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陶绿釉鸡!

 眉州闲人688 2022-06-28 发布于四川
汉代陶器在民间是较常见的器物。在收藏者心中普品认为这些东西都是冥器,阴气重,都不去收藏和重视,只有文物价值,没有经济价值。其实,汉代的陶井、陶楼、谷仓等很有艺术特色。尤其是雕塑的动物形象更是生动、传神。
今天就和各位一起欣赏一件东汉时期中原地区的红陶绿釉鸡,来品味汉代人的文化、精神追求。

图片

自古人类就喜欢鸡这一形象。不仅是因为鸡有知时的报时作用,更是把鸡的品性与人相类。总结出鸡有“五德”:文、武、勇、仁、信。

图片

最早发现陶鸡的造型是在新石器时代。

图片

随后的青铜器时代鸡的形象似乎很少见到。只发现下面这一件青铜器器鸡。

图片

看造型感觉也是战汉时期的东西。
鸡是家禽,与人相伴几千年。人们对鸡的感情也是难分难舍的。尤其是到了汉代,重视“厚葬”,事死如生的观念深入人心。因此,这个时期人们生前生活咋样,死后也是要同样享受这些生前的东西。特别是鸡这个象形,被赋予阴间财富的象征。所以说,汉代出土的陶鸡就很多了。

图片

但是,大部分出土的陶鸡形象粗狂、随意。灰陶居多。到了东汉时期绿釉陶的技术就成熟多了。陶釉鸡的形象也逼真了。这个时期的陶釉鸡就最具收藏价值。

图片

图片

也就是这个时期的鸡,因为经济价值大,现代人做旧多。我们对此要引起重视。
这方面的鉴定,要从鸡的神态把握。要在几个关键点位这些甄别。比如鸡的尖嘴、眼睛、尾巴、鸡冠等处多留心鉴别。
当然,釉身上的析铅现象,荧光现象也是要重点把握的。

图片

图片

由内而外生成的荧光,是需要我们经常去观察、体验。得出自己的观察心得出来。
特别是这个时期,中原地区的陶釉鸡市场出现的较多。不乏精品在里面,我们遇见就要大胆收藏起来,保护起来。

图片

高昂、不服输是鸡的性格,也是我们收藏人具备的特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