟之道”,曾子在后世儒家弟子心目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7.“伯孟仲叔季”是中国人家孩子的排行顺序。

中国人给孩子起名字很有讲究,比如按照“伯孟仲叔季”的排行顺序,这种风俗由来已久,在几千年前的尧舜禹时期就有了。所以周太王古公亶父也这样给孩子起名字,老大叫“泰伯”,老二叫“仲雍”,老三叫“季历”。后世之人为了赞颂泰伯和仲雍的高风亮节,造出了“不分伯仲”和“伯仲之间”等成语,比喻不相上下难分胜负。体育比赛中,将第三名称作“季军”,也取自“季历”排行老三。
再说说“”和“”的称呼,古人不是一夫一妻制,正妻生的孩子为嫡出,侧室生的孩子为庶出,嫡长子叫“”,庶长子叫“”,嫡次子叫“”,庶次子叫“”。比如孔子的字叫“仲尼”,他的哥哥叫“孟皮”,因为他的哥哥是庶出,孔子和哥哥同父异母。
熟悉了“伯孟仲叔季”这些古人起名排行的习惯,对于学习尚书春秋左传史记等经典古籍有很大的帮助,从人名中就能大概了解是嫡长子还是庶长子,是嫡次子还是庶次子,在家里排行第几等等。比如论语中的鲁国“三桓”,分别是孟孙氏、仲孙氏、季孙氏三家。

8. 另外,“太太”一词是赞扬西周初期几个伟大的母亲。

上面既然提到了西周初期的几位男性,就顺便提一下西周开国初期几位伟大的女性,以及“太太”这个名称的由来。
古公亶父的夫人叫“太姜”,之所以泰伯和仲雍能让位于季历,是与母亲太姜的教导分不开的。文王的母亲叫“太妊”,文王的夫人叫“太姒)”,她们母仪天下贤德无比,辅佐和教化了开万世太平的几位君王,后世中国人将夫人称为“太太”,含有要向“三太”学习的寓意。

三位伟大母亲:太姜、太妊、太姒

9.商末周初的伯夷叔齐也互相让国让位。

在《论语》中,孔子只提到泰伯这一次,为了更深刻地理解孔子的思想,我们在论语中再选取一些与泰伯行为品德相近的人和事。
在商末周初,还有一个诸侯国的两个王子让国让位,那就是“夷齐让国”的典故。

伯夷叔齐 推位让国

在3000年前的当今秦皇岛这个地方有个“孤竹国”,孤竹国君生了三个儿子,老大叫伯夷,老三叫叔齐,孤竹君生前有意让老三叔齐继承君位。孤竹君死后,叔齐要让给长子伯夷,因为长子继位是中国人的传统。而伯夷认为,不能违背父亲的安排。这哥俩谁都不愿意继任君位,让来让去,干脆一块离家出走,把王位让给了二儿子。
史书上记载了两人的几件大事,夷齐让国,叩马谏伐,耻食周粟,甘饿首阳。古人称赞夷齐二人是仁者贤者清者,受到历代圣贤和文人墨客的敬仰和称颂。但也有不少人理解不了他们的作为,说他们太迂腐,是典型的利己主义。
孔子在论语中多次赞扬伯夷叔齐有仁德,在《公冶长篇第五》中,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在《述而篇第七》中,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在《季氏篇第十六》中,“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在《伯夷篇第十八》中,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

10.反面典型,卫国父子争夺王位打得不可开交。

在孔子所处的春秋时期,礼乐崩坏,你争我夺,尔虞我诈,甚至发展到子弑其父、臣弑其君的地步,与泰伯仲雍伯夷叔齐的让国让位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比如论语中好几个篇章,都记载了卫灵公的儿子和孙子争夺王位的事情,卫灵公死后,太子蒯聩和孙子蒯辄都宣称自己是君王,父子反目成仇,使卫国陷入了极大的混乱。

11.孔子在《里仁篇第四》中对“让国”的谦让之德曾做过总结。

在《里仁篇第四》的第13章中,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其中的“礼让为国”就是赞扬尧帝舜帝的禅让天下,也指泰伯和伯夷叔齐的让国让位。“不能礼让为国”就是抨击卫君父子那样的争权夺利。

【给我们人生的启示】

本段话是第8篇《泰伯篇》的第一章,可以给我们很多的启示,我们从“让贤”这一个方面来说一下。
泰伯的让国让位使得西周统一了天下,给全天下人带来了福祉。那么这种美德,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大意义,一个组织或一个企业的领导人,如果思想跟不上形势,或者还有能力更强的人,那就要及时让贤,这样做可以保障一个企业一个民族甚至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

版权声明: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合作QQ:30462249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