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

 壹亩莳 2022-06-27 发布于浙江

1.首先来说一下四种氨基酸
肝病患者首选补充支链氨基酸肝病氨基酸);
肾脏病患者首选补充9必需氨基酸肾病氨基酸);
谷氨酰胺肠粘膜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及核酸的合成物质;
精氨酸:刺激胰岛素和生长激素释放,促进蛋白质合成;参与伤口愈合的细胞很好的能源物质

具体说一下谷氨酰胺
谷氨酰胺有保护肠道黏膜屏障作用
谷氨酰胺缺乏可使小肠、胰腺萎缩,肠屏障功能减退及细菌移位;
用于严重创伤或危重病人的氨基酸制剂,应含更多的谷氨酰胺;为什么?应激时肠道缺血,屏障功能减退!谷氨酰胺有保护肠道黏膜屏障作用

【例12019N132B 对肠黏膜细胞有营养作用的药物是
【例22019N133B 肝功能不全病人肠外营养时应选用的药物是
A.支链氨基酸
B.谷氨酰胺
C.精氨酸
D.核苷酸

基础能耗量(BEE):范围是25~30kcal/kg×d一般默认为25kcal/kg×d);则BEE=25×体重(Kg
择期手术约增加10%左右;则BEE=25×体重(Kg×1+10%
严重创伤、多发性骨折、感染时可增加20%~30%
大面积烧伤时REE增加最明显50%~100%,最大可增高100%左右;
非蛋白热量(Kcal):氮量(g=125~150Kcal1g

【前车之鉴】
2022N59A.全胃肠外营养时,补充氮(克)和热量(千卡)的比例一般是(C
A.110~150                      
B.160~190
C.1150~1200                    
D.1250~1300

【例32018N57A 关于机体在应激状态下代谢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代谢率增加
B.脂肪动员加速
C.蛋白质分解加速
D.葡萄糖的储存加速

2.营养状况评定
1BMI 被公认为反映营养不良以及肥胖的可靠指标;
BMI=体重(kg/身高2m2BMI正常值为18.5~24kg/m2
<18.5kg/m2为营养不良,25~30kg/m2为超重>30kg/m2为肥胖;|

2血浆蛋白 可以反映机体蛋白质营养状况、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测手术风险程度,因而是临床上常用的营养评价指标之一
①常用的血浆蛋白指标有
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等;
白蛋白半衰期较长18天),而血清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半衰期短、血清含量少且全身代谢池小,是反映营养状况更好、更敏感、更有效的指标

3免疫功能  总淋巴细胞计数评价细胞免疫功能的简易方法;
其正常值为(
2.5~3.0×10
9/L<1.8×109/L为营养不良

3.肠外营养
  临床上常用的中心静脉途径
颈内静脉途径;
锁骨下静脉途径;
经头静脉或贵要静脉插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途径;
周围静脉途径是指浅表静脉,大多数是上肢末梢静脉;适用于
短期(<2周)肠外营养者

肠外营养并发症主要有静脉导管相关并发症代谢性并发症脏器功能损害代谢性骨病等;
1静脉导管相关并发症  分为非感染性并发症及感染性并发症两大类;
前者大多数发生在中心静脉导管放置过程中发生气胸空气栓塞、血管、神经损伤等;
感染性并发症主要指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周围静脉则可发生血栓性静脉炎。
汪师兄提醒:静脉导管并发感染的处理原则:先拔管,若拔管后烧不退,再加用抗生素

2代谢性并发症  高血糖、低血糖、氨基酸代谢紊乱、高血脂、电解质及酸碱代谢失衡、必需脂肪酸缺乏、再喂养综合征、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症等;

3脏器功能损害  
长期肠外营养可引起肝脏损害,其原因与长期禁食时肠内缺乏食物刺激、肠道激素的分泌受抑制、过高能量供给或不恰当的营养物质摄入等有关。
此外,长期禁食可导致肠黏膜上皮绒毛萎缩,肠黏膜上皮通透性增加,肠道免疫功能障碍,导致肠道细菌易位而引发肠源性感染

4代谢性骨病  部分长期肠外营养病人出现骨钙丢失骨质疏松血碱性磷酸酶增高高钙血症尿钙排出增加、四肢关节疼痛甚至出现骨折等表现,称之为代谢性骨病;

