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西作家】王玉初:遇见这十年

 百姓文学社 2022-06-27 发布于云南


有位老作家朋友被人问,“剧本创作获得极高的成就,有何秘诀?”他说,“我唯一的诀窍就是把握时代的脉搏,站在高点起跳。”老作家对时代的洞察力,一直让人折服。这十年,我们紧跟时代的步伐,同心同频,同向同行。作为一个中年人,我上有老,下有下;有工作,有俗事;想清静,有烦恼;有激情的飞扬,也有躺平的心……困惑之时,往往想起了一故事:邓小平的女儿曾问他,“长征的时候,你都干了些什么工作?”邓小平十分从容地答道,“跟着走。”简简单单的三个字,是一个人对理想的坚定,对组织的信任,以及对事业的必胜决心。

最近的十年,我踩着时代的步点,跟着走,遇见了些大大小小的事,慢慢学会成长,懂得看花是花,看花不是花……这是何其幸运。

一、生命的轮回


这十年里,疼爱我的奶奶走了,同时我也迎来了第二个孩子。

五年前,九十多岁的奶奶身体明显不如以前,家人把她送到医院。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症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医生却建议回家休养。奶奶知道自己的大限将近。她十分清醒地安排着自己的后事。当时,政府正在推行殡葬改革。奶奶生在旧社会,思想却不保守。“一切随缘吧!如果在改革正式推行之前我就走了,就按照老习俗办,与老头子合葬;如果改革开始后走,就按生态葬办,把骨灰撒了,种棵树留个念想就行。”

回家看望奶奶时,她十分关切我的第二个孩子。原本计划生育政策不允许公职人员生育二胎,我只有一个女儿。奶奶看到曾孙女的形单影支,想我能再生育一个孩子,让曾孙女有个伴。囿于政策不允许,她将那份念想深埋心底。当政策放开时,她便催着我们备孕。听到妻子怀孕的消息,奶奶十分高兴,并说自己想多挺些时日,看看小家伙出生。那年的五月,她的身体变得十分虚弱。在我回家看望她时,她塞给我二百元钱,说是给未见面的小家伙的见面礼。我推托不要,她故作生气,“钱又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何况这些钱都是你们逢年过节拿给我的。”六月,奶奶无比平静地离开了我们。她走后四个月,我的小儿出生。遗憾的是,奶奶没有亲眼看见曾孙子。遇见生命的消逝,又迎来生命的降临,叫人悲喜交织,感悟生命的轮回!

2021年,重温百年党史,回望革命的峥嵘岁月,不忘发展的坎坷奋斗。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吾辈当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携手未来,赏朝阳晚霞,品风餐雨露,共创新时代的光明与希望。

二、痛苦与重生


“青春就那么几年,没想到新冠疫情就占了三年。”这样的调侃,现在想来并不过分,也不算沉重。不过,这十年,我经历了疾病给我们这个家庭带来的痛苦,以及战而胜之的重生。

新冠出现的那年,我们正巧去妻子老家过年团聚。在杜甫草堂呼吸完诗书气息,我们匆匆去了妻子的老家。没过两天,新冠在武汉大流行的消息传开,各地的管控措施相继出台,局地的封控陆续实施。那时,我接到了单位的电话,要尽快回来参与疫情的防控。回来的路上,火车站已是人可罗雀。我们做了完备的防护措施,从重庆回到江西,一路火车只停靠两站。我们依稀感觉到了事态的严重。回来后两天,小城出现了确诊病例。那时没有红码、绿码之说,大家都谨慎地保持距离,紧张又有序的做着防疫的工作。

这时,妻子发现身体有恙,身体上长出了个包块,不痛不痒。我们有些担忧,可医院基本停诊。城市按下暂停键,小区封闭,妻子乐呵地陪孩子在家做各种面食。十几天后,疫情得到控制,去医院检查——妻子患癌症了。这犹如晴天霹雳。封控在家的妻子近来白胖、气色红润,怎么会得癌症呢?可结果摆在那里。我们只能配合医院的治疗。

看到妻子化疗时的痛苦,叫人潸然泪下。生命是如此的脆弱,难以承受之痛。幸运的是,妻子的病虽有耽搁,仍属早期。在医院的病房,病友们在国家医保政策的支持下,特别是因为大病医疗的保障,看病的负担有所减轻,较能从容面对。治疗期间,妻子一直没把自己当作病人,以极好的心态安然度过了一次次的挑战,获得重生!我们相信,新冠疫情也终将退去。

每一个经历痛苦并获得重生的人,不仅学会了对生命的敬畏与呵护,更有心胸的豁达通透。那种心境不仅惠及个人,还能影响到了身边的人,让我们笑对生活。

三、有套房子


每个人都有一个安居梦。我国城镇化突飞猛进的十年,地产商在拼命鼓噪:没房的,买房是刚需,早买房早受益;有旧房的,按揭买新房,搬出旧房住新房,开启新生活;有小房的,换大房,改善居住环境,让生活更有质量;有一套房的,买第二套或第三套,可以选择学区或作为投资。当然,我们也听到“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最强音,明白房子的价值几何。

