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元和:文静的大家闺秀,32岁下嫁戏子,与女儿分别31年

 佳易博览 2022-06-27 发布于黑龙江

作者:山佳

苏州张家四姐妹,一个个才华出众,用叶圣陶老先生的话来说“九如巷张家的四个才女,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
四姐妹中,最幽娴文静的当属大姐元和,在上海大夏大学读书时,就被誉为“大夏皇后”。可这位端庄秀美的大家闺秀,却在32岁时嫁给了一个戏子,令人大跌眼镜……


01
张元和,1907年出生,是父母的第一个孩子。在奶奶刘老夫人看来,儿媳妇既然能生女儿,自然就能生儿子。由此,元和自幼就受到奶奶的宠爱,住在奶奶后房,还跟着奶奶一同享受由专人烧制的私房菜。
这,可是二妹允和与三妹兆和都没有的待遇。至于四妹充和,刚落地一看是个小丫头片子,当即老妈就哭了,后由叔祖母带回合肥抚养,连奶奶的面儿都没照过,更别提什么青眼有加了。
元和一路顺风顺水地长大,奶奶偏爱,父母疼爱,亲戚赞美,总之就是捧在众人手心里的宝。只是人算不如天算,1921年,老妈陆英因拔牙引发了败血症去世,那年元和只有14岁。
苏州乐益女中,是元和老爸张冀牖创办的私立学校。后来,张冀牖娶了学校老师韦均一,并任命她为校长。电影明星上官云珠,原名韦均荤,与韦均一是堂姐妹。1935年,上官云珠在苏州乐益读书,就是投奔这位堂姐。
陆英去世,留下四女五子共九个孩子,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保姆照看。陆英临死前,交给每个保姆200银元,要求她们不管多难,都要把自己照看的孩子带到18岁。
其实,韦均一是带着弟弟韦布一起进入张家的。张冀牖与韦布虽是郎舅关系,但对这位小舅子就如同自己的儿子一样,关照有加。因此,韦均一进门后,面对的就是诸位保姆的挑剔,无论善意还是恶意,总之后母难当。
不过,韦均一也有过分的地方,她不顾张家儿女的哭泣,把前房陆英生前的照片一把烧光。自然,这也引起元和的不满。


02
元和、允和与兆和,就读乐益女中,凌海霞任舍监。凌氏大元和15岁,她对张家女儿都很关照,尤其她与元和更是亦师亦母与亦友的关系。
青春期小女生的元和,失去了最疼爱她的奶奶与老妈,内心仿佛空了一块。
后妈的强势,更是让她厌恶至极,无处话凄凉。而凌海霞细致入微的体贴,滋养了元和的心灵,让她觉得门外青山依旧。于是,元和与凌海霞成了“铁磁闺蜜”,两人形影不离,元和还称凌海霞的哥哥凌宴池为干哥哥。
时间一长,乐益的老师看出了端倪,认为凌海霞与元和的关系不正常。很快,传闻就到了校长韦均一的耳中。快刀斩乱麻,韦均一辞退了凌海霞。但在元和看来,你当后妈的,赶走我的亲闺蜜,肯定有意为之,自然不会善罢甘休。但老爸张冀牖的不动声色,更让元和大动肝火,毕竟胳膊扭不过大腿,元和无奈。
1927年,元和考入上海大夏大学文学院。按理说,张家的银子海花花,创办乐益女中都是自家资金,不接受任何捐款。
张家不差钱,而韦均一却起了妖蛾子,竟不同意元和上大学。这让老二允和忍无可忍,要为姐姐讨个说法。她堵在乐益女中门口,不让学生进门,声称“校长的女儿都不让上大学,其他人学习又有何用?”
到底是韦均一不占理,这事也就以元和上了大学告终。事过去了,可梁子结下了。大家都会推理,如果元和上不了大学,那接下来的允和、兆和还能上吗?可想而知,三姐妹对韦均一不会有好脸色。只有充和在叔祖母去世后回到苏州,韦均一对其关照有加。两人都会画画,都会书法,自然两人有诸多共同语言。


03
元和是个聪慧的女生,在大学她用了三年时间修完了学分,于1930年毕业。
1931年,元和与同学相约到北京入读燕京大学研究院,住在干哥嫂凌宴池夫妇家中。尚未入院研读,元和就被老爸召回苏州,意思是要求元和协助管理乐益。但别忘了,元和与韦均一还有结下的梁子呢。
此时的凌海霞在海门茅镇当校长,需要人手协助,元和毅然前往海门任教。乐益本是自家产业,但元和舍近求远,可见她与韦均一的积怨有多深,,彼此彼此,相敬如“冰”。
来到海门的元和,此时24岁,大家闺秀,大学毕业,风华正茂,人品出众,受到诸多男士的追求。但凌海霞这个干姐姐,拿出了铁腕作风,她将所有追求者全都挡在了门外。入不了她法眼的男士,自然也见不到元和。
随着时间的推移,凌海霞的霸道,令元和感到了沉闷与窒息。元和需要的是爱的滋养,而不是几次三番的管教。
1935年,四妹充和因患有肺结核从北大休学,元和以照顾妹妹的名义离开海门,回到了苏州。


