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4岁成航空领域唯一两院院士,"歼8之父"仍在续写辉煌

 宋子鑫xd47wiaf 2022-06-27 发布于山东

他是我国飞机空气动力学家,

我国飞机设计领域的领军人物,

他也是我国航空领域

唯一一位两院院士,

他被誉为"歼8之父"

他就是中国科学院、

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

沈阳飞机设计所

原所长、总设计师,

顾诵芬院士。

64岁成航空领域唯一两院院士,"歼8之父"仍在续写辉煌

顾诵芬院士手持歼8II型战机模型。他曾参与设计歼-8战机,并担任歼8II总设计师。

他主持了我国第一架

"歼8"飞机的气动力设计,

创立超音速飞机气动设计

程序和计算方法,

这一技术解决了大超音速飞行的

飞机方向安定性问题和

跨音速的飞机抖振问题,

使我国第一架"歼8"成功升空。

他曾担任我国“歼8II”

飞机总设计师,

带领研制小组在我国

首创出两侧进气方案,

这一成果使“歼8II”的作战

性能大幅度提升,

为树立了我国空军发展史上

一座新的丰碑!

他还参与设计了我国

第一架自主设计的喷气式

教练机——歼教1,

最终取得成功试飞。

他曾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

特等奖1项(1985年)、

一等奖1项(2001年)、

二等奖1项(2005年),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1995年),

航空航天工业部航空金奖(1991年)等奖项,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航空梦”的萌芽

1930年,他生于苏州,

他的父亲是我国著名的

国学大家顾廷龙先生。

父亲以陆机《文赋》名句

“咏世德之骏烈,

诵先人之清芬”,

为其取名“诵芬”。

长在书香世家,

他为什么没子承父业?

反而在航空领域

成为一代大师,

这还要从一场轰炸说起。

1937年,

正在燕京大学附小

读二年级的顾诵芬

亲眼目睹了日军飞机的

狂轰滥炸,

年仅7岁的他因此

立志将来投身航空事业。

再后来,报考大学时,

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

上海交通大学航空专业。

“我要制造中国人自己的飞机!”

自主研制之路

1951年,

顾诵芬大学毕业后,

从黄浦江畔来到冰雪北国,

被分配到沈阳航空

工业局工作。

5年后,航空工业局

在沈阳成立新中国

第一个飞机设计室,

接到的首项设计任务

是设计一架亚音速喷气式

中级教练机,

临界马赫数0.8,

定名“歼教-1”。

在负责人徐舜寿、

黄志千的支持下,

这架飞机的气动布局设计任务

落在了顾诵芬肩上。

在大学里,

顾诵芬只学过螺旋桨飞机

设计基础课程,

为解决机身两侧进气的难题,

他回到北京从头学起。

“北航图书馆白天学生在用,

我只能晚上骑一辆借来的

自行车去查阅资料。”

顾诵芬回忆道。

为解决设备匮乏的问题,

设计室的同志想出了

不少“土办法”,

“晚上去医院捡废针头,

把它们焊到铜管上,

当作实验设备。”

终于,1958年7月26日,

我国第一架自主设计的

喷气式教练机歼教-1

在沈阳首飞成功。

64岁成航空领域唯一两院院士,"歼8之父"仍在续写辉煌

1958年,顾诵芬(右二)与歼教1飞机的设计组成员在歼教-1飞机前合影。

探“病症”三上云霄

1969年7月5日,

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架

高空高速战斗机歼8原型机

首飞试验成功。

但困难总是不期而至。

在随后的飞行试验中,

歼-8出现了强烈抖振,

问题解决与否关系到飞机

能否实现超音速。

此后几年,

技术人员多方求解,

但一直未找到答案。

此间,试飞员鹿鸣东的一句话

让顾诵芬感动至今——

“你们就大胆试,

需要我怎么飞,

我都能飞。”

于是,顾诵芬大胆地

提出了一个想法:

通过观察贴在机尾罩上

毛线条的流动情况来弄清

机身后侧的气流在哪里分离。

主意很好,

但如何来近距离观察呢?

1977年,

已担任601所总设计师

兼副所长的顾诵芬做出了

更加大胆的决定:

乘歼教-6飞机上天,

直接跟在试验飞机后面

观察流动情况!

其中的风险不言而喻:

两架飞机必须保持

近距离等速飞行、

间距在10米左右

甚至更近,

稍有不慎,

后果不堪设想。

据飞机空气动力学专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天回忆,

由于顾诵芬的另一位师长

——歼-8飞机首任总设计师黄志千

不久前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

顾诵芬的爱人江泽菲曾和他约定:

不再乘坐飞机。

从未接受过飞行训练的他

说服领导、

瞒着家人,

乘飞机三上云霄,

在万米高空带着望远镜、

照相机拍摄飞机的动态,

还把毛线条的流动情况

详细地记录下来。

64岁成航空领域唯一两院院士,"歼8之父"仍在续写辉煌

1978年,为找到歼-8飞机的抖振问题,顾诵芬(后座)乘歼教-6飞机上天,直接跟在试验飞机后面观察振动情况。

一次次观察、

一遍遍尝试,

顾诵芬和团队人员解决了

气流严重分流的问题,

并亲自做了对飞机后机身

整流包皮的修形设计,

彻底排除了飞机跨音速

抖振的现象。

1979年12月31日,

歼-8白天型设计定型这天,

很少沾酒的顾诵芬,

大口大口地饮下美酒,

第一次醉了……

1981年,

顾诵芬被任命为总设计师,

开始研制歼-8II飞机。

1984年,

歼-8II一飞冲天,

树立了我国空军发展史上

一座新的丰碑。

由此,

顾诵芬被誉为

我国“歼8之父”。

64岁成航空领域唯一两院院士,"歼8之父"仍在续写辉煌

歼8Ⅱ飞机首飞成功后,温俊峰(左一)、顾诵芬(左二)、王昂(左四)、管德(左五)与试飞员曲学仁(左三)留影

64岁成航空领域唯一两院院士,"歼8之父"仍在续写辉煌

自我评价和寄语

64岁成航空领域唯一两院院士,"歼8之父"仍在续写辉煌

2017年 顾诵芬院士参加中央电视台《开讲啦》

回想我这一生,谈不上什么丰功伟绩,只能说没有虚度光阴,为国家做了些事情。

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需要年轻人才,他们是祖国的明天。我只想对年轻人说,心中要有国家,永远把国家放在第一位,要牢牢记住历史,珍惜今天的生活。多读书,多思考,努力学习,认真做好每一件事。

我自己的体会,不管干什么事情,首先要想到国家,千万不能把个人名利放在首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