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研究室工作思路

 庸庸学馆 2022-06-26 发布于河南
    一、研究室面临的困境
    1、身兼职务多,科室人员少,专心研究室工作难。
    2、基层院从事调研人员少,理论功底较浅,出高质量调研成果难。
    3、与业务部门沟通协调,搜集有价值的指导性案例难。
    4、服务非公遭遇瓶颈,想取得突破和实质性效果难。
    二、未来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1、找准工作定位。写材料是研究室工作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但绝不是研究室工作定位,如果我们仅仅是写材料的,研究室就真没有存在的价值了,可以直接合并到政工科或办公室了。研究室与其他科室的区别是写材料的目的不同,不是为了宣传,不是为了汇报,而是对某个问题的调研、某种经验的总结,是为了给领导决策提出意见和建议,是发挥领导智库的作用。如果所有研究室的人员都有这种能力和魄力,让领导在决定重大案件时、在部署重大决策时,在制定重要方案时,都习惯于和想听听研究室的意见,在我们的理解中,研究室才是能真正发挥出智库作用,不游走于边缘可有可无,成为领导的智囊。
    对于基层院研究室合并可能是大势所趋,但研究室的岗位不会消失,而这个岗位未来是否有不可或缺的价值,我们认为取决于每名研究室人员的努力与作为。
    2、对具体工作想法。研究室目前包括调研工作、检委会工作、服务非公经济和司法改革四项主要任务,在未来工作中,围绕这四项主题,可从以下开展工作。
    一是认真开展调研工作,做到研而有物、研而有效、研而有果。
    研而有物。围绕检察热点,提前谋划,搜集调研题材。我们目前不是没有热点,而是在于发现和总结热点的能力。
    研而有效。这里主要指效率,写调研文章,我们提出两点:一是提高自身素养。沉下心来,学会千锤百炼作文章。二是合适的方法。
    研而有果。基层院一方面要立足于本院实际搞调研,避免空而泛、大而虚,尽量提高调研的实用价值,另一方面省院、分市院要多提供调研成果转化的平台,让基层院的同志的辛苦有展现的机会。
    二是加大与业务部门的沟通、协调,提高指导性案例的收集率和采用率。
    一是鼓励业务科室积极提供案例,对于采纳的要给予相应的激励;二是发挥研究室的交流、捕捉和发现疑难案件的能力;三是积极争取创造平台,让研究室人员有机会列席业务部门的联席会议或者查阅审查报告等法律文书,拓宽发展案源的渠道。
    三是突破服务非公的瓶颈。
    目前,全省服务平台已经搭建起来,但有的院虽然派驻联络室却无瑕顾及。我们认为服务非公虽然是研究室的目标考核内容,却不是研究室一已之力能完成的,需要争取院领导重视,纳入全院工作大局,各科室通过配合。在服务内容上,一是不能脱离检察职责,对于职责范围外的要求,不能盲目服务;二是加大宣传,提高非公企业对我们工作的认知;三是做实服务工作,哪怕每年只做一、两件实事,但小溪也可以汇成江河。
    四是扎实稳进与勇于创新相结合。
    研究室目前还承担着很繁重的任务,包括司法责任制的落实、检委会的三化建设,省院承担着具体制度制定和宏观指导作用,但对于基层院重要在于对文件规定不折不扣的落实,发现问题及时收集、反馈,同时敢于创新和尝试。
    五是加强队伍建设。
    一是重视人才的保留、培养;二是持续引进新生代的力量;三是留住新入职人员;四是加强基层基础建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