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國粹兿術 傳播經典文化 結交天下朋友 交流學習心得 ![]() 西岳华山庙碑 东汉桓帝延熹四年(公元161年)刻,另一说延熹八年(公元165年)刻。 有篆额。立于华山。原石明代初叶尚存。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2年)地震碑毁。原石拓本有四本传世,即“四明本”、“长垣本”、“关中本”(又称“华阴本”)、“顺德本”(又称“小玲珑山馆本”),惜“长垣本”已外流日本,顺德本因毁两页,被认为是“半本”。 《华山碑》的字形风格接近《史晨碑》,笔致遒丽灵秀,丰腴醇雅。结字规正。然在整饬谨严中又极尽变化之致。 不知何故,有的书家品评极低,明郭宗昌谓“尽缅古法,浅陋鄙野。”清杨守敬虽评得高一些,却仍有贬意:“......前人嗤为恶札,为分书罪人。余谓以分书论之,诚不佳,若以其意作真书,殊峭拔。” 近代书家王福厂却极为推崇此碑,认为是汉隶正宗,于初学入门最相宜。王氏之说似较为公允 碑书历受称颂,篆书碑额丽婉多姿,隶书碑文笔划丰润,变化多端,奇妙精绝,为汉碑佳品。汉碑多无书者姓名,此碑独刊。郭香察未见史录。唐宋时已受重视,碑石题刻颇多。原石金末元初毁佚,拓本流传很少。著名宋拓共4种:华阴本、长垣本、顺德本及四明本。此本即四明本,以四明丰熙旧藏而得名。虽较其他三本略晚,但为全拓整幅,碑额及唐代刻跋均完好保留,得观全貌,且为海内孤本。经宁波天一阁范氏藏,钱大昕父子、阮元、完颜崇实、端方、李汝谦、潘复递藏,后归香港胡惠春。原石于明代全毁,现已不复存在了,但因其有数种的拓本,其神韵流传至今。正如清初的书法大家朱彝尊所竭力赞赏的汉隶有三种,一种方整,一种流丽,一种奇古。惟延熹《华岳碑》;兼诸之长,当为汉隶第一品那样,在其豪放不羁的运笔之中,蕴涵着各种各样的因素。作为汉碑的典型,是一种在谈论隶书时不可缺少的资料。 整理编缉 本文/图片 均来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言论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 特别声明 图片来自网络公开资料 编辑不确定作品之真伪,不作为投资收藏的依据 仅供书画爱好者参考 ◎ 版权声明 我们尊重原创,本号所推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 敬请原作者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主编 张存民 一部晚明的社会变革史,一代书画大师的个人沉浮录。 本书是关于明末清初著名书法家、诗人王铎的第一部传记。 王铎,世称“神笔王铎”,其书法与董其昌齐名,有“南董北王”之称。魄力沉雄,丘壑峻伟,独标气骨,英姿卓荦。 王铎一直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视为追求的最高境界,直言纳谏,忧国忧民,但一生沉浮坎坷。 在书法领域,王铎被誉为“神笔”。近代称他为继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之后第二高峰。吴昌硕有诗赞曰:“有明书法推第一,屈指匹敌空坤维。”林散之评价:“觉斯书法出于大王,而浸淫李北海,自唐怀素后第一人。”启功更是推崇备至:“觉斯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 支持“祉洋艺术沙龙”右下点在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