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临碑帖则下笔无本

 三远堂 2020-02-17

-赏汉隶“第一品”《西岳华山庙碑》

/张越

上一篇我聊出金农”,金农三十左右得到了《西岳华山庙碑》拓本,就喜欢的不得了了,反复临摹。试想不是谁都能享受到如此振奋的戏墨乐趣的,金农可谓此生无憾矣!所以书法家的一生都是在临摹中渡过的,也可以说写书法真正享受的是“临摹-创作-再临摹-再创作”这样循环反复的过程,在临摹中学习,在临摹中思考,在临摹中创造。

不临碑帖则下笔无本。

对于临摹习字,一般人先正楷,再行草,而后篆隶。但亦可从碑开始打基础,道理很简单,就是学书之道,应追本溯源。

注:但有些碑帖,对于初学书法的人虽然喜欢,却不易早临,应在有一定的造型基础和掌握一定的笔法之后再去临

《华山碑》的隶书是隶书发展成熟的书体。结体工稳扁方,用笔逆入平出,取横向笔势,波挑分明,横竖笔画转换处方折。

《汉西岳华山庙碑》是集汉碑之大成者。汉碑里既有人工创造的笔法,也有大自然创造的金石之美。

该碑在历史上地位极高,历代大儒和文化名士以能目睹该碑或碑之拓本为生平幸事,因此,在碑或拓本上题名、观款、题跋的人士就有300余人,是历代题刻最多的碑石,无碑能出其右。

唐代有李商隐、张嗣庆、崔知学、李德裕等题名于碑之左右,宋代欧阳修《集古录跋尾》中亦有记述。

【名家评名碑】

“汉隶第一品”《西岳华山庙碑》

清朱彝尊《金石文字跋尾》:

汉隶凡三种:

一种方整,一种流丽,一种奇古。

惟延熹《华岳碑》正变乖合,

靡所不有,兼三者之长,

当为汉隶第一品。

吴让之《西岳华山庙碑》“长垣本”题跋

清刘熙载《艺概》:

汉碑萧散如韩敕、孔宙,

严密如衡方、张迁,皆隶之盛也,

若华山庙碑,磅礴郁积,流漓顿挫,

意味尤不可穷极。

清翁方纲《两汉金石记》:

此碑上通篆,下亦通楷,

借以观前后变割之所以然,

则于书道源流是碑为易见也。

使人易见者,非其至者也。

清方朔

《枕经堂金石书画题跋》

盛赞此碑:

字字起棱、笔笔如铸,

意包千古,势压三峰,

竹坨老人谓为汉隶第一,

不自禁其惊心动魄也,良无欺哉!。

清隶书名家金农五十岁作

《鲁中杂诗》:

会稽内史负俗姿,字学荒疏笑骋驰。

耻向书家作奴婢,华山片石是吾师。

明郭宗昌天启元年跋:

其结体运意乃是汉隶之壮伟者,

割篆未会时或肉胜,

一古一今,遂为隋唐作俑。

康熙三十九年吴士玉题诗:

祖祢上溯籀斯派,

苗裔下传潮阳冰。

吕世谊道光十七年跋:

发笔收笔处洵是唐人所祖,

若其积健为雄,藏骨于肉,

断非韩(择木)史(惟则)诸家所及,

故尤足尚。

清道光元年王道孙跋:

是碑在汉人八分书最为先进,

以开魏碑之先河。

汪喜孙《西岳华山庙碑》“玲珑山馆本”题跋

嘉庆十一年英和跋:

黝然古色墨华浓,

隶法于斯识正宗。

赵文烈跋:

此拓结体优美,下笔刚劲,如折金铁。

杨振麟道光十九年跋:

碑字之浓点纤波,

锋刃屈铁……神采奕奕……诸体皆备。

从古代先师的以上言论中,可见其艺术魅力之所在,艺术价值之珍贵以及其历史地位之不可取代。

当代故宫博物馆研究馆员施安昌

《汉华山碑题跋年表》:

读华山碑可知清代隶书复兴的由来,

可知金石、书法家的治学和情怀,

可知显宦学人之间交谊来往,

可知三百年翰苑墨林之胜概。

然而,读碑而不读题跋则不可知。

要有一本适合自己的帖,然后读贴和悟帖,那是很重要的。

东汉 西岳 华山庙碑 宋拓本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林散之说:要经常读帖,反复揣摩,领会前人的规则法度、精神风貌。书以庄重为贵,忌轻浮油滑;以大方为贵,忌俗气板刻;以自然为贵;忌故作姿态;以生辣为贵,忌甜熟柔媚。

◆学书一字一笔须从古帖中来,否则无本

◆“学古人书,须得其神骨、魄力、气格、命脉、勿徒貌似而不深求也。”

◆“学汉魏晋唐诸碑帖,各各还他神情面目,不可有我在,有我便俗,迨纯熟后会得众长,又不可无我在,无我便杂。”

