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42.杏苏散详解研讨

 学中医书馆 2022-06-30 发布于山东

242.杏苏散详解研讨

本资料由朱永库老人,在研究学习中医方剂学.《中医药方精选网》和多名老中医经验资料后所编辑,目的是在自己用方时,便于找方,使用方便。本篇主要是分析了. 杏苏散药方的详解和研讨,供有缘人对症选药方。
            
组成;苏叶9克 半夏9克 茯苓9克 甘草3克 前胡9克 苦桔梗6克 枳壳6克 生姜三片 橘皮6克 红枣3枚 杏仁9克  
加减;
1.风寒较重,肌腠紧闭无汗,脉弦甚或紧,加羌活发散风寒;
2.汗后咳不止,系经发汗表解而肺气不利,去苏叶、羌活者,不欲再表散以防伤津也,加苏梗可畅肺气以止咳;
3.兼泄泻腹满,为湿盛气滞,加苍术、厚朴以燥湿行气;
4.眉棱骨痛,属阳明经病,加白芷之善入阳明而散寒止痛;
5.兼见热象,故加黄芩清热,泄泻腹满者不用,是恶其苦寒易于伤中损阳也。
 主治;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辨证属外感凉燥(或外 感风寒轻证),肺气不宣,内有痰湿者。 1.风寒咳嗽  2.小儿咳嗽 外感凉燥证。恶寒无汗,头微痛,咳嗽痰稀,鼻塞,咽干,苔白,脉弦。 本方是治疗凉燥的代表方剂。病发于深秋气凉之令,以恶寒无汗, 咳嗽痰稀,咽干,苔白,脉弦,为证治要点。 
  杏苏散 (《温病条辨》卷1)
    [组成]  苏叶(9g)  半夏(9g)  茯苓(9g)  甘草(3g)  前胡(9g)  苦桔梗(6g)  枳
壳(6g)  生姜(3片)  橘皮(6g)  大枣去核(3枚)  杏仁(9g)(原方未著用量)
    [用法]  水煎温服。
    [功用]  轻宣凉燥,宣肺化痰。    ’
.  [主治]  外感凉燥证。恶寒无汗,头微痛,咳嗽痰稀,鼻塞,咽干,苔白,脉弦。
    [病机分析]  《温病条辨》引沈明宗《燥病论》曰:“燥气起于秋分以后;小雪以前,
阳明燥金凉气司令。经云:阳明之胜,清发于中,左肤胁痛,溏泄,内为嗌塞,外发癫
疝;大凉肃杀,华英改容,毛虫乃殃,胸中不便,嗌塞而咳。据此经文,燥令必有凉气
感人,肝木受邪而为燥也。……燥病属凉,谓之次寒,病与感寒同类。”深秋时节,气
候干燥且渐冷,起居衣着如有不慎,感而得之,遂病凉燥。邪自外来,先犯皮毛,卫阳
为之遏闭,故现恶寒无汗,头微痛等表证。肺主皮毛,皮毛受邪,内人于肺,则肺失宣
降,咳嗽乃生。咳吐稀痰,系肺受凉燥,津液失去正常的输布,复加以阳气被阻,聚而
成之。肺开窍于鼻,今受凉燥所袭,肺气不得宣发,故鼻塞。咽干系燥伤津液所致。凉
燥兼痰饮,则脉弦苔白;同时,脉弦亦与燥金胜而克木,以致肝病有关。
    [配伍意义]  综观本方主治证候,其病因系凉燥外袭,其病机乃邪束卫表,内舍于
肺,肺失宣肃,聚生痰饮。故治宜轻宣凉燥以解散表邪,宣降肺气而化痰止咳。方中苏
叶味辛微温,发汗解表,开宣肺气。《本草正义》卷5谓:“紫苏,芳香气烈,外开皮毛,
泄肺气而通腠理;上则通鼻塞,清头目,为风寒外感灵药;中则开胸膈,醒脾胃,宣化
痰饮,解郁结而利气滞。……叶本轻扬,则风寒外感用之,疏散肺闭,宜通肌表,泄风
化邪,最为敏捷。”杏仁苦辛温润,宣肺散邪,’降气止咳。《本草求真》卷4谓:“杏仁.
