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我不再想问的那个问题

 刘西的生活 2022-06-26 发布于青海

​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我有时候着迷于“随意”这样的词,不再执着于人生轨道周围坚硬的围堵,恰恰能理解逢场作戏。真的逢着认真的人,就发会儿呆,想想以前的自己。

你理解“唯一”和“排他”吗?

关于这个问题,我几次想问你,但就是说不出口,过往的经验告诉我,没必要的。从你嘴里听到的那个答案并不重要,因为所有所有问题的解的终极是时间。

到达一个境地,不会再去想一些问题,连它的重要性都不想了。以前只知道严重不符的情况出现时,加速逃离,保持缄默,我不想说话,我保持能逃开宿命般的粗糙的信念感。

但是总有一天我会告诉你,我放下了多少执念。但反过来想,你又怎么会想知道呢。人根本不可能对别人的事感兴趣的,知道这点总可以卸下伪装生活吧。卸下自以为是的茧壳,拨开自以为然的安全感。

他们不需要你来告诉他们真相的,他只想知道他以为的真相,人的真相都是一种自洽行为,嗨,又怎么能算坚定呢。我想知道我们各自的“真相”叠加会不会得出更贴近真相的“真相”,但你为什么就是什么都不告诉我。

​我搬出多年前的书,发现许多答案已经被我写在笔记本里了。纵然这么多正确的理解在我心里,为何我还是会跌进去,一个又一个陷阱的跳呢。我记得我打动过别人,就因为我曾经真的什么不懂。你看见什么都不懂的人会同情吗?或者已经没有那种能力。

嗨呀,“敏感与迟钝殊途同归,前者对人生看得太透,后者对人生看得太浅,两者得出相同的结论:人生没意思。要活得有意思,应该在敏感与迟钝之间。”

为什么你写了那么多份答案,深沉的随意的,还是写不好属于你的那份。

不要在深夜写答案就好了。

/刘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