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年教师怎样向名师学习?抓住这5个关键字!

 拼分多 2022-06-27 发布于江西

建议青年教师从“找、学、仿、创、写”五个字做起。


对于一名渴望成为优秀教师的成长期教师来说,不断模仿名优教师,无疑是成功的法宝。

特级教师薛法根说:“我的教学功底是在一堂堂模仿课中练就的。移植别人优秀的、成功的科学成果,虽然是一种简单的验证性的实验研究,但对刚刚踏入教学和科研大门的青年教师来说,仍然不失为一条捷径——既能体验教育科研的过程,又可以夯实自己的科研基本功,还能缩短从教之初的适应期,取得明显教学效果。”

名师是一面旗帜,但很多教师觉得名师好是好,却像天上的月亮,看是看得见,摸却摸不到,高不可攀,自己学不来。显然这个想法是不对的。名师也是平常人,是从平凡中走出来的,他们的本事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教师只要有决心,没有学不好的。

青年教师怎样才能有效学习名师呢?

这里建议青年教师从“找、学、仿、创、写”五个字做起。

图片

找——瞄准对象


向哪个名师学习?怎样借力?要找准对象。

好的借力名师师德高尚,业务精良,有理论素养,有实践经验,还肯帮助你。

不过,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需要你用诚恳的态度、执著的精神去感染人家。

找准对象应该考虑这样几个因素:

1. 对口。所谓对口即和自己相似的因素比较多,如学科、专业、兴趣爱好。地域、经济条件等,也在我们的考虑范围之内。

2. 就近。主要是考虑学习指导方便。如一个年级、一所学校、一所城市、一个地区,能够选择近的,就尽量不选择远的。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如果名师与你契合度高,也可以跨年级、跨学校、跨地区。现代社会通信技术发达,如果心意相通,在很远的地方也可以找到自己青睐的名师学习对象。

3. 可学。所谓可学即找到有真本事,又肯热心帮助你的名师。有的名师,水平高,名气大,但是你和他差距太大,没有重合的轨道,在可学方面就要打折扣了。

4. 多重。所谓多重即不满足于拜一两个名师,有条件的话可以不同层面多方拜师。如不仅有本地的,也可以有外地的;不仅有专家型的,也可以有正在成长中的中青年骨干;不仅有教师行业内的,也可以有本行业以外的,像杂志社的编辑,在写作发表和成果交流方面,就可以给予我们很大的帮助。我们不但以师为师,以师为友,也可以徒为友,以徒为师。

学——读懂名师

学习名师,应该放低身段,不懂就问。“善问者能过高山,不问者迷于平原。”

既然我们是去学习的,不懂不会的就要虚心请教,不要碍于面子,不要怕人家看不起。

学名师的方法有很多,如多看名师的书,多读名师的文,多听名师的讲座,多看优秀课例录像,然后通过与同行的研讨,把优秀教师的先进思想观念、课堂教学方法与模式吃透。

读懂名师就要静下心来,沉到书中去,与名师进行心灵的会晤、人格的砥砺。我们要去掉浮躁心态,领会名师成长的内核因素。

名师之所以成名,最重要的是因为他们十分注重自身的知识积累与人生修炼。

看一看那些名师的成长历程,你就会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勤于钻研、热爱读书。

李吉林老师每天读书不少于3小时;于永正老师刚参加工作时,规定自己每日看50页书,写一篇日记,每学期投稿不少于5篇;薛法根老师即使在学校处理事务到半夜,回去后仍要再看很久的书。

我们向名师学习,首先要学习他们那种潜心钻研的精神。


仿——学名师上课

年轻教师,可以选定自己的偶像(这个偶像,要慎重选择,一定要选择和自己气质相仿的,否则,你只能东施效颦),与之“同课同构”——把他不同时期的课都找出来,一节一节地模仿,模仿到别人都觉得以假乱真了,就不要再继续。

这时,你可以试着摆脱他,开始创造属于自己的风格。

教学有法,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先得“一法”后兼及“他法”,先学“一家”后师法“百家”,融众家之长形成自己的风格。