汪师兄提醒

肠外营养
最常见并发症气胸
肠外营养
最严重并发症空气栓塞
低磷血症的病因有一条长期肠外营养未补充磷制剂;或者这么理解肠外营养会导致高钙血症,而高钙=低磷;所以长期肠外营养会导致低磷血症
至于长期肠外营养对
肾功能的影响!全肠外营养可帮助肾功能恢复
据报道,全胃肠外营养可稳定或降低血清尿素氮、钾和磷的水平,改善伤口愈合,提高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生存率,并可能增加肾功能的恢复率

【例42014N177X 长期肠外营养发生胆汁淤积、肝功能损害的原因有
A.肠道缺乏食物刺激
B.体内谷氨酰胺大量消耗
C.葡萄糖超负荷
D.肠道细菌及内毒素移位

【例
5
2019N160X 长期肠外营养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A.肝功能异常
B.高磷血症
C.肠黏膜萎缩
D.细菌移位

【例
62020N162X 长期肠外营养可能产生的并发症有
A.肝功能损伤                            
B.肾功能损伤
C.水电解质紊乱                          
D.骨质疏松

4.肠内营养
   
输入途径口服、鼻胃/十二指肠置管、鼻空肠置管、胃造口、空肠造口等;鼻胃/十二指肠、鼻空肠管喂养  是临床上使用最多的管饲喂养方法。

【例
7
2014N176X 重症胰腺炎肠内营养的最佳途径有
A.空肠造瘘输入
B.鼻空肠管输入
C.胃管滴入
D.口服

汪师兄提醒
①重症胰腺炎的肠内营养途径不要经过胃!
因为胃酸是引起促胰液素释放最强刺激因素!
我们怎么分析这个过程呢?
食物刺激胃酸(盐酸)分泌促胰液素分泌促进胰液分泌胰液内胰酶对胰腺组织具有损伤作用加重急性胰腺炎
所以急性胰腺炎肠内营养是绝对不能经过胃的

汪师兄总结

急性水肿性胰腺炎:空肠造瘘输入鼻空肠管输入
急性重症胰腺炎:胃肠外营养

常见并发症机械方面胃肠道方面代谢方面感染方面并发症;
机械性并发症  主要有鼻、咽及食管损伤等;
胃肠道并发症  恶心、呕吐、腹泻、腹胀、肠痉挛等症状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道并发症
代谢性并发症  主要有水、电解质及酸碱代谢异常,糖代谢异常,微量元素、维生素及脂肪酸的缺乏,各脏器功能异常
感染性并发  主要与营养液误吸和营养液污染有关;吸入性肺炎是肠内营养最严重并发症,常见于幼儿、老年病人及意识障碍病人。

汪师兄提醒
肠内营养最常见的并发症腹泻(消化道症状)
肠内营养最严重的并发症误吸(吸入性肺炎)

5.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的选择!
甲亢术后的饮水呛咳一般为挫伤,一般理疗后可以恢复不使用肠外营养
结肠造瘘、结肠外瘘采用肠内营养
结肠内瘘、小肠内瘘、小肠外瘘采用肠外营养

汪师兄提醒
怎么理解这个问题呢?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体内的营养物质主要是在小肠内吸收的,所以无论是小肠内瘘还是外瘘都会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所以都是需要肠外营养的;
再来看结肠!结肠造瘘、结肠外瘘为什么可以采用肠内营养呢?还是因为营养物质主要在小肠吸收,所以食物到达结肠,营养物质已经被吸收差不多了;可以腹壁造瘘或者外瘘排到体外;
那么结肠内瘘呢?流经结肠内的食物如果内瘘,漏到腹腔里面,会导致严重感染,所以不能给予肠内营养,需要给予肠外营养

【前车之鉴】
2021N58A
下列不需要使用全胃肠外营养的情况是
A.短肠综合征
B.溃疡性结肠炎长期腹泻
C.重症急性胰腺炎
D.胆囊造瘘术后

参考答案
D

【例82015N176X 全胃肠外营养的适应证有
A.短肠综合征
B.结肠外瘘
C.重症胰腺炎
D.甲亢术后饮水呛咳

参考答案:
1~3 B/A/D

4~8 ABCD/ACD/ACD/AB/AC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