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明节气养生 ▏泽正健康

 秋荷荷 2022-06-28 发布于海南

2022年4月5日,

壬寅年农历三月初五。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图片

 “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是仲春和暮春的分野,春和景明,绿意森森。

一候桐始华:“桐花万里丹山路”。桐花是清明之花,也是难得的男儿之花。

二候田鼠化为鹌:喜阴的田鼠回到地下。

三候虹始见:雨后天边现彩虹。

图片

 清明原本只是提醒农人种瓜点豆的节气,相传自从晋文公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追思故人的黯然与惆怅就被糅入这一天。斯人已去,认真过好每一个今天,怜取身边人,也是对故人最好的纪念吧。

“南国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清明也是踏春的好日子。备些简单的饭食,我们效游去。在动静尽显的大自然中,闭上眼睛,用心去感受大自然的馈赠。

图片

清明处于二之气

(2022/03/20-2022/05/21)

图片

主气少阴君火,客气太阴湿土。

湿气蒸腾,火气被遏。人易因热气郁于上焦而发病,表现为咳嗽、气逆、呕吐、痘疮、胸胁咽喉不利、胸痹、头痛、发热、神识昏愦不清等。

清明节气养生原则

图片

(一)养清明重在养肝胆

清明时节,清气上升,浊气下降。胆为少阳之气,恰主升清降浊,代表春天的生发之气。

肝胆相照,披肝沥胆,侠肝义胆,这些成语都说明肝胆相济,共图大业。“肝胆相表里”,肝为将军,善谋虑,负责运筹帷幄;胆负责决断,胆气豪壮者,遇事不慌,临危不乱;胆气虚弱者则易惊善恐、失眠多梦。

图片
图片
图片

养肝胆的几个小妙招

1. “肝有邪,其气留于两腋”:多拍打刺激腋下的极泉穴,可以将肝之邪驱除出体外。

 2.如果总觉得有一口气闷在胸中,吐之不快,可以大力按揉太冲穴5-10分钟,有助于舒肝解郁。

3.每天敲打大腿外侧的胆经,可以增加胆经的气血流量,缓解肝脏的压力。

(二)健脾祛湿

今年清明期间湿气较重,生活在南方的人们又频遇回南天,更要注意勿受外部湿邪的侵扰。多吃些健脾祛湿的食物如茯苓、五指毛桃、十谷米、健脾固元养生粉、健脾通阳膏。

(三)清明节气穴位养生

1.期门穴:为肝经的最上一穴。期,期望、约会之意;门,出入的门户。意指天之中部的水湿之气由此输入肝经。按摩此穴位,可平肝潜阳,疏肝健脾。

图片

2.阳陵泉:阳,阳气也;陵,土堆也。泉,源源不断也。该穴名意指胆经的地部经水在此大量气化。常按摩此穴位,可除湿降浊。

图片

3.日月穴:足少阳胆经的主要穴位。位于阴阳寒热分界之处,故名日月。日,太阳也,阳也;月,月亮也,阴也。“月日一”为胆,故此穴可收募胆经气血。按摩此穴,可以疏肝利胆、降逆和中;缓解治疗呕吐、胀满、胁肋疼痛、吞酸、黄疸等。

图片

4. 足三里:为健脾胃第一要穴。可以调理脾胃,疏风化湿,增强抗病能力。

图片

吴医生推荐清明节气养生汤

野生五指毛桃汤

图片

野生五指毛桃汤一包,也可加莲子、百合、龙眼肉、黑豆、绿豆各20克,煲汤喝。可健脾祛湿、降心火、养肝气、定胆气。

五指毛桃健脾祛湿,莲子养心安神,百合定胆气,龙眼肉补肝血,黑豆和绿豆解肝肾之毒,黑豆还可以降心火、补肾水。备考的学子们多喝此汤,头脑会更加清明哟。

吴少冲老师

中医世家 | 执业中医师 | 中药师 | 五行针灸师

高级公共营养师 | 幼秉家学

 曾读于广西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出生于中医世家,从小跟随父亲学习中医。

擅长亚健康体质的调养、妇科不孕症等的整体调理。

2013年创办广州泽正健康管理公司,从事未病养生及健康调理工作。以有机农耕及药膳为基础,实践自然疗法完善身心健康为宗旨。

目前研究方向:传统中医养生治未病学,五运六气与先天体质学,中医美容与抗衰老,中医妇科不孕症的调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