04
1936年,在昆山的一次义演中,元和遇到了她的真命天子顾传玠。一听“传”字科,就知是梨园中人。顾传玠不但唱得好,身段优美,而且书卷气十足。尤其《牡丹亭》中的《叫画》,那传神的三声呼唤“小娘子、姐姐、我那滴滴亲亲的姐姐”,惊心动魄。
元和从小热爱昆曲,如今一位眉清目秀的男士亮相眼前,不禁“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动心归动心,但元和压根未曾想过两人在一起。
1937年七七事变,元和随家人迁居合肥,后至老家西乡张老圩。1938年,元和赴汉口,住在干哥嫂凌宴池家中。因日机轰炸,元和又前往上海,与干姐姐凌海霞住在一起。在元和看来,凌家兄妹都是患难中可相依托的人,相知已久,值得依赖。
1937年,上海“八.一三”事变后,远在四川的允和,写信给上海的元和,敦促她尽快入川,与家人团聚。
在信中,而元和向二妹倾吐了心曲“我现在决定不了,在上海有个人对我很好,我也对他好,但这件事是不大可能的事。”这个人,就是顾传玠,而大家闺秀要嫁一个戏子,是需要一番勇气的。
到底是允和彪悍,面对大姐的举棋不定,她马上代行家长职责“此人是不是一介之玉?如是,嫁他!”
1939年4月21日,元和成为顾传玠的新娘。那一年,她32岁,而顾传玠小她2岁,也有30岁了。小报上,毫不留情地刊登“张元和下嫁顾传玠”。
周有光是二妹允和的夫婿,曾在大学教书。两人同去一个任银行董事长的亲戚家做客,长辈很看重周有光,招待有加。而元和与顾传玠前往,长辈却避之不见,这令元和很尴尬。可见,那个时代的戏子,地位很低。即使当时的顾传玠已改行,也逃避不了被冷眼的局面。


05

1940年5月26日,元和生下一个千金,起名顾珏。此前,元和已流产两次,千辛万苦得到的宝贝,顾传玠当然呵护有加。
有天,凌海霞来看元和,望着她消瘦的身体,凌氏建议将顾珏与奶妈一起移居她家,以便让元和好好地调理身体。
到底是老铁,元和想都没想就答应了。诡异的是,凌氏压根就没想把孩子还给元和,还将顾珏改成“凌宏”,并让女娃称自己“爹爹”。
元和想不通,但婆婆王太夫人倒是通透,她劝解道:“女孩子长大总要改姓的,姓凌也无妨。”1943年,元和又产下一子,取名顾圭,后改为“顾明德”。
1949年,顾传玠坚持要离开大陆前往台湾。他的坚持,令元和费解。其实,也很好理解,抗战时期,元和一家与禇民谊因昆曲走得很近。禇民谊,是汪精卫的铁杆,后因汉奸罪被逮捕,枪决。顾传玠的政治敏感性相当强,他购买了最后一班中兴轮船船票,前往台湾,那是1949年5月18日。
凌海霞带着凌宏,均在苏州,火车路断,未能同行。后来,元和几次三番催促凌氏带女儿来台,皆因凌氏舍不得老母而未成行。非不能也,实不为也。
1965年,顾传玠病逝,那一年元和58岁。不知顾传玠在生前,是否会想起女儿顾珏,那隔着千山万水的小棉袄……次年,凌海霞在苏州去世。又不知,在九泉之下,她是否会觉愧对元和?


1962年,凌宏大学毕业后,留在北京。二姨允和与三姨兆和,就成了她在北京的亲人。1971年秋,凌宏才看到母亲从美国的来信,并在二姨的牵线下,嫁给苏州同乡兼同学的和统,也和老妈一样生下一儿一女。
乍见翻疑梦,几度隔山川,直到1981年11月1日,凌宏带着儿子和鸣赴美探亲,才与分别31年的母亲相见,三代团聚,真是大不易。
时隔多年,在台湾,元和黯然神伤演《埋玉》,她猛然意识道:我埋的不是扮杨玉环的张元和,而是埋了扮唐明皇的顾传玠这块玉啊!
2003年9月27日,元和在美国康州州立大学医院平安去世,享年96岁,女儿凌宏一直陪在她身边……

谦虚纳百福。谦虚是一切善的基础,傲慢是所有恶的魁首。

版权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和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有些文章在推送时因某种原因与原作者联系不上,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联系我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