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55年授衔时,彭德怀的小舅子是大校,后来成为教育部副部长

 兰州家长 2022-06-28 发布于甘肃

1955年授衔时,除了元帅、大将、上将、中将、少将,还授予了很多校官、尉官。

其中,在大校的授予名单里,有一个人身份很特殊,就是彭德怀元帅的小舅子,名叫浦通修。

文章图片1

浦通修1920年出生于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市),浦氏家族在当地是一个名门望族,不光家大业大,而且思想非常进步,热衷于革命事业,尤其是著名的“浦氏三姐妹”:浦洁修、浦熙修和浦安修,都先后参加了革命,后来也都取得了非常耀眼的成绩。

浦通修就是浦家最小的儿子,从小就对三位姐姐非常崇拜,在姐姐们的影响下,浦通修也对革命产生了兴趣,奠定了他日后的发展道路。

1937年,浦通修正在上学,突然爆发了七七事变,战火很快就烧到了上海,爆发了淞沪会战,早就抱有报国之志的浦通修,立刻停止学业,投身于抗战大业。

到了1939年,浦通修与全国各地的无数有志青年一样,奔赴革命圣地延安,被安排进入抗大学习,并在第二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当时,他的姐姐浦安修已经与八路军副总指挥彭德怀结为了夫妻,但浦通修是一位有志青年,没有说出自己的这个身份,一直以一个普通的学生自居,在学校里刻苦学习,成绩非常优异,因此,毕业后就被留校任教,担任政治教员、政治文化主任教员等职。

文章图片2

不过,浦通修想去前线建功立业,多次向校领导请战,但领导考虑到他是学生,缺乏作战经验,就没有批准他的请求。

直到4年后,浦通修终于如愿以偿,奔赴前线,担任过太岳军区四分区政治部科长、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0纵队30旅政治部主任、第42军126师政委等职,成为陈赓、王新亭、王宏坤、孔庆德等名将的部下。

初登战场,浦通修知道自己缺乏战场上的经验,就经常向领导和战友们请教,哪里危险去哪里,哪里工作最复杂,他就毛遂自荐,因为越是危险、复杂的地方,越能锻炼人。

到了1955年我军大授衔时,浦通修被授予大校军衔,并荣获一枚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一枚二级解放勋章。

不过,浦通修认为自己参加革命太晚,对革命的贡献也太小,给自己评大校太高了,就多次给领导写信,请求降衔。但上级领导经过考虑后,认为他的军衔不高也不低,符合评衔标准,就没有同意。

文章图片3

浦通修虽然是彭老总的小舅子,但他从来没有想过要利用这层关系,一是因为他深知姐夫的脾气,二也是因为他自己很鄙视这种行为,立志要靠自己的能力来打拼。

不过,浦通修不想靠着彭老总沾光,后来却因彭老总而受到了牵连,起因就是庐山会议,彭老总受到批判后,浦通修也受到了牵连,被撤销了职务,转到八一杂志社当了个副总编辑。

但是,浦通修坚信自己没有错误,也从来没有说过姐夫的坏话,对自己遭遇的不公正待遇,也坦然接受,不争不抢。

1977年,浦通修得到了平反,不过,他没有回到自己熟悉的军队,而是进入了教育行业,担任过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等职,为改革开放后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2009年9月11日,浦通修老先生病逝,享年89岁。

(参考资料:《彭德怀全传》《文史博览》《嘉定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