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青山对话 作者:梁春云 ![]() 青秀山,原名青山,又称泰青峰。位于南宁市东南面约五公里处的邕江江畔。从家里出发,乘坐地铁3号线,仅仅20多分钟即可抵达,非常方便。 雨后的青秀山,丛林里飘散着薄雾,密密挤挤的枝叶朦胧交错,嫩嫩的树梢像手指一样抱头,团聚成弧形,或半圆形,或圆形的顶部,绵延起伏,重峦叠嶂。一幅温馨恬静的画面,呈现在眼前。 这是南宁人为之骄傲的一幅画吗?是的,“城市绿肺”用她灵巧的手,在此妙笔丹青的一幅画,也是与南宁这个国际花园城市相匹配的上乘之作。 我顺着蜿蜒的坡路行走,眼前渐渐明亮,视野渐渐开阔。 阵阵清风迎面扑来,枝枝叶叶在风力的作用下,左碰右触发出青响,时而如海顿的行板,打起欢快的节奏;时而似海涛般的声浪袭来,涛声阵阵……这是大自然的气息流动漫溢,与树共舞,而表演的奏鸣曲么? 环山秀坪、中国东盟青年生态友谊园,是我曾多次观赏的景点,它们独具匠心的笔触,泼彩出大自然的生命质感,活泼的律动和着优美的旋律,让人驻足欣赏,恍若融入到它源源不断生发的美妙之中了。 香花园、荫生植物园,绕山就坡,回环壮美,有精有魂,有神有意,也是久赏不厌。辛弃疾有诗曰:“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贺新郎·甚矣吾衰矣》)”此诗描述的正是此番景致和我时下的心情哟。 那些挺得直直的大肚树、大脚板树、遮天蔽日如猪笼般造型的大树,深深地吸引着我。它们以特有的姿态,迸发出超强的生命力,那布满身躯的斑驳,便是见证。它们深思熟虑,古藤虬结,葱葱郁郁,绿装盛裹,展示出非凡的魄力,也深深地打动了我。我不由得感叹:青山有奇树,绿叶发华滋啊! 青山的最高峰,即南宁市区地理最高点凤凰岭,海拔289米。我沿着陡峭的石阶上行,一座箫台牌坊巍然矗立,“揽月何难有志有为堪折桂,登天不易无私无畏可摩星”的楹联,令我深思。再继续上行至半山腰,一座石雕凤凰背靠青山,手捧莲花,双翅飘逸,楚楚动人。原来,这里有一个“吹箫引凤”的故事。传说一名贫寒秀才读书之余常在山坡吹箫,一只美丽的凤凰被箫声吸引,飞到秀才身边,陪伴秀才读书。后来,秀才考中探花,凤凰化作青山主峰,而读书吹箫之地称为箫台。 此时的凤凰,高昂着头,俯瞰世间万象,垂下美丽的双翅,收藏了远飞翱翔的梦想,静伴青山亘古不变。 登顶龙象塔,俯瞰南宁市全景,南宁市的代表性建筑尽收眼底。俯瞰蜿蜒流淌的邕江,从不同方位清晰可见邕江上的多座大桥雄伟壮观,视觉将往返穿梭的车辆缩成了多彩的火柴盒。原来,穿城而过的邕江,紧紧依偎在青山脚下,而群峰叠翠的青山,相傍于碧波浩渺的邕江边,正是张九龄诗云“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的真实写照。依山傍水,亦然如此。 我喜欢青山里的树。我走在青山的任意一个景点,都会关注每一棵树。有的尽管皮肤霉黑潮湿,近乎锈蚀,筋骨暴露,裂纹众多,树根的伏脉似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钻拱地下,但它的确像钢铁般坚韧,屹立不倒。这便是陶渊明诗中代表天地间生命力的“东园之树”吧。 我喜欢青山里的树,源于我的父亲喜欢植树造林。父亲栽植的杨树、柳树、樟树、松柏树、菩提树、苦楝树、石榴树、桃树、桑树、核桃树、花椒树、梅树、梦树,还有后院的竹林,经过几十年的光景,便构成了一座冬暖夏凉的小青山,簇拥着我家高台子。那自然成熟的桃儿,我抱着树干摇晃几下,它们便像下红包雨似的,“哗啦哗啦”地掉落,我一会儿就可以捡拾到满满的一脸盆,用堰塘里的水清洗一下,就交给小手指,轻轻撕开那薄薄的皮儿,再一掰两开,沟壑深深的桃核便滚落于地。我可以吃桃吃到饱。吃桑葚也是,满手满嘴都是紫色的汁液。至今回想起来,齿颊里依然留着香呢。可是,随着父亲的离去,那小青山便不复存在了,我家高台子的身姿也低矮了许多…… 我喜欢青山里的树,源于我打小就热爱大自然,当我看到这些砥砺风雨,长成千奇百怪的树时,那足有半个世纪凝聚的深切而真挚的情感,便浓浓地凝固在文字里,始终难以化开。它们已然成为我心中的“圣树”。也许,那伴随我快乐童年的小青山,已然幻化成眼前青山里的一树、一景…… 在古代,青山已是邕南著名的避暑游览胜地。“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王维中年时,便想在终南山下安度晚年。看来,不老的青山,能让我获得心灵安顿,获得生命的启示,我也便在青山安度晚年吧,“此心安处是吾乡”啊! 在这里,清凉的感觉无时无刻不在迷漫着,瞬间盈满周身,浸入骨髓。我仿佛走进自家田园里,可以尽情放逐与撒欢。 在这里,儿时的记忆被唤醒成最美的光,照在我脚下的大道上。父亲化着我前行路上的影子,斑驳的影子,橡树,像塔,我不经意一抬眼,就能看见。 在这里,我可以放慢脚步,歇息一会儿,用大自然祖传的秘方疗养身心的疲惫,辨证施治,标本兼治,再像那只石凤凰一样,静静守护青山的一棵松、一株花。 迟子建在《一个人的身体里埋藏着好几盏灯》一文中写道:“在我眼里,一个人的身体里埋藏着好几盏灯,照亮我们与这个世界的联系。我们的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和手,都是看不见的灯。眼睛是视觉之灯,耳朵是听觉之灯,鼻子是嗅觉之灯,舌头是味觉之灯,而手是触觉之灯……”我徜徉在青山里,就让我调动身体里这所有的灯吧,看塔影凌云,听松林涛声,嗅天外云香,品锦鳞美味,触腾云异境…… 在青山的林间穿行,我有幸邂逅生灵,吮吸有机营养,得以畅通血液,咀嚼绿色味道,就让青山葱茏的画境、雨后朦胧古雅的情调在我心中成为永恒吧。 我与青山对话,也是与自己的灵魂对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