既有发散风寒之能,复有下气除喘之力,缘辛则散邪,苦则下气,润则通秘,温则宣滞
行痰。杏仁气味俱备,故凡肺经感受风寒,而见喘嗽咳逆、胸满便秘、烦热头痛……无
不可以调治。”两药配伍,共为君药。前胡、桔梗与枳壳宣肺宽胸,祛痰止咳,用作臣
药。其中前胡表里兼顾,外可宣散表邪,内可化痰止咳,故《本草汇言》卷9云其系
“散风寒,净表邪,温肺气,消痰嗽之药”;桔梗祛痰止咳而利咽,药性上浮;枳壳宽胸
畅膈而理气,药性下走;桔、枳合用,则升降兼施,以符合肺气既主宣发又喜清肃之
性。半夏、橘皮、茯苓与甘草合用即二陈汤,可燥湿化痰,理气和中,均为佐药。甘草
与臣药中的桔梗相伍,又可祛痰止咳,宣肺利咽。生姜、大枣调和营卫以利解表,通行
津液而润干燥,亦为佐药;同时与甘草合用,又能调和诸药,兼作使药。全方配合,共
成发散宣化之功,使表解痰消,肺畅气调,诸证自愈。
    本方的配伍特点主要体现为:轻宣凉燥解表与温润化痰止咳并用,表里兼顾而以治
表为主,乃苦温甘辛之法,正合《素问.至真要大论》“燥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的治疗原则。
    [类方比较]  杏苏散与参苏饮两方组成、功用和主治颇多相似之处,故应同中求
异,分析区别。本方乃参苏饮去人参、木香,加杏仁而成。参苏饮温而不燥,可益气扶
正以解表,化痰除饮而止咳,适用于老幼体弱之人+外感风寒而内有痰湿之证。本方则
适用于凉燥袭肺,因正气不虚,故去人参;又恐香燥伤津,故去木香;加杏仁者,加强
宣肺止咳之功也。如此,遂从益气解表之剂,一变而为轻宣凉燥之方。凉燥性质近于风
寒,又有“次寒”之称,故凉燥的治法基本与治风寒表证相同,此两方配伍用药之所以相近也。
    [临床运用]    :
    1.证治要点  本方是治疗凉燥的代表方剂。病发于深秋气凉之令,以恶寒无汗,
咳嗽痰稀,咽干,苔白,脉弦,为证治要点。
    2.加减法  原方加减法云:“无汗,脉弦甚或紧,加羌活,微透汗;汗后咳不止,
去苏叶、羌活,加苏梗;兼泄泻腹满者,加苍术、厚朴;头痛兼眉棱骨痛者,加白芷;
热甚,加黄芩,泄泻腹满者不用。”盖因无汗,脉弦甚或紧,为感寒较重,肌腠紧闭之
象,加羌活发散风寒,速去外邪;汗后咳不止,系经发汗表解而肺气不利,去苏叶、羌
活者,不欲再表散以防伤津也,加苏梗可畅利肺气以止咳;兼泄泻腹满,为湿盛气滞,
加苍术、厚朴以燥湿行气;眉棱骨痛,属阳明经病,加白芷之善人阳明而散寒止痛;兼
见热象,故加黄芩清热,泄泻腹满者不用,是恶其苦寒易于伤中损阳也。
    3.现代常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辨证属外感凉燥(或外
感风寒轻证),肺气不宣,内有痰湿者。
    [源流发展]  杏苏散是从杏苏饮加减发展而来。杏苏饮出自清代《医宗金鉴》卷
58,由苏叶、枳壳(麸炒)、桔梗、葛根、前胡、陈皮、甘草(生)、半夏(姜炒)、杏
仁(炒,去皮尖)、茯苓组成,主治风寒客肺作喘。杏苏散系杏苏饮去葛根,加生姜、
大枣而成.去葛根,则减弱了解表的力量;加姜、枣,则可调和营卫以利解表,通行津
液而润干燥。《医宗金鉴》系清代政府组织编写的教科书,故该书的影响之大,是可以
推想的。吴瑭曾云“杏苏散乃时人统治四时伤风咳嗽之方”(《温病条辨》卷1),说明
杏苏散在《温病条辨》问世前就已存在,而且是一首常用方。据此,可以认为吴瑭所讲
的杏苏散就是指的《医宗金鉴》杏苏饮(《医钞类编》卷19便径称此方为杏苏散)。由于
杏苏饮苦辛温润,外可解表散寒,内能宣肺化痰,因此,吴瑭遵照《素问。至真要大论》
“燥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之旨,对于“小寒”的凉燥袭表,肺有停饮病证用
杏苏饮稍作加减,化裁而为杏苏散以治之。吴瑭采用杏苏散治疗凉燥,确实言前人之未
所言,故一经表出,就得到了医界的公认。如清.张秉成汇集“世所常用,同道所习尚”
的方剂,著为《成方便读》(《成方便读。自序》),  “润燥之剂”第一首方剂就是杏苏散。    .
