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0 沙牛记趣

 溪枫典藏图书馆 2022-06-27 发布于湖北

                                                           沙牛记趣

     捉沙牛是童年的一大趣事

   沙牛,沙质土壤里面比较常见的一种小动物,老家的荒山坡地俯首即是。它的头上有一对强大的颚管向前突出,状如钳子,虽然形体不大,力气却大。这种虫子在不同的地方称呼也不尽不同,取其环境曰土牛、沙猴、金沙牛、沙鸡、地牯牛,沙王八;依其习性曰倒刺、老倒:按其食好美其名曰蚁狮,属脉翅目、蚁蛉科昆虫的幼虫。

   沙牛造窝技艺精巧。它们用自己的腹部挖掘土壤,不时转动方向,等到“一期完工”,即用头部顶起疏松的颗粒,将其抛出坑外,极似小型挖掘机,大颗粒送到窝顶外围,精致的漏斗形陷阱如期竣工。你看;上圆下尖,颇如农夫的尖顶帽,宛若手电筒的反光镜,四围坡度精准,细小的沙粒均匀的分布在四周,这哪是沙牛窝,就是一件艺术品,一件沙界最牛的艺术品。

    有付出就有回报。沙牛藏在坑底,仅露上腭,等待滑入坑底的昆虫。因为所挖的陷阱是漏斗状的,一旦一些小型昆虫不小心掉入陷阱,就难以自拔,沙牛就会迅疾用尖锐的大小颚所砌合成吸管,刺吸而死,尽享美味。沙牛的成虫和幼虫都是肉食性的,主要是捕食蚊、蝇等小型昆虫,尤其是喜欢吃白蚁了,因此有蚁狮之美称。沙牛的成虫长得和蜻蜓有点相似,但是,有一对长触角,专门捕食小黑蚊子。由此看来,沙牛是害虫天敌,人类的朋友。

     沙牛最喜欢在沙质土壤中活动了,它和其它昆虫不一样,既是造窝巧匠,更是倒退走路的能手。钳支脚撑,速度快,步子稳,方向准,步步为营,虚退实进,以退为进,行为上决不随波逐流,意识上敢于求异创新,心态上宠辱不惊,令人羡慕,让人赞叹。

     捉沙牛更有趣。沙牛外形长得有点古怪,看起来很像是沙和尚的头,而且走路是倒退着走的,招来了好奇的儿童。备好纸烟盒,来到山坡,选好沙牛窝,趴在地上,那专注程度与在战壕准备射击的战士毫不逊色。口里念着:“黄牛窝,水牛窝,起来吃豆腐喔……”个个声音洪亮,虔诚至极,因为这是捉沙牛的规则,不然,就会空手而归。旋即将一根细草茎伸进窝底,沙牛感觉窝中震动,以为外物入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洞里爬出来,将其咬住,享受美食,结果中了顽童“引牛出洞”计,原形毕露,束手就擒。小时候几乎天天与这小虫子打交道,比谁捉得多,看谁捉得大。“倒退运动赛”最为壮观,木棍驱赶,数牛疾退,击掌喝彩,呐喊助威,胜者乐,败者悦,一玩就是半天。有时候还会特意捉蚂蚁,小青虫给它吃。和沙牛在一起,趣味多多,其乐无穷。

     沙牛很小,药用价值很高。沙牛具有软坚散结、祛瘀消肿的作用,可以用于小儿高热,肾及尿道结石,小便不利等,在市面上沙牛论两售卖,一两就要值几百元。现在农村山坡野草遍地,荆棘丛生,沙牛生存空间缩小,很少见到。生为利民,死亦造福,志在奉献,乐在其中,这就是牛的特质。

    沙牛外形独特,能力独具,药效独到,给人的记忆一枝独秀。

    沙牛,装扮了童年,惊艳了时光,镌刻了岁月,启迪了人生,真牛!

                                                                                              壬寅五月二十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