◆临帖的步骤和方法,要根据已有的书法基础进行。临帖的方法是把帖放在旁边,最好放在前方临帖架上(文具店有售),这样看起来方便。对照着写。第一步先通临,即从头到尾一字不漏地临写一遍至多遍,以求了解碑帖的总体面貌,包括笔法、总体、章法,从中初步总结出该帖的点画大体特点、结体特征以及章法行气的规律。第二步,可以跳格对临。即上格对临,上格离开字帖背临同样的字,以加深印象。

学古人不能死抱一家一派不放,要博采众家之长。

汉隶先以《华山庙碑》为统领,后学欹峭峻秀的《礼器碑》,古拙雄浑的《张迁碑》、《鲜于璜碑》,如追求秀美,可学《曹全碑》,也就是说以隶书来打底子,然后,再逐渐学一些其他魏碑。

《汉西岳华庙碑》传世拓本极少,传世原石旧拓本有四。

一、长垣本、宋拓。流落到日本;

二、三、华阴本、四明本均为明拓,现存故宫博物院;

四、顺德本、宋拓,现存香港中文大学。

其中“玲珑山馆本”只有半本,故有“三本半”之谓。各种拓本的收藏在历史的长河中也辗转迁移,跌荡起伏,充满了传奇色彩。

 《西岳华山庙碑》三种版本


《西岳华山庙碑》玲珑山馆本

“玲珑山馆本”为宋代的早期拓本,碑文的前五行未断,施墨打拓的时间当早于《长垣本》,摹拓极精,神采奕奕,是四本中最佳的一本。

原系清“扬州八怪之一”金农藏本碑文尚完整,其后归扬州盐商马曰琯、曰璐兄弟收藏,加盖“小玲珑”、“马”等印。晚清时广东顺德李文田(故又称“顺德本”) 督学江西,以三百金俸银购得,成为他“泰华楼”中的珍品。此时已脱去二版,失九十六字,李文田曾延请赵之谦从勾本中补缺二页,胡矍又从《长垣本》中勾二页。光绪末年,两江总督端方曾用尽心机,想从李氏之子手中收购此帖,但未成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传此拓本由李氏后裔李拙庵带往香港归利荣森先生之“北山堂”,后利氏捐赠此帖,以庆祝香港中文大学文化研究所新厦落成及文物馆成立。

《西岳华山庙碑》四明本

 “四明本”,为明中期拓本,虽较其他三本略晚,但全拓整幅,能看清碑的全貌,且为海内孤本,其上的唐宋刻跋完整,给人以宏伟壮观的气派,这是此本的长处。

明时宁波丰熙万卷楼与范钦天一阁所藏,宁波古称四明。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史学家钱大昕为编《天一阁碑目》访宁波,天一阁主人以四明本赠钱大昕之子东壁,于是此拓自江南携至北京。嘉庆十三年(1808年),阮元从钱大昕之子钱东壁购得所藏《西岳华山碑》四明本拓片。

清末,此拓本归两江总督端方,端方女儿与袁世凯之子结婚,以此作嫁妆。袁家败落,于民国初年曾为李汝谦、潘复收藏。后辗转被“金融巨子”、中国交通银行董事长胡笔江(扬州人)之子胡惠春购得。因1964年请访港的章士钊先生题跋,有言在先,应归国家永宝,故章去世后的1975年胡惠春践前诺,将此本捐赠北京故宫博物院。裱轴四周有翁方纲、陈崇本、阮元、何绍基等人题记,几百年来不缺不烂,赖以窥见原碑全貌,为他本所不及,现藏故宫博物馆。古纸斑驳,墨彩浓淡变幻。严可均题曰:“如轻云笼月,神骨俱存”,堪称绝妙好辞。

还有两种拓本是“长垣本”和“华阴本”。

《西岳华山庙碑》长垣本

“长垣本”, 也称“商邱本”。 此拓本为宋时早拓本,字迹只损十字,碑文完整,是最旧也是最全的一个本子,但拓手不精,神采差些。因明代曾藏长垣(今属河南)王文荪处,入清后藏商邱宋荦处,故有此两称。其后为陈崇本、永瑆、端方所递藏。后有吴让之、朱彝尊、宋荦、翁方纲、阮元、何绍基、翁同和等人题跋。

“长垣本”则后为天津某氏所有,不久由法院罚没经售,索价三万金。1929年集藏家、作家、学者和书画家于一身的中村不折收购,流入日本,为现藏东京中村不折氏家族之上野书道博物馆。碑册末页其题“时昭和四年(1929)八月廿四日长垣本华山碑归于敝斋”字迹见证归宿。

《西岳华山庙碑》华阴本

“华阴本”,亦称“关中本”。它也是原石宋拓本,此本传拓最精,字口爽利,字神毕露。原碑的第一行至十七行损泐一百余字,较长垣、顺德本拓得晚,约在宋、元之间。明万历年间为曾藏陕西华阴商云驹、云肇兄弟之墨庄楼,后归华州郭宗昌。郭氏在天启年间命史明等重新装裱,并配有桦梨木面和红木匣,木面及木匣的四周刻满了著名金石家的题名,倍显珍贵。有朱文翰篆书题签,明清北南名公硕儒题跋如郭宗昌、王铎、翁方纲、吴云、吴载熙、阮元、何绍基、吴荣光、杨守敬、刘鹗、翁同龢、罗振玉等230余条。

