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黄先生找我咨询,26岁,口臭特别严重,他一张嘴,就一股烘热的臭鸡蛋味。而他偏偏又是外语翻译,有口臭实在是太耽误他工作了,就连平时和家人朋友说话都会被嫌弃。 为什么会口臭?中医认为,口臭的原因包括胃热炽盛、肾阳虚和肝火旺盛等: 1.胃热炽盛 多由于患者饮食失节、长期摄入过多油腻、刺激性食物等因素引起,从而损伤脾胃,致使脾胃运化失职、积热内蕴、化燥伤津,主要症状包括胃脘疼痛、灼热痛,且可伴有口干而苦、恶心呕吐等表现。 2.胃积食 胃积食临床上通常由于暴饮暴食引起,长期暴饮暴食可损伤脾胃,食物积聚于胃内,转化为热气,上行停留至口腔,便会形成口臭。 3.肝火旺盛 肝火旺盛临床上多由于生活作息不规律、心情积郁等因素引起,肝主排毒,若肝火旺盛,便可导致体内毒素无法正常排出,从而可能会引起肝气上逆,引起口臭症状。 【辨证用药】经过辨证了解,黄先生平时大便干,食欲一般,胃部常感觉到烦热和嘈杂。 舌象:舌苔白腻而略黄。 综合上述情况分析,这是脾虚湿盛,胃火旺。 中医认为脾湿蕴积日久,有了化热之势,就会导致大便干燥。胃部嘈杂烦热,这说明有胃火了。一方面有脾湿,一方面有胃火,两者叠加在一起,那味道肯定不能好,所以,臭鸡蛋味就飘到口中了。 所以对于黄先生的情况调理要除脾湿,清胃热。 方子:生石膏,生薏苡仁,芦根,知母,苍术,白术,茯苓,黄芩,制半夏,生甘草,淡竹叶,厚朴,陈皮。 对症加减调理半个月后,黄先生口臭消失,胃部不适感也没了,食欲好转,大便正常。 【方药原理】方中选用有苍术、厚朴、陈皮、甘草。这四味药,除湿健脾,化解脾湿。 在它的基础上,配白术、茯苓、薏苡仁、制半夏来健脾、降逆。 清胃热的事儿,交给石膏、芦根、黄芩、知母、淡竹叶。这五味药,清胃热、滋阴津,利尿。 这样,脾湿没了,胃热散了,肚子里头干净了,臭鸡蛋味自然就没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