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草堂快讯】10万多人围观一棵草,发生了什么事?第二届草种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成功举办

 秋风杨柳万千条 2022-06-27 发布于北京
Image

草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产业,关乎国家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为全面提升我国草种业科技创新能力,推动我国草种业高质量发展,2022626日,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指导,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主办,中国林学会、中国草学会协办,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草原研究中心、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共同承办的第二届草种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北京香山举行。

Image

会议主题为“乡土草种与草原生态修复”,采取线上线下结合方式进行,来自九三学社中央、国家林草局、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农业农村部、中科院、中国林科院、中国农科院、兰州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甘肃省草原技术推广总站、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种苗总站、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青海省三江集团有限公司等有关代表参加,线上参与观看会议直播人数达10万多人次

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印红、国家林草局副局长刘东生、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全国畜牧总站等部门领导莅临,与来自相关科研院所、高校及企业的专家学者一起为草种业发展献计献策,开展了深入交流和讨论。

开幕上,中国林科院院长储富祥、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印红、国家林草局副局长刘东生分别发表了致辞讲话。

Image

中国林科院院长储富祥表示,强化科技保障,加快开展草种基础研究和草种资源本底普查、保存和创新利用,提高我国草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水平,这是草原科技工作的时代担当强化科技支撑,加快构建符合市场需求的草种育种体系,增强国产化优质草种的供给能力,这是新时代草原科技工作的时代课题强化科技服务,不断规范草种育种、新品种测试和保护、生产经营等各个环节,发挥草种业科技服务在提供就地就近就业的巨大潜力,助力乡村振兴和草原生态文明建设,这是新时代草原科技工作的时代使命

Image

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印红在发言中强调,当前,国际种业进入抢占战略制高点和经济增长点的机遇期,呈现出高新化、一体化、寡头化的发展趋势,农业发达国家迈入以“生物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信息技术”为特征的育种4.0时代。面对草种业发展的蓬勃趋势与复杂环境,全面了解全球草种业,深入分析全球作物种业竞争格局,对制定我国种业发展战略、推进生物育种关键技术突破、前瞻性规划种业的产业布局具有积极意义。草种业是庞大的系统工程,不仅包括植物科学、动物科学、微生物学和数据科学等基础科学和应用基础科学,还与金融服务、高端农机装备、互联网营销、数字化农资农技服务以及相关配套的种业服务业紧密关联,要通过不同学科的知识互补、专业融合和思想碰撞充分挖掘科技与产业资源优势,完善和优化草种业产业链,搭建草种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交流平台,占领草种业产业链上游制高点。

Image

国家林草局副局长刘东生在发言中指出,从我国的粮食安全现状看,现阶段的粮食安全事实上主要是饲料粮和蛋白质供应的安全,而这些主要来源于草原草原健康直接关乎优质安全食物的供给保障能力。当前主粮种业已基本实现95%以上国产良种覆盖,相比之下,草种业系统性短板更为突出,草种严重依赖进口,草种业仍未形成真正的产业,科技优势远未转化为产业优势,草种质资源鉴定落后,我国草种质资源利用率不足3%此,必须把草种的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集中力量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控风险,实现草种业种源自主可控、产业自立自强。此外,我国草种业企业多以贸易为主,与国外种业企业相比存在明显弱项,亟待形成种质资源利用、基因挖掘、品种研发、产品开发、产业化应用的全链条组织体系

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曹晓风院士、中科院植物所种康院士、兰州大学草种创新与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贺金生教授分别以《从植物表观遗传到草设计育种》《草分子设计育种的理论与技术体系》《退化草地的近自然恢复与草种优化组配》为题做了会议主旨报告。

Image

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曹晓风院士在报告中提到了我国草种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科技支撑薄弱,牧草产量和质量水平有待提高;牧草育种处于较低发展水平,供需矛盾仍旧突出;草种规模化生产加工技术落后,导致草种严重依赖进口等。她建议今后加强基础生物学研究,为牧草育种提供坚实生物学基础;创新分子设计育种理念,联用新技术构建现代高效育种体系;建设国家草业技术创新中心、育种基地和技术平台

Image

中科院植物所景海春研究员代表种康院士做主旨报告,他从粮食安全与种业创新、分子模块设计育种的启示、饲草分子育种三方面展开,介绍了“滨海草带”与盐碱地生态草牧业、边际土地的饲草利用潜力、草牧业全产业链科技与绿色发展模式,基于分子设计理念的饲草育种技术等,并提出如下建议:饲草育种应面向国家大粮食安全的战略需求和世界前沿;亟需构建基础前沿、基因模块挖掘、技术集成和产品设计的创新链;饲草人共同努力,为饲草种源自主可控通力合作