这就像练书法一样,先“入格”而后“出格”。

在学习名师经验的基础上,“依葫芦画瓢”,模仿着上自己的课,学一课,管一类,是一种极好的模仿。

这种类似于克隆的模仿,非常有利于自己与名特优教师进行比照。

即使你拿着名特优教师的教案、课件等所有材料走进教室,你也不可能上出和名特优教师一模一样的课来。

因为课堂是一段永远无法完全复制的奇妙旅程,因为你面对的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

但是,正是这种类似克隆似的模仿,会让你产生顿悟,会让你在模仿中领略到大师教学设计的奥妙之处。

图片
创——内化成长自己

无视、外视、内视,特级教师盛新凤专业成长的3个阶段,正体现了学习名师的“学—仿—创”的三个阶段。

教师学习名师不能满足于和停留在模仿的“无视”“外视”阶段,一定要进入创的“内视”成长阶段。

如在仿上“葫芦课”的基础上,对照优秀课例,联系模仿课的得失,再进行设计,起于模仿而高于模仿,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学习书法,我们要揣摩历代书法家的碑帖,博采各家之长。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向名师学习。

一个真正的名师一定是个性鲜明的,比如于永正老师的童心未泯、窦桂梅老师的激情如火、孙双金老师的儒雅气质……他们的鲜明个性与教学风格相互映衬,我们是很难完全模仿得一模一样的。

因此,学习名师,一定要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个性特点,确立自己的教学风格。

郑板桥曾向石涛学画兰花,他说:“十分学七要抛三,各有灵苗各自探。”为什么呢?郑板桥解释说:“学一半撒一半,未尝全学;非不欲全,实不能全,亦不必全也。”

一个人有一个人的个性,你不是齐白石,也不是徐悲鸿,名家有他的成就,也有他的局限。学习是为了超过他,一味模仿,一辈子没有出息。正如齐白石所言:“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特级教师李镇西曾谈过这样一件事:“1984年,也就是我参加工作的第三年,我迷上了魏书生。那时,魏书生远远不是名人,但《语文教学通讯》介绍他的小文章,成为我'画瓢’的'葫芦’。于是,我在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都尽可能'逼真’地向他看齐,'课堂教学六步法’,画'知识树’,控制'三闲’……不能说这些学习一点效果也没有,但从总体上看,我并没有取得魏书生老师那样辉煌的成绩。当时,我很苦恼,却百思不得其解。直到后来,随着教育实践的积累和教育思考的深入,我才渐渐认识到,从某种意义上说,任何教师的教育都是不可重复的,因为教育的魅力在于个性。”

可见学习名师,不能仅限于模仿,关键在内化,创新成长自己。中国有句俗话:“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拜师求艺,不能代替一个人自主的成长。路可以由别人来指点,最终还是要靠自己来走。知识方法可以传授,但能力不是讲出来的,而是在实践中锻炼提高的。


写——梳理提炼提升

在“成长力教师”的调查问卷中,谈到是否有专业写作的习惯,30位教师的回答惊人的一致。

调查显示,他们每年的写作量在20万字以上的有6人,10万~15万字的有12人,10万字以下的有12人;他们中有28位教师每年都会在公开刊物上发表文章。

虽然每个人发表的篇数不同,但是他们已将公开发表作为了自己的一种追求。

因为要写,所以要读;因为要写,所以要去做;因为要写,所以要思考。

写作是推动读、做、思的最有效的方法,是作为教师最好的教育研究,是教师行为研究的最好依托。特别是写教学反思材料,既是一种反思研究,同时也是一种研究成果。

教师在学习名师经验时要坚持:“实践+阅读”“名师+自己”“摘抄+反思”“写作+表述”。这是通过专业写作,借助理论对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模式进行总结提炼,形成文字材料的过程。

春华秋实,春有种、秋有收,教师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写出来,并加以推广和应用,这才是一个完整的研究过程。

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说过:“写作就是研究。”没有写作,研究成果往往会呈现碎片化、思绪化、即时性等特征或状态,写作是对这些研究成果的归纳、整理和提升,也可以说是对平时研究的“二次研究”;另一方面,写作比平时或一般的研究过程更加严谨,因而常常能获得或发现新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又是后续研究和新一轮研究的起点和动力。研究未必写作,但写作绝对离不开研究。没有研究,写作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人生的最大敌人就是自己。超越,就是认识自我,挑战自我,战胜自我,超越自我。

借助梳理与写作超越自我,使原有的经验从零散走向系统、从肤浅走向深刻、从科学走向艺术。
作者 | 徐世贵 特级教师
转自 | 大夏书系
编辑 | 皮皮兵不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