几年前,市区的房子价格一直在疯涨,政府出台了很严厉的限购政策。买房一直不轻松,限购更麻烦。对于我家而言,小儿子出生,原来够住的小房子显得有些拥挤。于是,全家思虑再三,下定决心,要买套大一点的房子,且要满足优秀学区的条件。幸运的是,我家符合购买条件。

房地产交易中心,申领购房资格的人排起了长长的队。不知这个队有没有房地产商的人,反正我买房是刚需,又不是用来炒作,便耐心地排队,并顺利通过条件审查,拿到购房资格。

接下来,就是摇号、选房。现在的地产商恐怕还十分怀念当初三千人抢一千套房的火爆场面。为了这间房,亲戚朋友都慷慨支持,凑够首付,再按揭还房贷。这间房符合我们工薪家庭所有的需求:房间的数量够,阳光还挺好,最让我们满意的是周边有幼儿园、小学、中学,且都是市区名校的分校。我期待着,孩子都可以到那几所学校去上学。买房后,我手头明显紧了,但日子总归是要过的。再想想为了孩子的成长,这点牺牲又算得了什么呢?全家沉浸在买房的幸福中。

有时候,幸福看似很近,却又是那么遥远。首先是,名校的分校可不等于名校,其教学质量明显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其次,幼儿园和小学因周边的新楼盘建得太多,无法承接所有孩子入学,只能采取抽奖一样的摇号:摇中了,就近入学;没摇中,则要到很远的一所普通学校就学。如此一来,新房子带来的幸福感全无。这时,我庆幸没有卖掉以前的那间小房子。全家仍挤在里面,因为“就近入学”原则,两个孩子仍能上个还不错的学校。那间新房子只能放在那里,交着物业费,吹着凉凉的风。

这就是我的安居梦,很近又很远。我们没有太多抱怨,那不过是“天下父母心”使然罢了。

四、同呼吸共命运


有一种颜色,我十分喜欢,那就是渐变色。它顺畅、丝滑,不突兀。这十年,我们见到了从严治党、供给侧结构改变、六稳六保、三大攻坚战、长江共抓大保护、碳达峰碳中和、重大风险防控、现代化建设等国家政策举措一项项落地。想来,无非是让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改革能“软着陆”,让发展持续,让未来可期。蓦然回首,走过十年,一项项工程的完成,并不是发展的终结,而是新一轮发展的基石。这种平稳、健康的发展,是渐进式的,让人平时难以觉察,却最能给人带来安全与幸福感。

有歌唱道,“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我的小家,也像千千万万的家庭一样,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

食之丰盛,每日的餐桌可见一斑。现在的人不愁吃,哪怕是曾经的贫困群体,在脱贫攻坚政策的加持下,也不用为吃得饱担忧。取而代之的是,担心吃出了营养过剩,吃出了“三高”。所以,我们要吃好,更吃得健康。当然,再厚实的家底,也不能胡吃海喝,不能铺张浪费,仍要厉行节约。

走在大街上,我们或许难以回想起十年前的流行色,但翻看老照片或打开衣柜,会发现人们的衣着变亦未变。未变的是,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尊崇和对美的追求。变的是,人们的穿着越来越彰显个性。衣服的色调、款式、布料等越发从群体走向小众,甚至单品,以及脸上洋溢着那挡不住的自信。

小汽车步入寻常百姓家,曾是不敢想象的。这十年,它变成了现实。我家也有辆小车,它已成为必需品。其实,它带给我们出行的方便,亦带来了生活的半径变大,“来一趟说走就走的旅行”也变成了现实。共享单车、共享电动车,这一新的“四大发明”之一,丰富了人们出行的方式。除此之外,小城里的电动车在增多,它或许是下一个十年的“通行证”。城市的“通”与“净”,更好地服务人与人之间的融洽,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日常,我们的目光慢慢地从大屏转向了小屏。曾经花大价钱买的电视机,只是偶尔开一开,免得受潮损坏。更多的时候,大家把目光转向了手机。接受信息,也从电视、报纸,转向了融媒体、新媒体。可喜的是,网络空间一度的泥沙俱下,已愈发清朗。北京冬奥会完美呈现、王亚平等三人组太空归来、我国第三艘航母下水等等,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祖国的繁荣昌盛,社会和谐安康。

迎接二十大,唯愿下个十年,二十年,若干个十后,家与国同呼吸共命运,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每个人都能获得成长,有个阳光灿烂的旅程。



         作者简介:

       王玉初,江西省作协会员,发表过2000余篇散文、随笔、小小说、时事评论。

《作家文学》杂志

《作家文学》《散文杂志社》 纸刊选稿基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