Image

兰州大学草种创新与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贺金生教授在主旨报告中,详细介绍了优良乡土草种的筛选、扩繁、组培,土壤养分及微生物调控相结合等草地近自然恢复的核心技术,指出近自然恢复是高寒草地的必然选择,认为乡土草种的驯化栽培是修复退化草地、提高草原多种服务功能的核心,迫切需要加强。同时,需以乡土草种驯化栽培为主,开展上、下游的一系列相关研究。此外,他还指出生态修复用草时,一定要注意其高抗、速生等特性,尽量避免成为入侵物种的风险

Image

会上,兰州大学南志标院士、北京林业大学尹伟伦院士、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曹晓风院士、国家林草局草原管理司司长唐芳林、国家林草局科学技术司司长郝育军、国家林草局国有林场和种苗管理司副司长杨连清、国家林草局规划财务司副司长赵海平、国家发改委农村经济司二级巡视员邱国军、科技部农村科技司二级巡视员魏勤芳、农业农村部全国畜牧总站牧草种质资源保存中心主任洪军、全国人大代表郭艳玲研究员、全国政协委员王召明研究员等专家学者代表为草种业积极建言献策。

兰州大学南志标院士结合“乡土草种与草原生态修复”会议主题,为我国草种业发展提出四点建议

Image

意见建议

(1)建议加强草种基地建设,解决有品种、无种子的“卡脖子”问题。呼吁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林草局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设草种生产基地,希望重点关注内蒙古与甘肃河西走廊地区,打造乡土草种生产的“航空母舰”,解决国内草种需求,并逐步占领国际市场。

(2)建议农业农村部和国家林草局简化野生栽培品种审批程序,使之更趋合理。只要能将野生草种栽培、并生产大量种子,即可认定为品种。

(3)建议国家林草局将灌木、特别是草原地区生长的灌木,统一纳入草业研究范畴,在育种、种子生产、质量管理等方面给予全权。

(4)建议科技部、农业农村部和国家林草局,进一步支持草种创新与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加强其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作用。

Image

来自农业农村部全国畜牧总站牧草种质资源保存中心主任洪军、甘肃省草原技术推广总站站长韩天虎、内蒙古林业和草原种苗总站站长赵景峰、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林浩研究员、南京农业大学草业学院院长郭振飞、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张吉宇教授、中科院植物研究所陈双燕副研究员、国家林草局草原研究中心钱永强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毛培胜教授、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召明、青海省三江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全业等分别围绕草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草种质创新与新品种选育”“草种产业发展与生态修复”3个专题开展了报告交流。

会议指出,草种业是草原生态修复与草业的“芯片”,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我国草种业与主粮种业相比,仍未形成真正的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在基础科学创新、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发展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

Image

问题不足

(1)草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尚不健全,种质资源精准鉴定明显不足。我国是世界草种质资源保存大国,但是草种质资源鉴定工作明显滞后,在保存的8万多份种质资源中,完成精准鉴定的不到1万份。

(2)优良草种培育与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原始创新性技术。目前国审草品种仅651个,而美国在国际上登记的禾草品种就有5000多个,我国与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此外,我国在生物育种领域属于技术活跃者,但专利质量整体不高,处于技术追随位置,突破性技术较少。

(3)产业化组织体系不完整,远未形成有效竞争力。我国草种生产能力严重不足,草种进口依赖度长期居高不下,草原生态修复亟需的乡土草种生产基本处于空白。

(4)草种管理还不完善,需要体制机制创新。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有效的草种认证制度,国产草种质量得不到保证。此外,草种生产和销售环节还存在漏洞,引进草种来源不明、未进行隔离试种等问题时有发生。

上述草种业发展的滞后问题,严重影响我国草原生态修复和草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尽快补上草种业这一短板。下一步要从4个方面不断夯实我国草种业发展的基础,推进草种业健康发展。

Image

意见建议

(1)实施国家草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战略。协调多方力量不断加大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力度,构建多层次收集保护、多元化开发利用的新格局。探索建立“产学研、育繁推”一体化模式,不断提高我国草种特别是乡土草种的生产能力。

(2)实施草种业强企战略。通过兼并重组等多种方式,培育我国的草种业领头企业,不断提升草种业综合创新效率。合理加大对草种业高科技创新公司的扶持力度,鼓励社会资本进入草种产业。

(3)加强行业管理。健全完善草种研发、生产、销售等各环节相关管理制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草种行为。完善种子检测体系,加快制定认证管理办法,开展草种子质量认证,推动国产草种进入国际市场。

(4)强化机制创新。搭建草种育种研发平台,布局草种育种实验室,研发高产、优质、多抗、易机收的突破性草种。推动草种企业和科研单位建立激励有效、约束有力、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利益联结机制,推进科技资源整合和“产学研”深度合作。

Image

Image

源/第二届草种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光明日报、草堂心语等

Image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