  上溯《医宗金鉴》杏苏饮之源,则又当属《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13的参苏饮。
参苏饮由前胡、人参、苏叶、茯苓、桔梗、木香、半夏、陈皮、枳壳、甘草组成,后世
将此方作为益气扶正,解表止咳的代表方。杏苏饮系参苏饮去人参、木香,加葛根、杏
仁而成。去人参,则无益气扶正之功;去木香,则减弱了和中的作用;加葛根、杏仁,
则加强了解表宣肺止咳的作用。这样就从参苏饮之扶正解表,一变而为杏苏饮之单纯解
表宣肺,化痰止咳。
    [疑难阐释]  关于本方的主治  杏苏散曾是清代流行的治疗伤风咳嗽之剂,从吴瑭
在《温病条辨》中所云:“今世佥用杏苏散通治四时咳嗽”及“杏苏散乃时人统治四时伤
风咳嗽之方”之语.即可窥见。吴氏提出用本方治疗“燥伤本脏,头微痛,恶寒,咳嗽
稀痰,鼻塞,嗌塞,脉弦,无汗”(《温病条辨》卷1)之后,就成为了一首治疗凉燥的
主方。因杏苏散温润发散,宣肺化痰,故临床亦可用于治疗外感风寒,肺气不宣兼有痰
湿的病证。不过,若因此而认为杏功散可通治四时外感咳嗽,则是错误的。因为杏苏散
其性“辛温,只宜风寒,不宜风温”(《温病条辨》卷1桑菊饮条下)。
    [方论选录]
    1.吴瑭:“燥伤本脏,头微痛,恶寒,咳嗽稀痰,鼻塞,嗌塞,脉弦,无汗,杏苏
散主之。本脏者,肺胃也。经有嗌塞而咳之明文,故上焦之病自此始。燥伤皮毛,故头
微痛恶寒也,微痛者,不似伤寒之痛甚也。阳明之脉,上行头角,故头亦痛也。咳嗽稀
痰者,肺恶寒,古人谓燥为小寒也;肺为燥气所搏,不能通调水道,故寒饮停而咳也。
鼻塞者,鼻为肺窍。嗌塞者,嗌为肺系也。脉弦者,寒兼饮也。无汗者,凉搏皮毛也。
按杏苏散,减小青龙一等。此条当与下焦篇所补之痰饮数条参看。再杏苏散乃时人统治
四时伤风咳嗽通用之方,本论前于风温门中已驳之矣;若伤燥凉之咳,治以苦温,佐以
甘辛,正为合拍。若受重寒夹饮之咳,则有青龙;若伤春风,与燥已化火无痰之证,则
仍从桑菊饮、桑杏汤例。此苦温甘辛法也。外感燥凉,故以苏叶、前胡辛温之轻者达
表;无汗脉紧,故加羌活辛温之重者,微发其汗。’甘、桔从上开,枳、杏、前、苓从下
降,则嗌塞鼻塞宣通而咳可止。橘、半、茯苓,逐饮而补肺胃之阳。以白芷易原方之白
术者,白术中焦药也,白芷肺胃本经之药也,且能温肌肉而达皮毛。姜、枣为调和营卫
之用。若表凉退而里邪未除,咳不止者,则去走表之苏叶,加降里之苏梗。泄泻腹满,
金气太实之里证也,故去黄芩之苦寒,加术、朴之苦温也。”(《温病条辨》卷1)
    2.张秉成:“治秋分以后,小雪以前,秋燥寒微之气,外束皮毛,肺金受病,头微
痛,恶寒,咳嗽稀痰,鼻塞嗌塞,脉象微弦等证。夫燥淫所胜,平以苦温,即可见金燥
之治法。《经》又云:阳明之胜,清发于中,大凉肃杀,华英改容。当此之时,人身为
骤凉所束,肺气不舒,则周身气机为之不利,故见以上等证。方中用杏仁、前胡苦以人
肺,外则达皮毛而解散,内可降金令以下行。苏叶辛苦芳香,内能快膈,外可疏肌。凡
邪束于表,肺气不降,则内之津液蕴聚为痰,故以二陈化之.枳、桔升降上下之气。
姜、枣协和营卫,生津液,达腠理,且寓攘外安内之功,为治金燥微邪之一则耳。(《成方便读》卷3)
    3。曹炳章:“汗后咳不止,去苏叶、羌活,加苏梗,论中未言其理。盖汗后咳不止,
则非表邪之咳。又前此无汗,脉紧,寒束肌表,初服苏叶、羌活,尚不致遽伤其液而为
干咳。则此处之咳,必属气逆,故加苏梗,然予谓不若加苏子。”(《增补温病条辨》卷
1眉评)
    [评议]  吴瑭的方论,确立了本方作为治疗凉燥的主方地位,并认为杏苏散非通治
四时外感咳嗽之剂,实属真知灼见。对杏苏散与小青龙汤、桑菊饮和桑杏汤在主治证候
方面所作的横向比较,亦颇具临床意义。不过,吴氏对本方配伍意义的分析,未从君、
臣、佐、使的角度出发,。只是泛泛地就方论药,似未能把握方剂的主次结构,是其不
足。吴氏的这一欠缺,对后人产生了较深的负面影响,如张秉成的方论,以及《方剂