其中王弘撰跋云:“倡明汉隶当与昌黎文起八代同功”;朱筠跋专从六书理论考究碑文字形结构,以证篆、隶、楷之递变;朱锡庚跋详叙《华山碑》诸拓本流传递藏经过,均有较高学术价值。

清初归华阴王弘撰,告戒子孙不得乞人跋尾。康熙年归淮安张力臣,后归吴江周仪(确斋)。乾隆年归凌如焕、黄星槎、朱筠(彝尊)等递藏。嘉庆年为朱筠之子朱锡庚收藏,道光年归梁章钜,光绪年归端方收藏,民国以后为吴乃琛藏,现藏故宫博物馆。

清末,除“玲珑山馆本”外三本曾作短暂汇聚,俱为两江总督端方网罗,因颜其斋堂曰“宝华盦”,又曾用尽心机,想从李氏之子手中收购“玲珑山馆本”,但未成功。不久因辛亥革命爆发,端方入蜀死于非命,庋藏星散。

古代碑刻的文字内容,大都是纪功颂德之类,一般书风端庄典雅,气势肃穆,初学比较适宜。

《汉西岳华山庙碑》其文字概述前代祭华山之祀典,并述修废起顿、易碑饰阙之功,碑记书刻者署名,当属庄重之举。毫无疑问华山碑是汉隶中官方正书的代表书风。其书风整肃、庄重、雍容、华美。

《西岳华山庙碑》(四明本)


《西岳华山庙碑》全文

碑文曰:周礼职方氏河南山镇曰华,谓之西岳。春秋传曰:山岳则配天乾隆定位山泽通气去行雨施赋成万物之义也。祀典曰日天子祭天地及山川岁偏焉。自三五迭兴,其奉或在天子或在诸候,是以唐虞畴咨四岳五岁一巡狩,皆以四时之仲月,各省其方亲至其山,柴祭燔燎,夏商则未闻所损益,周监于二代十有二载,王巡狩殷国亦有事于方岳祀以圭,在诸候者以时祀之,孝武皇帝修封禅之礼,思登遐之道,巡省五岳祀丰备故立宫其下,宫曰集灵宫,殿曰存仙殿,门曰望仙门。中宗之世重使者持节祀焉,岁一祷而三祀,后不承前至於亡新寝用墟,迄今垣址营兆犹存。建武之元,事举其中,礼从其省,使二千石以岁时往輙过享祭,然其所刊碑石刻纪时事文字磨灭莫能存识。延延嘉四年七月甲子,宏家太守安国亭侯同袁逢掌华岳之正位,应古制修起,顿闵其若兹深达和民事神之义,精通诚至礿()祭之福,乃按经传所载砂本所由铭靳石垂之于后,其辞曰:岩岩西岳峻极穹苍,奄有河朔遂华阳触石兴,云雨我农桑,资量品物亦相瑶光,崇冠二州古曰雍梁,凭于岐文武克昌,天子展仪巡狩省方玉帛之贽礼,与岱允六乐之舞,以致康庄。在汉中叶,建设宇堂山岳之守是秩是望侯,惟安国兼命斯章尊修灵基肃其坛场,明德惟馨神歆其芳,遏攘凶札揪敛吉祥,岁其有年民悦无疆,袁府君肃恭明神易碑饰阙会迁,京兆孙府君到钦若嘉业尊而成之。延嘉八年四月二十九日甲子,袁府君适逢字周南汝南汝阳人,孙府君讳璆字山陵安平信都人,时令朱吉字宣德甘陵逾人,丞张昉字少游河南京人,左尉唐佑字君佑字君佑字君惠河南密人,主者椽华阴王苌字德长,京兆尹敕监督,水椽灞陵杜迁,市石遣香佐,新丰郭香察书,刻者颖川邯苏,攻工口君口。

临摹是学习书法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

临摹就是继承,

就是向古人学习,

学习前人优秀碑帖中的

美的用笔、

美的结字、

美的章法、

美的韵味

和气势等。

创作重在艺术体悟,

领略古人书法作品中的艺术韵味。

没有扎实、认真、刻苦的临摹,

创作只是一句空话;

但没有创作的追求,

临摹也就失去了动力和意义,

只有临摹和创作相结合,

既注重技法练习,

又注意艺术体悟,

才能百尺杆头更上一层。

得 古 人 一、 二 种 名 帖,

锲 而 不 舍 ,可 望 成 功。

/

/

/

/

/

/

/

/

 / 

1.临帖

2.专一

3.博采众长

4.字外功夫

汉西岳华山庙碑(顺德本)

顺德本在1949年后尚未在内陆出版过,这次出版,在香港中文大学原藏拓片之后,附加了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何碧琪的释文、特约编辑张鉴宇对《华山碑》的品鉴及支持出版的熊双平之《出版记》等三篇文章。

· 作者:张鉴宇整理

· 出版社: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5年1月

· ISBN:753683155

· 页数:装帧:开本:版次:1

· 市场参考价:45



编辑|整理:三远堂

三远堂原创精品

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