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黄帝内经伤寒论等等古典中医典籍几千年来,曾经多次散失补缺,错乱和丢失的条文很多,谁能肯定我讲的一定不是曾经丢失的内容,谁能肯定我讲的一定不是经典!如果不能,就去实践吧,通过实践,把我们的中医理论补齐,串起来,形成独立系统的文化学科。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实践才能完善理论! 学中医的都知道,人的身体有十二条经络是和脏腑直接联系的,但是我们往往忽视了传统的一个说法“五脏六腑”,五加六是11,为什么和十二条经络不对称呢? 其实,十二条经络没错,人应该是六脏六腑,而不是五脏六腑。 那么六脏六腑具体是什么呢? 从十二经络对应来看,最让人不理解的是心和心包。 心到底指的是什么,心包到底指的是什么? 这个问题,一般中医人会毫不犹豫的讲,心就是心脏,心包就是心脏外面的胞膜。 其实,这是大错特错了。如果这么认识,是不懂中华文化,不懂取类比象,这样,中医治病疗效达不到至精,中医更不可能大步发展。 讲心包是心脏外面胞膜的人,都是后人凭空臆断,更是西医思维模式的奴化! 那么,心包到底指的是什么? 心包心包,心脏就是一个血包,不是吗?简单的很,为什么总是搞那么复杂呢?! 心包就是心脏,心脏病发作时,是不是取心包经的内关穴最有效呢!
![]() 心,象形字即似“火”又似“水”,这就是阴阳,中国的取象文化,阴阳合和的典范,除了太极图,就是“心”字了。 “心”之字,阴阳表现之至极,胜过太极图! 即然脑即心,古人为什么不直指讲“脑”? 脑者,月字部文字旁,由此可推出,第一,脑即肉球,没“心”的表述更妥当,心远远比脑表达阴阳的准确。 第二,说明古人早认识到了头脑是思维意识的物质基础,也早有俗话讲鸟无头不飞,人无头不走等,并不是西医西方人讲的中医根本没什么脑科学! 所以,西医研究肉球脑袋的科学,认识不到心神,注定是隔靴瘙痒,不会有发展的。 所以,脑是心的物质基础,心是脑的最高精神形式。 心者,可阴可阳。精神悲观则阴寒,精神烦躁则火盛。 所以,从另一方面讲,你身上心寒与热,可能完全取决于你的念头和意识! 恬淡虚无,方可平衡阴阳,真气从之,邪妄自退。 待续,,,,,, 笔者说的非常精准,六臟六腑我也确实曾经严格考究了一番。得出和笔者同样样的结果,且心的甲骨文象形字就是大脑和脊髓的形象体,还有中医的脾臟就是胰腺,还有三焦就是西医说的脾和淋巴。脏腑表里重要,还有脏腑别通也同样重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