学》统编教材2版和5版,均未能剖析杏苏散组方的君臣佐使。此外,吴氏的方论“以
白芷易原方之白术”之语,恐有误,盖杏苏散的组成中并没有白术。原方加减法中“汗
后咳不止,去苏叶、羌活,加苏梗”,曹炳章认为加苏梗不如加苏子,从肃肺降气,消
痰定喘的作用来看,以加苏子为好。不过,吴瑭之所以不用苏子而用苏梗,可能是因为
本方证系外感凉燥,治宜轻宣,不宜过分沉降。若加温润平和治一切新久咳嗽的款冬
花、紫菀和百部之类,亦未尚不可。
    [验案举例]  时邪发热(慢性支气管炎继发感染)  《内科临症录》:某男,53岁,
工人。1960年10月19日因发冷发热两周人院,10月26日出院。住院号:7053。两周
来每天午后畏寒发热,翌晨稍退,次日复作,伴有头痛,咳嗽胸闷,痰多粘稠。曾在厂
保健站服西药,效果不明显。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史,受凉后即咳嗽吐痰。人院体检:
体温38.6℃,脉率84次/分,两肺底部呼吸音粗糙,胸透两侧肺纹理增深。诊断为慢性
支气管炎继发感染。初诊(1960年10月20日):秋凉之邪外束,挟痰湿互阻肺胃之
间,寒热如疟,已逾两候,未得畅汗,咳呛咯痰甚多。脉弦且数。今拟宣畅气机而化痰
湿。带叶苏梗一钱五分,柴前胡各一钱五分,姜半夏三钱,陈广皮一钱五分,淡黄芩一
钱五分,云茯苓四钱,大川芎一钱五分,生姜一钱五分(切片),杏仁泥四钱。二帖。
    二诊(10月22日):秋邪挟痰湿壅结肺胃,未能透达,每日午后寒热交作,此卫
气交并,病在太、少之间。苔白腻、根较厚,脉来濡数。今拟柴桂各半汤出入。川桂枝
七分,柴前胡各一钱五分,炒赤白芍各二钱,仙半夏二钱,淡黄芩二钱,蔓荆子三钱,
光杏仁四钱,大川芎一钱五分,云茯苓四钱,象贝粉一钱五分(包)。二帖。
    三诊(10月24日):形寒身热已解,头痛咳嗽未除。再拟原方续进。原方二帖。
    四诊(10月26日):形寒身热、头脑胀痛之象均已消失。唯咳嗽仍作,入夜较剧。
舌苔黄腻,脉来濡滑。外感之邪虽解,内壅之痰未楚。今拟顺气化痰法。苏子梗各二
钱,仙半夏三钱,陈广皮一钱五分,云茯苓四钱,光杏仁四钱(研),清炙草一钱。三帖(带回)。
  按语:本案慢性支气管炎继发感染,属凉燥外束,痰湿内停,故初诊即用杏苏散加
减,其中加柴胡可增解表之力,加黄芩乃因脉弦而数,有化热之象。二、三诊时邪由卫
分渐人气分,病在太阳与少阳之间,故投柴桂各半汤出入。四诊则外邪已解,所以用苏
子梗、杏仁合二陈汤,以除痰湿而顺气肃肺止咳,仍属杏苏散之加减。
    [临床报道]
    1.风寒咳嗽  运用杏苏散加减治疗风寒咳嗽87例,取得较好效果。方药组成及用
法:以白前易本方中的前胡。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风寒较重加麻黄;气逆咳喘
甚加旋覆花;肺气虚寒加党参;胸脘作闷,舌苔白腻加厚朴、苍术;恶寒发热,口渴,
咽痛,苔白,脉浮紧而数者,加黄芩、连翘。治疗结果:痊愈73例,好转12例,无效
2例。服药剂数最少1剂,最多5剂,大多数2—3剂L1j。
  2.小儿咳嗽  以本方加减治疗小儿咳嗽102例,亦有佳效。以杏苏散原方为基本
方,风寒者加荆芥、防风,寒邪重加麻黄;脾虚加白术、太子参;肺虚久咳加黄芪、炒
白术。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或少量频服。3天为l疗程,1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
痊愈44例(43.1%),显效34例(33.3%),好转20例(19.6%),无效4例(3。9%),总有效率达95.6%“j。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